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10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建在河谷旁边的小山丘上,所在地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古城建筑具有墙厚、窗小、分排(上排窗靠近屋顶,下排窗贴近地面)的特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下图为“希巴姆古城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古城选建在山丘上的目的是(   )
      A . 防避洪涝 B . 阻挡风沙 C . 军事防御 D . 避暑降温
    2. (2) 古城建筑分排主要是为了(   )
      A . 泄洪排水 B . 隔热降温 C . 通风散热 D . 应对地震
    3. (3) 希巴姆古城周边最壮阔的景观是(   )
      A . 辽阔草原 B . 广袤沙漠 C . 茂密丛林 D . 皑皑白雪
  • 2. 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17时左右我国进入夏至节气,但这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气温一般要积累20~30天左右才会进入最热的时候,即入伏(进入三伏天)。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6日。下图为“夏至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今年入伏大约在(   )
      A . 7月5日 B . 7月10日 C . 7月16日 D . 7月21日
    2. (2) 初伏当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最接近(   )
      A . 55° B . 60° C . 65° D . 70°
    3. (3) 我国进入夏至节气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 )
      A . B . C . D .
  • 3. 帕米尔高原地处我国的最西端,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地质结构复杂,但在波斯语中意为“平顶屋”。高原上山脉之间多宽阔的河谷,宽谷中常见的景色有湖泊、河曲、草原、牛羊……,下图为“帕米尔高原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帕米尔高原形成“平顶屋”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内部地势起伏小 B . 未经历褶皱构造 C . 莫霍界面较平整 D . 外力侵蚀作用强
    2. (2) 帕米尔宽谷中湖泊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拔高,蒸发微弱 B . 冰川侵蚀,汇水成湖 C . 地下水位高,出露成湖 D . 河曲发育,积水成湖
    3. (3) 帕米尔高原缺乏新生代地层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断裂下陷严重 B . 板块挤压强烈 C . 高原地势较低 D . 宽谷发育显著
  • 4. 雨雪分界线是指降雨和降雪地区的分界线。下图为“2022年1月26~29日我国部分地区雨雪分界线位置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雨雪分界线的推进速度主要取决于(   )
      A . 纬度和冬季风 B . 温差和地形 C . 冬季风和地形 D . 水汽量和温差
    2. (2) 驱动雨雪分界线移动的根源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气旋 C . 暖锋 D . 反气旋
    3. (3) 28日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 . 甲地暴雪 B . 乙地中雨 C . 甲地小雨 D . 乙地大雪
  • 5.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平均入海流量和悬沙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悬移质沙量)年际变化图”。其中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分别以531m3/s和364m3/s为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流悬沙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是(   )
      A . 降水 B . 植被 C . 气温 D . 土壤
    2. (2) 关于该河流年平均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海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B . 1975年流量季节变化最大 C . 平水年多连续出现 D . 枯水年最长持续时间为6年
  • 6. 某亚洲国家老年人退休年龄原为60岁,但到2020年却提升至65岁。表1示意“该国近年来对养老金领取方面的改革标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有关提前与推迟领取养老金的额度与浮动率

    年龄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增加额(%)

    -24

    -19.2

    -14.4

    -9.6

    -4.8

    0

    8.4

    16.8


    年龄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增加额(%)

    25.2

    33.6

    42.0

    50.4

    58.8

    67.2

    75.6

    84

    1. (1) 该国家最可能是(   )
      A . 中国 B . 日本 C . 印度 D . 蒙古
    2. (2) 利于该国提升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有(   )

      ①消费水平高②科技水平高③矿产资源丰富④对外开放程度高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3. (3)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影响最小的是( )
      A . 偏低的生育率 B . 医疗条件改善 C . 生活水平提高 D . 推迟退休年龄
  • 7. 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延伸,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帕图卡河发源于中部米索科山脉,向东北流经内陆熔岩高原,注入加勒比海,全长482千米。下图为“帕图卡河水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帕图卡河上游支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降水丰富,多水源补给 B . 地处山区,多分水岭 C . 南高北低,多短小河流 D . 地势低洼,流水汇聚
    2. (2) 帕图卡河上游的开发利用价值主要是(   )
      A . 水电 B . 航运 C . 旅游 D . 灌溉
    3. (3) 帕图卡河流域适宜种植(   )
      A . 小麦 B . 甜菜 C . 咖啡 D . 茶叶
  • 8. 某典型岭南村落历史悠久。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该村落三个阶段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村落各功能区布局呈现的空间形态多为(   )
      A . 扇形 B . 圆形 C . 带形 D . 半圆形
    2. (2) 影响图中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自然环境 B . 经济水平 C . 历史文化 D . 交通运输
    3. (3) 第3阶段,该村落的发展状况是( )
      A . 大量本地人口流出 B . 风俗文化大变样 C . 服务业推动工业化 D . 农业生产规模化
二、综合题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火地群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有“世界尽头”之称。火地群岛西部和南部为山地,雪线高度仅500~800m,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海拔180~600m,海岸线较为平直。火地岛南部生长着超过全球5%种类的苔藓植物,其中约60%是本地特有的,具有固氮、固碳的作用。这些苔藓植物可以从陆地水中选择性吸收化学元素,分泌酸性物质。

    材料二: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图”。

    1. (1) 说明火地群岛西侧山地雪线较低的原因。
    2. (2) 分析导致火地群岛西侧海岸线曲折的地质作用。
    3. (3) 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苔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大都市区以上海为核心,以与上海具有紧密联系的地区为辐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千米。下图为“上海大都市区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上海和南通产业结构统计数据(下表)。

    城市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生产总值(亿元)

    比重(%)

    上海

    99.97

    0.2

    11449.32

    26.5

    31665.56

    73.3

    南通

    485.0

    4.4

    5357.9

    48.6

    5184.0

    47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上海和南通两地联系日益紧密,南通50%以上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同时建设了多个沪通合作园区。

    1. (1) 比较上海,说明2021年南通市的产业结构特征。
    2. (2) 简述沪通合作园区的建设对南通发展的影响。
    3. (3) 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阐述上海对南通的辐射作用。
  •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陆港是海港、边境口岸或空运港在内陆的延伸,也被称作“无水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会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材料二:2022年7月12日,习近平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以下简称“国际陆港区”)考察。国际陆港区位于国家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新疆最具发展实力的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核心节点,包含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综合保税区、仓储交易产业区等多个功能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材料三:下图为“新疆地区图和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景观图”。

    1. (1) 与海港相比,说明国际陆港在运输方面的优势。
    2. (2) 简析国际陆港区选址乌鲁木齐的有利条件。
    3. (3) 分析国际陆港区建设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