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22-10-2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肠杆菌细胞内无染色质,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B . 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 . 乳酸菌细胞内无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 D . 蓝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2. 变形虫的伪足包裹食物后形成食物泡,细胞中能与食物泡融合并将食物泡中的物质降解的细胞器是(  )
    A . 溶酶体 B . 内质网 C . 高尔基体 D . 线粒体
  • 3. (2015高一上·绍兴期末) 某种细胞能无限增殖,且易在人体内分散和转移.这种细胞最可能是(  )
    A . 衰老的细胞 B . 成熟的红细胞 C . 癌变的细胞 D . 凋亡的细胞
  • 4. 细胞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只发生在(  )
    A . 细胞有氧时 B . 细胞缺氧时 C . 线粒体内 D . 细胞溶胶中
  • 5. 大肠杆菌长期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生长,然后接种到只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连续分裂两次,全部子代大肠杆菌拟核DNA中含14N的DNA分子数占(  )
    A . 12.5% B . 25% C . 50% D . 100%
  • 6.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B . 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 .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D . 大肠杆菌的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的比值与T2噬菌体的相同
  • 7.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反射弧 B . 神经元 C . D . 脊髓
  • 8. 下列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HIV是病毒,因此无脂类膜 B . HIV只将遗传物质RNA注入被感染细胞 C . HIV的遗传物质RNA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D . 实施剖宫并采用人工哺乳会降低母婴传播的概率
  • 9. TRPs通道是主要位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可被胞内的脂质PIP2激活,引起Ca2+内流(见下图),进而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最终产生痛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TRPs通道蛋白介导的疼痛产生在大脑皮层中 B . TRPs通道开放会引起后一细胞的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 . Ca2+通过TRPs通道内流的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转运 D . 降低胞内PIP2含量为研发止痛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 10. (2021高一下·温州期末)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行为发生在前期的是(   )
    A . 中心体数目倍增并移向两极 B . 染色质丝螺旋缠绕形成染色体 C .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 . 染色质开始复制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 11.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逐渐提高青霉素浓度对其逐代培养,总有个别细菌(突变菌)存活并繁殖,最终得到一个能生长在青霉素浓度为250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的抗药品系,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青霉素使野生菌产生定向变异 B . 突变菌与野生菌的存活率有差异 C . 逐代培养过程中青霉素浓度不变 D . 突变菌与野生菌具有生殖隔离
  • 12. 某学校组织学生体检,有位同学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不正常,感到非常紧张,引起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此时为了平复心跳和呼吸,该同学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为(  )
    A . 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B . 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收缩 C . 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加快,支气管扩张 D . 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心率减慢,支气管收缩
  • 13. 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 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但不能预防 C . 多基因遗传病比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高 D . 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无关
  • 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 白细胞介素-2 B . 消化酶 C . 神经递质 D . 血浆蛋白
  • 15. 丹麦植物学家波森·詹森1913年进行的部分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结果支持达尔文的假说 B . 该实验的目的是为验证有某物质由尖端向下传递 C . 该实验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苗尖端 D . 该实验可以用幼苗是否生长为观测指标
  • 16. 下列属于人体内胰岛素和促胰液素共同特点的是(  )
    A . 激素受体相同 B . 运输途径相同 C . 调节作用对象相同 D . 合成部位相同
  • 17. 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反射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B . 膝跳反射中,先是小腿踢出后是大脑产生感觉 C . 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包含了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 18. 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释放穿孔素,诱导靶细胞凋亡。下列与该免疫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结合靶细胞与其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B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进行二次免疫反应 C . 效应B细胞中存在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并能表达 D .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合成穿孔素的过程要消耗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 19.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杉树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B . 未成熟的玉米种子能合成细胞分裂素 C . 喷洒适宜浓度赤霉素的葡萄串比自然生长的大 D . 水稻种子进入休眠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减少
  • 20.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b段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B . 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图中C点上移 C . cd段的K+通道打开,K+涌入膜内 D . de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 21.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B . 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都不正常 C . ③减数分裂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 D . ①、②和③细胞分别制得的染色体组型图存在差异
  • 22.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  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 . 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 . 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 23. 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据图初步判断甲和乙是糖尿病患者 B .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致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增多 C . 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 . 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
二、选择题组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S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因此S蛋白是新冠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下表是不同类型新冠疫苗研发策略比较。

    类型

    研发策略

    灭活疫苗

    新冠病毒经培养、增殖,用理化方法灭活后制成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改造后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蛋白基因,制成疫苗。接种后,S蛋白基因启动表达。

