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德宏州四县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成都) 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漫步月面 B . 采集月壤 C . 展示国旗 D . 点火返航
  • 2. 下图是“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0九上·舒兰期末)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 4. “减污降碳,保卫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网上祭英烈 B . 教材循环使用 C . 焚烧农作物秸秆 D . 垃圾分类回收
  • 5.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空气 B . 干冰 C . 液态氧 D . 氯酸钾
  • 6.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 . CO有毒而CO2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C . CO和CO2都可以用作气体肥料 D .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7. 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钴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钴的元素符号为“CO” C . 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D . 钴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27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 倾倒液体 D . 加热液体
  •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氧化镁 C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0. (2021·昆明) 白屈菜酸(C7H4O6)具有止痛、止咳的功效。下列关于白屈菜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屈菜酸属于氧化物 B . 白屈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g C . 白屈菜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白屈菜酸中碳、氢、氧原子总数为17
  • 11. (2021·海南)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A . A   B . C . C   D . D
  • 12.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 B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用作清洁燃料 D . 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 13. 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电器着火,立刻用水浇灭 B .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C . 室内起火,立刻开窗通风 D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 14. (2021九上·雁江期末) 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1 C . +5 D . +7
  • 15. 汽车燃料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目前处理汽车尾气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CO+2NON2+2CO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减少尾气污染还可通过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 尾气处理的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 . 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D . 汽车的主要燃料是石油,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 16. (2021·海南)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O2 B . SO2 C . NO2 D . N2
  • 17.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B

    除去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过滤

    C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用活性炭吸附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1·海南) 我国科学家用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改变
  • 19.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的简便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 .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 2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有氧气参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反应 C .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 .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②2个氢原子

      ③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④硝酸根离子

    2. (2) 写出符号“3H2SO4”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

      ②“4”表示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能源、环境息息相关。
    1. (1) 将下列物质和对应的用途连线。

       物质         用途

      稀有气体       用于切割玻璃

      75%的酒精溶液    用于制作霓虹灯

      金刚石        用于杀菌消毒

    2. (2)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①煤、、天然气是人类所依赖的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SO2、CO、NO2、CO2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能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开发和使用新能源迫在眉睫,请举一例你所知道的新能源

      ②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禁止研发、使用电动车             D.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 23. 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
    1. (1) 水有软硬之分,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健康,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2. (2) 为研究水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

      ①电解水装置中b管得到的气体是

      ②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回答:

      ①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字母序号)。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②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请你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

    4. (4) 下列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A . 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B . 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 . 农药、化肥的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禁止施用
三、综合题
  • 24. 以下是我们看过或做过的实验。请回忆当时的实验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Ⅱ、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Ⅲ、燃烧条件的探究

    1. (1) 实验Ⅰ中,如果实验成功,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为确保实验的成功,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序号)。

      A.要确保装置不漏气              B.燃烧过程中夹紧弹簧夹,不使瓶内空气溢出

      C.为防止污染,红磷用量要尽量少  D.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2. (2) 实验Ⅱ中,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托盘天平指针(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 (3) 实验Ⅲ中,铜片上的白磷(乙)和红磷对比,白磷(乙)燃烧红磷不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必须具备一个条件是;白磷(乙)和白磷(甲)对比,乙燃烧甲不燃烧,由此现象又可得出燃烧必须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 2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B装置中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备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时开始收集氧气,停止实验前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槽会造成的后果是
    3. (3) 实验室可用发生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端进入(填“a”或“b”);若用D收集如何验满
    4. (4) 已知N2的沸点为-196℃,O2的沸点为-183℃。工业制氧的方法是:在低温下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填“前”或“后”)蒸发出来。
  •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无水CuSO4是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色;

    ③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后,会使人缺氧而中毒。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将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成立。
    2. (2) 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
    3. (3) 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E装置套一个气球的原因是
    5. (5)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中毒。
  • 27. A、B、C是初中化学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外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 (1) 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 B为(填化学式),写出B转化为C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则 B为(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
  • 28. 洁厕灵是常用的厕所清洁剂,同学们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探究。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HCO3溶液120g,反应结束后溶液的总质量是211.2g。试计算下列问题:

    【知识卡片】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洁厕灵中其它成分均不跟NaHCO3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Cl + NaHCO3=NaCl + H2O + CO2↑。

    1. (1) 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克。
    2. (2) 100g该品牌洁厕灵中含HCl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