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地鲁教版(2019)高二(上) 期中模拟测试(A卷)【范围...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兴宁期中)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是古典音乐界一年一度重要的文化盛事。201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2018年1月1日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区时)10:15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如期举行。据此回答问题。
    1. (1) 音乐会开始时,北京时间为(   )
      A . 2018年1月1日10:15 B . 2018年1月2日18:15 C . 2018年1月1日18:15 D . 2018年1月1日2:15
    2. (2) 音乐会开始时,日期处于2017年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
      A . 3/40 B . 1/8 C . 1/4 D . 1/2
    3. (3) 某地太阳位于地面以上最高点时(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的经度是(   )
      A . 124°E B . 116°E C . 104°E D . 136°E
  • 2. (2019高一上·大庆期中) 下列关于四季和五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天文含义划分的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B . 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将3、4、5月划为春季 C .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D . 大庆(45°N,125°E)位于北温带,有阳光直射
  • 3. (2019高一上·江西竞赛) 下列所示为风带示意图,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9高一上·会宁期中)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 . 乙点位于30°N C . ①是极地东风 D . ②是盛行西风
  • 5. (2021高二上·运城月考) 下图1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不同的岩石,该地地层未发生过倒置。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岩石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②③
    2. (2) 图2中与图1中⑤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 (3) 下列有关M、N两山谷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山谷的形成都以断裂下陷为主因 B . 两山谷的形成都以外力侵蚀为主因 C . M山谷主要因断裂下陷而形成,N山谷主要因外力侵蚀而形成 D . M山谷主要因外力侵蚀而形成,N山谷主要因断裂下陷而形成
  • 6. (2019高一上·会宁期中) 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 ( )
    A . 海陆热力对比最强烈 B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 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 7. (2021高二上·东莞期末) 据天气网消息:2021年11月20日至23日,第3轮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部分省份累计降温14℃。但是在冷空气到达前一两天,人们会感觉到气温明显上升,这种现象称为“锋前增温”。下图为11月21日某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点中最可能发生“锋前增温”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有关“锋前增温”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暖气团受挤压温度升高②冷气团受挤压温度升高

      ③偏南风带来暖气流增温④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此时,甲地的风向是(   )
      A . 西北风 B . 东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 8. (2021高二上·榆树月考) 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用最短距离的路线(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过去,我国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原因是(   )
      A . 经过更多山村,方便居民出行 B . 增加线路长度,发展生态旅游 C . 降低线路坡度,提高通行安全系数 D . 增加山区线路密度,发展交通
    2. (2) 现在在山区修建的高速公路不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实力增强②汽车性能改善③科技水平提高④投资减少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二、综合题
  • 9. (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甲地地貌的成因。
    2. (2) 请描述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过程。
    3. (3) 简述④环节在河流上、下游地貌特征及形成的作用。
  • 10. (2013高一上·兴国月考)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 (1) 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的风向.

    2.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A,B; C,D,E

      A气压带的成因是,E气压带的成因是,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 11. (2022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札达盆地地处西藏阿里地区(如左上图),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为4000米。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并切穿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在象泉河两岸深厚的半固结砂泥岩中可见土山林立,蜿蜒曲折达数十里,形成独特的“塔林”地貌——古格地貌景观。右上图与左下图分别为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土林景观示意图。

    1. (1)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述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 (2) 据图比较札达盆地南北两侧坡度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南坡特征的成因。
    3. (3) 古气候学家可以根据古格地貌中各岩层厚度的差异,推断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气候的冷暖状况。简要说明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