    亚单位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合成蛋白,制成疫苗。

    核酸疫苗

    将编码蛋白的核酸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制成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产生S蛋白。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利用减毒流感病毒作为载体,带蛋白基因,并在载体病毒表面表达S蛋白,制成疫苗。

    1. (1) 自身不含S蛋白抗原的疫苗是(  )
      A . 灭活疫苗 B . 亚单位疫苗 C . 核酸疫苗 D .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用理化方法处理后仍保留抗原性 B . 通常亚单位疫苗会引发细胞免疫 C . 核酸疫苗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 多次接种相同疫苗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三、综合题
  • 25. 我国榨菜主产地,常因芜菁花叶病毒(TuMV)大面积感染,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某研究团队以青菜的健康株及接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染病株为材料,比较测定了两者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参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参数

    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呼吸速率

    (μmolCO2/m2·s)

    气孔导度

    (molH20/m2·s)

    胞间CO2浓度

    (μl/L)

    叶绿素总量(mg/dm2

    青菜对照叶

    9.79

    2.4

    0.26

    305.93

    6.09

    青菜病叶

    6.81

    2.3

    0.16

    293.62

    4.16

    1. (1) 通过纸层析法将两组青菜叶的光合色素提取液进行分离,青菜对照组的滤纸条上从上往下数第条色素带较青菜病叶组宽。
    2. (2) 分析表中数据推测青菜感染TuMV后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的原因:一方面,青菜细胞中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会对青菜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产生影响,直接抑制光合作用的阶段,使ATP的合成受阻,直接抑制碳反应中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直接影响碳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
    3. (3) 若想进一步从细胞水平上探究TUMV对青菜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相关细胞器的。根据上述实验信息,推测病毒对(填细胞器名称)破坏较小。
  • 26. 烟草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实验相关内容。
    1. (1) 将烟草叶片浸泡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叶肉细胞会因作用而失水,该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会升高,若将该材料制片进行镜检,可观察到叶肉细胞出现现象。
    2. (2) 制作和观察烟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根尖解离后,再经,然后用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呈紫色,最后制作临时装片进行显微观察。为研究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特点,往往需要移动装片,至少要观察个不同时期的细胞。
    3. (3) 为验证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研究人员将TMV置于相关溶液中振荡后分离得到TMV的蛋白质与RNA,分别去感染烟草。结果发现:单用TMV的RNA可以使烟草叶片出现病斑,说明以该RNA作为模板,合成子代RNA分子,并在的核糖体上指导合成TMV的蛋白质外壳。为了进一步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又用处理过的RNA感染烟草,发现没有感染效力。
  • 27.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杆和矮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杆1株(乙)和不抗病高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杆、抗病矮杆、不抗病高杆、不抗病矮杆。选F1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杆植株(丁)。

    实验二: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杆。

    请回答:

    1. (1) 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与表观遗传引起的变异本质区别是
    2. (2) 上述培育抗病高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
    3. (3)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 28. 甲状腺激素(TH)几乎作用于机体的所有组织,可以提高靶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量增加。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途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寒冷环境中,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的兴奋,再经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调控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H分泌增加,TH作用于某些靶细胞后产热量增加。
    2. (2) 当血液中的TH浓度增高时,会(填“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TH含量维持正常生理水平。该过程中,垂体分泌TSH可受到TRH和TH的调节,从细胞结构分析原因是
    3. (3) 人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进入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类似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分级调节)被激活。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但过度升高会影响机体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并大大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由此说明机体稳态的维持是调节的结果。
  • 29. 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机体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 谷氨酸是一种含有2个羧基的非必需氨基酸,其元素组成是
    2. (2) 谷氨酸在神经元细胞体中生成后,会借助囊泡膜上的谷氨酸转运体逆浓度梯度转运到囊泡中贮存。兴奋传导到神经末梢后,神经末梢将谷氨酸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该过程完成的信号转换是
    3. (3) 当谷氨酸过度释放时会成为一种毒素。一方面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Ca2+大量进入细胞内,激活了一氧化氮合酶产生过量的一氧化氮,引起神经元严重创伤;另一方面它还能引起神经与肌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填“增高”或“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导致小儿惊厥发作。若研究人员发现某种药物可以通过作用于突触前膜来缓解小儿惊厥,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四、实验题
  • 30. 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E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适当处理,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E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人员给正常实验大鼠灌服一定量的尿酸氧化酶,使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从而获得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管细胞通过URAT1和GLUT9蛋白重吸收一一尿酸盐,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
    2. (2) 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的正常实验大鼠)相比,按设问(1)中处理得到模型组的自变量是,与其它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的目的是: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体现建模成功;与治疗组相比,体现
    3. (3) 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E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减少尿酸盐重吸收。目前F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进一步评价E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