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液就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 . 体液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C . 人体细胞生活在细胞内液中 D . 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属于体液
  • 2. 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吃酸泡菜,有利于保持酸碱平衡 B .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易稳态失调 C . 夏天排汗多,不利于保持体温恒定 D . 冬天排尿多,不利于保持水盐平衡
  • 3. 下列哪个不属于免疫失调而导致的疾病(    )
    A . 白化病 B . 吸入花粉导致哮喘 C . 风湿性心脏病 D . 艾滋病
  • 4. 同声翻译又称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在译员专心进行同声翻译时,参与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
    A . 下丘脑 B . V区 C . S区 D . W区
  • 5. 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 . 严重腹泻——醛固酮 C . 过度饥饿——胰岛素 D . 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 6. (2021·广东模拟) 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 . 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 .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 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 7. 如图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该神经元在 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冲动会传到大脑皮层 B . 冲动会传到 Y处后的效应器 C . 会使Z处释放神经递质 D . 会形成反射活动
  • 8.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常常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相互协调而发挥作用,但二者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表所示,表中的①、③、⑤分别是(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A . 反射弧、较缓慢、准备且比较局限 B . 反射弧、迅速、准确且比较局限 C . 体液运输、迅速、较广泛 D . 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
  • 9. 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但它们有着一些共性。下列属于共性的是(    )
    A . 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B . 为代谢提供能量 C . 起催化作用 D .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 10. 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要有一半以上相同 B . 手术后患者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 .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会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D . 对于供体器官的短缺可通过培养自身的干细胞来解决
  • 11.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 . 皮肤和黏膜分别构成了防止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的第一及第二道防线 C . 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 D . 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 12. 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骑行过程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骑行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 . 骑行过程中,维持呼吸作用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C . 骑行过程中,维持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脑干 D . 骑行过程中,维持语言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 13. 下列对“望梅止渴”与“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望梅止渴”的反射活动 B . “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C . 听到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 D . 两者均可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 14. 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 .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表示垂体 C . 图中的“激素”为胰岛素 D . 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可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15.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B . 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C . HIV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D . 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 16. (2021高二上·鹤岗月考) 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 . 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 C . 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 . 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坐标,以酸或碱的量为纵坐标
二、综合题
  • 17.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用标号表示)。
    2. (2)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的量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3. (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主要靠机制来维持机体的稳态。在②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②中时,能与其中的发生反应,从而维持了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4. (4) 若图中①是肝细胞,当人处于饥饿时A处与B处相比,血糖浓度高。
    5. (5) 如图所示,尝试在图中构建人体血浆、成熟红细胞内液与肝脏内组织液之间O2、CO2扩散的模型(用实线箭头表示O2的扩散,用虚线箭头表示CO2的扩散;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情况)。

  • 18. 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s能够促进痛觉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但过量的炎症因子会造成免疫过强,自身器官受到损伤。2019年底出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部分重症患者体内细胞产生了过量的炎症因子,在治疗方法上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对抗强大的炎症反应。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某些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使相关神经元更易产生兴奋,传到,从而产生痛觉。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此时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2. (2)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炎症因子ILs能通过系列信号通路促使Ca2+内流增加,据图分析炎症因子使Ca2+内流增加的原因是增加了细胞膜上
    3. (3) 若使用Ca2+阻滞剂抑制神经细胞膜Ca2+通道的开放,则能减缓炎症因子引起的疼痛,为探究Ca2+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

      对照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实验组:向突触小体施加适量的Ca2+通道阻滞剂,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结果是实验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小于对照组。由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请再补充一个实验组

    4. (4) 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物质,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s的合成。糖皮质激素与胞内受体结合后,“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够进入细胞核,请推测糖皮质激素产生抗炎作用是能抑制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从而抑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 19. 延髓位于脑干与脊髓之间,主要调节内脏活动。如图为动脉压力反射示意图,当血压升高时,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兴奋,引起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反之,则心率加快,血压回升。该过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 (1) 据图,动脉压力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一般来说,反射弧中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2. (2) 心脏离体实验中,电刺激副交感神经或用乙酰胆碱溶液灌注心脏都会引起心率减慢,而上述实验现象又能被乙酰胆碱受体的阻断剂(阿托品)终止,以上实验说明了:在电刺激下副交感神经轴突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3. (3) 像心脏一样,人体许多内脏器官也同时接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其作用效应相互拮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请从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两个方面说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同一器官产生了不同效应的原因:①从物质基础方面的原因是两种传出神经的末端不同;②从结构基础方面的原因是效应器细胞膜上不同。
  • 20. 寒冷的冬季,小明同学从温暖的教室中走到教室外(a点时走出教室),一段时间内其机体散热量情况如图Ⅰ中曲线所示。图Ⅱ中甲、乙、丙为参与体温调节的器官,A、B、C为相关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体温调节中枢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2. (2) 在Oa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在cd时间段内,其机体产热量散热量;cd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以上三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a时间段内机体产热量。
    3. (3) 在ac时间段内,为了防止体温下降,机体作出一系列反应:①为减少散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是。②为增加产热量,机体作出的相应反应主要有
    4. (4) 从图Ⅱ中的调节机理来看,激素C的分泌受到甲、乙产生的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调节。正常情况下,激素C会影响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又称为调节。乙分泌激素B的多少受激素含量的影响。
  • 21. (2021高三上·丹东月考) 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免疫,物质Ⅱ的化学本质是
    2. (2) 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甲中的细胞B指的是细胞,当其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物质Ⅱ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3. (3) 图乙中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外具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4. (4) DC免疫疗法是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使之负载上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后,还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产生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能使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具有防止肿瘤复发的功效,该免疫过程属于免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