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项所描述的物质肯定不含磷的是(    )
    A . 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B . 合成遗传物质所需的原料 C . 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物质 D . 为暗反应提供能量的物质
  • 2. 如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B . 细胞分裂与结构②有关,而与结构①无关 C . ③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 D . 结构④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 3. (2017高一上·梅河口期中) 如图是对病毒、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没有细胞壁 B . 丁组中的生物细胞中都具有核膜 C .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 .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叶绿体
  • 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白细胞吞噬入侵的细菌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B .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多喝淡盐水 C .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 D . 质壁分离实验中,水分子只能从溶液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流动
  • 5.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初始信号序列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受体结合,信号序列和核糖体一起转移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中,并在内质网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进入细胞质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3H标记信号序列特有的氨基酸,将在高尔基体中检测到3H B . 内质网膜的基本支架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 C . 信号序列进入内质网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 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依赖于信息传递
  • 6. (2017高三上·监利开学考) 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 . 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 .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 . 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 7. 画概念图能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将下列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图中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无机盐

    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D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单体分离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干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大量酶的参与,现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 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 min便可开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 . 种子吸水后12 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C . 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D . 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 9. 农谚有云:"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意思是说,在开始种植前,要对土壤施用底肥,才能保证种子萌芽;发芽后,对土壤进行适度追肥,会使庄稼茁壮成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植前施底肥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无机盐 B . 苗期增施有机肥能提高CO2浓度,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 . 适当浇水能使有机物溶于水中并被农作物直接吸收 D . 施肥后松土有利于肥料中的无机物被根系吸收和利用
  • 10. 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动物细胞内存在一种SGO蛋白,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粘连蛋白和SGO蛋白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它们合成的基因不同 B . 该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对染色体蛋白没有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C . 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图示过程会推后进行 D . 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11. 细胞要经历出生、生长、增殖、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化后的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故丧失了全能性 B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C . 细胞衰老后可及时被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D . 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均有利
  • 12. 生物实验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下列关于实验药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进行还原糖鉴定实验时,应向待测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入CuSO4溶液 B .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实验中,需用苏丹IV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C .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层析液作为色素的提取剂 D . 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 13. (2021高二下·汕尾期末) 以往人们一直认为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但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膜上有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水通道蛋白运输水分的速率约为水分子自由扩散速率的1000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直径比水通道蛋白小的物质均可自由通过水通道蛋白 B . 根据信息推测水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出细胞 C . 推测哺乳动物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分布较多水通道蛋白 D . 水通道蛋白活性较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容易发生萎蔫
  • 14. 除了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外,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甲为无抑制剂和不同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示意图,图乙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与高温对酶活性影响的作用机理相似 B . 竞争性抑制剂可与底物相互竞争酶的活性位点,说明该酶不具有专一性 C . 曲线C表示在酶溶液中添加了非竞争性抑制剂后的作用结果 D . 曲线B在底物浓度为25时,酶的活性位点与底物结合已趋于饱和
  • 15. (2021高一下·汕尾期末) 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天竺葵植株移到光照充足条件下,监测短时间内CO2的吸收量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BD段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B . B点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刚刚停止而光合作用刚刚开始的时刻 C . C点接近植物的光饱和状态,此时改变CO2浓度等条件不会引起光合作用强度改变 D . 曲线表明光照条件的改变导致植物由释放CO2的状态转变为吸收CO2的状态
  • 16. 现有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关于验证两大遗传定律的杂交组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甲、乙×乙均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 甲×丙只能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 乙×丙既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也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 可以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组合共有2种
二、综合题
  • 17. 下图是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 (1) 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实现了的功能。
    2. (2) 图1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进入细胞,有的在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溶酶体中被降解。
    3. (3) 科研人员发现亲核蛋白可以进入细胞核内,为研究其进入细胞核机理,设计了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处理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综合上述研究,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是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的(填“头部”或“尾部”)组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入核。
  • 18.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二倍体,2n=4)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的细胞特点为。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2. (2) 图乙中结构⑦的名称是。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 (3) 图丙中,(填“AB”或“BC”、“CD”、“DE”、“EF”)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填“AB”或“BC”、“CD”、“DE”、“EF”)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期。
  • 19. (2021·光明模拟) 果蝇(2n=8)的黑身和灰身、粗眼和细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某小组用纯合灰身细眼雌果蝇和纯合黑身粗眼雄果蝇杂交,F1都是灰身细眼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F2表现型

    灰身细眼

    灰身粗眼

    黑身细眼

    黑身粗眼

    数量

    272

    90

    89

    3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其遗传(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2. (2) F2中纯合子占;F2灰身细眼中杂合子占
    3. (3) 让F2中的灰身细眼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灰身细眼:灰身粗眼:黑身细眼:黑身粗眼的分离比为
三、实验题
  • 20.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及环境因素对其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图甲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乙是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
    2. (2) 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的干扰。15min后,氧电极检测到反应室中氧气的浓度值不再发生变化,原因是
    3. (3) 若提高反应液中NaHCO3浓度,果肉放氧速率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增大后稳定”或“稳定后减小”)
  • 21. 科学家发现苍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这种蛋白质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1. (1) 科学家首先从苍蝇体内提取到了甲、乙、丙、丁四种单链蛋白质的混合物,其分子大小和电荷的性质情况如图所示

      ①更换蛋白质混合物的缓冲液时,一般采用法。

      ②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混合物中的蛋白质,移动速度最快的是,原因是

      ③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则蛋白质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

    2. (2) 研究发现蛋白甲和蛋白丙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为测定两种蛋白抗菌能力的大小,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无菌平板。

      步骤二:利用法将不同种类的致病菌分别接种在平板上,培养数日得到长满致病菌的平板。

      步骤三:将等量抗菌活性蛋白溶液滴加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平板上的,结果如下。由实验结果可知,更适于作为广谱抗生素。

      两种蛋白对各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mm)

      编号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

      蛋白甲

      16.2

      12.0

      14.4

      13.1

      11.9

      蛋白丙

      18.2

      8.3

      11.1

      1.0

      0

  • 22. 黄萎病是一种危害棉花的常见疾病,科学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黄萎病基因——葡萄糖氧化酶基因(GO)导入棉花,获得抗黄萎病棉花。下图为构建的重组质粒的示意图,已知T-DNA上的基因在农杆菌中不能表达,而在植物细胞中能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利用酶将GO定向接入Ti质粒。Ti质粒上nptII的功能是
    2. (2) 在下图所示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应位于(填“Bar的两端”或“GO的两端”或“Bar-GO的两端”)。启动子具有的作用。

    3. (3) 切取经无菌培养的棉花幼苗下胚轴,直接转入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培养液中侵染5~10 min后,将下胚轴放入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天。成功转化的棉花细胞能在含有的培养基中生长增殖,未成功转化的细胞不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增殖。为了检测转基因棉花是否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可采用法进行检测。
    4. (4) 若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