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期末考试 测试题(A卷)

更新时间:2022-10-15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1高一上·云县期末)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某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A . 色球、耀斑 B . 日冕、太阳风 C . 色球、日冕物质抛射 D . 光球、黑子
    2. (2) 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的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
      A . 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B . 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C . 全球降水异常增加 D . 乌鲁木齐的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 2. (2020高一上·福州期中) 25万美元一张票!想去太空遨游吗?2018年12月13日英国“维珍银河飞船”飞到了“太空边界”,最终达到海拔82.7千米的高度。随后下降,几分钟后落回地面。如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飞船下降过程中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 . 递减→递增→递减 B . 递增→递减→递增 C .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 (2) 对图中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 . 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 C . 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D . 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
    3. (3) ①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B . 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 .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 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 3. (2021高一上·辽阳期末) 我国南极考察队“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于2019年10月15日从深圳(22°N,114°E)出发,11月20日到达中山站(69°S,76°E),开启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下图为我国“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航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经过的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航行途中(   )
      A . 甲海域多鳕鱼活动 B . 乙海域表层水温最高 C . 丙海域可见极光现象 D . 丁海域需要连续破冰
  • 4. (2021高一上·辽阳期末) 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直布罗陀海峡海水的流向为(   )

      ①表层自东向西流  ②表层自西向东流  ③底层自西向东流  ④底层自东向西流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 (2) 图示海域海水密度最大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 5. (2021高一上·湖南月考) 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这里地貌独特,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下图为该地的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冰川侵蚀 B . 流水溶蚀 C . 海浪侵蚀 D . 风力侵蚀
    2. (2) 下列关于魔鬼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 . 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 C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6. (2021高一上·湖南月考) 梅山龙宫是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古称梅山)的腹地景区,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河畔,梅山龙宫洞内景观琳琅满目,绝世奇观不胜枚举。下图为梅山龙宫内拍摄的景观图片。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景观中A所代表的地貌形态成因相似的是(   )
      A . 石钟乳、石柱 B . 石芽、漏斗、落水洞 C . 天生桥、石林、壶穴 D . 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
    2. (2) 该类型地貌在地表的景观有(   )
      A . 冰斗、峰林 B . 峡湾、三角洲 C . 冲积扇、角峰 D . 峰丛、峰林
  • 7. (2021高一上·嘉兴期末)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关,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a是不同气候(湿润、半干旱、干旱)条件下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壤形成发育最活跃的因素是(   )
      A . 成土母质 B . 气候 C . 生物 D . 地形
    2. (2) 代表森林地区土壤状况的组合是(   )
      A . 甲与Ⅰ B . 甲与Ⅱ C . 丙与Ⅰ D . 丙与Ⅱ
  • 8. (2021高一上·深圳期末) 森林土壤的形成与湿润的气候和大量的森林凋落物(林木的枯枝落叶)、根系脱落物关系密切。下图为森林土壤剖面图(E为母质层)。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土层B为( )
      A . 有机层 B . 淋溶层 C . 腐殖质层 D . 沉积层
    2. (2) 形成土壤母质层的地质作用是 ( )
      A . 风化作用 B . 淋溶作用 C . 侵蚀作用 D . 沉积作用
    3. (3) 一般情况下,能形成较肥沃的土壤的森林是 ( )
      A . 热带雨林 B . 常绿硬叶林 C . 常绿阔叶林 D . 落叶阔叶林
  • 9.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三极”,利用先进的机载航空相机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珠峰精确地“量身高”。完成下面小题。
    1. (1) 8名队员在登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严重缺氧-海拔高,氧气较少 B . 冰雪深厚-高层大气,气温低 C . 气温较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D . 冲顶期短-平流层,气象复杂
    2. (2) 在珠峰测高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共5题,共60分)
  • 10. (2017高一上·遵义月考) 目前确认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行星名称:A, F,H
    2. (2) 用字母填空:类地行星有; 巨行星有; 远日行星有
    3. (3)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公转运动的轨道形状都接近;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上。大、小行星方向相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 11. (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C;D;E;F;I

    2. (2) 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I的作用是
    3. (3)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 .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 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 .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 (4) 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填“大”或“小”),原因是
  • 12.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③;⑥;⑦;⑧

    2. (2) 可以代表夏季影响我国的东南季风的是(填名称);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环节是(填名称)。
    3. (3) ②与③组成的水循环的类型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循环;对陆地淡水更新最多的是循环。
  • 13. (2021高一上·南湖期中) 图1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崖面岩层剖面图,图3为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是:先是岩层断裂下陷形成谷(填地质构造名称),后是(填外力作用名称)形成平原。
    2. (2) 据图1,完成“华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①岩浆,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

      ②岩层,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

      ③经过,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3. (3) 按成因来看,图2构成太行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判断依据是
    4. (4) 写出图3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图例

      地貌名称

    5. (5) 下图为图3太行山脉中某谷地某日的降水变化图,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B .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C .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D .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 14. (2021高一上·潮阳期中) 下图为某地区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我国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为(地形),发生时间主要为(季节)后,泥石流发生的动力机制为
    2. (2) 简述我国易发泥石流的原因及危害?
    3. (3) 简述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