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公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以地球为1)

    体积(以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地球

    1

    1

    1年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1.9年

    24小时37分

    1. (1) 任务标识显示的天体系统是(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可观测宇宙
    2. (2) 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
      A .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 . 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 C . 稳定的太阳光照 D . 大气密度更稀薄
  • 2.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气温高低 B . 天气状况 C . 风速大小 D . 土壤肥力
    2. (2) 关于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 由南向北递增 C . ①最高,①地高值受地形影响 D . ②最低,②地低值受纬度影响
  • 3. 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表为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发布的某日太阳活动综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活动综述

    再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极高。日面上有4群黑子,该期间发生的最大耀斑是:X9.3,该耀斑为第24周迄今为止最强耀斑。地磁场微扰动。(发布时间:2017年9月7日)

    1. (1) 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上表太阳活动综述反映出该时段(   )
      A . 在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 海轮上指南针指向失准 C . 出现反常气候的概率减小 D . 地球上短波通信受干扰小
  • 4. 西班牙拉帕尔马岛火山在当地2021年9月19日下午3时左右爆发,大量浓烟及火山灰喷上半空。加那利火山研究所9月23日表示,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和火山灰不断扩散,已达至少4公里。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A . ①②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
    2. (2) 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 . 大气逆辐射减弱 C . 地面辐射增强 D . 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弱
  • 5. 地质学上,常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完成下列有关地层与环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 . 黑色页岩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 C . 破碎贝壳指示陆地环境 D . 珊瑚化石指示深海环境
  • 6.  2021年国庆期间,云南楚雄禄丰市发现多个因雨水冲刷显露出的恐龙化石,据科研人员判断,这些化石属于侏罗纪早期的禄丰龙属。关于恐龙生活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生代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B . 中生代  爬行动物进入了繁盛时期 C . 元古宙  铁矿形成的重要时代 D . 中生代  蕨类植物进入了繁盛时期
  • 7.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T1阶地T0阶地形成早 B . 河谷不断变宽变深 C . 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D . 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2. (2) 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 . 地壳相对稳定 B . 地壳持续上升 C . 河流不断下切 D . 河流间断上升
  • 8. 下图为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关于其成因叙述合理的是(   )

      ①地形平坦②夏季降水多且集中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 (2) 下列应对泥石流避灾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 B . 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C . 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 D . 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
  • 9. 边石堤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形成的小型梯田状或堤状的堆积物。它们呈弧形向外弯曲,并由上往下呈阶梯状下降,堤内积水成池。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边石堤的纵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质景观,与边石堤的成因相似的是(   )
      A . V形谷 B . 黄土高原 C . 雅丹地貌 D . 石笋
    2. (2) 下列因素中,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
      A . 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 B . 湿润多雨的气候 C . 可溶性岩石 D . 单一风向
  • 10.  2021年9月17日北京时间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途中因与大气层剧烈摩擦而产生无法通讯的“黑障区”。在距地面40公里时,“黑障”现象消失,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该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下图为返回舱着陆点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黑障”现象消失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所处的大气层位置应为(   )
      A . 对流层 B . 高层大气 C . 电离层 D . 平流层
    2. (2) 与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区地貌形成的自然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 . 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C . 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D . 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 11.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下图),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理现象和暖棚保温作用一致的是(   )
      A .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 B .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 C .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 D .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 (2) 冬季的白天,暖棚和内室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
      A . B . C . D .
  • 12. 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为海岸地貌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关于四种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地貌多位于河流中下游或流速相对缓慢的宽谷段,由河流侵蚀而成 B . ②地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海水侵蚀形成海蚀柱 C . ③地貌主要集中在我国广西、贵州和云南,为喀斯特溶蚀地貌 D . ④地貌是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海水侵蚀形成离岸堤
二、多选题
  • 13.  2021年9月16日北京时间0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 ①圈层 B . ②圈层 C . ③圈层 D . 岩石圈
    2. (2) 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圈层的上层是硅镁层下层是硅铝层 B . ③圈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C . 横波在①圈层传播速度最大 D . 四川省地壳厚度比浙江省滨海地区厚
    3. (3) 地震防灾减灾的正确做法是(   )
      A . 家中常备应急救援包 B . 震后立即跑回家中 C . 参加地震应急演练 D . 往教室中间集中避险
  • 14.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干洁空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 B . 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 C .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D . 臭氧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 (2) 目前,导致二氧化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 . 植树造林 B . 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 C .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 . 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
  • 15. 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曲线表示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 . ④>③ B . ④>① C . ④>② D . ②>③
    2. (2) 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 ②→① B . ④→① C . ③→④ D . ③→②
  • 16.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地形剖面及某时刻等温面分布图,等温面是指空间中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面。完成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   )

    A . 夜晚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 B . 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C . 夜晚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 D . 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
三、填空题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太阳系模式图”,下右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示意图。火星车装有4个“大翅膀”,但是它并不能飞,4个“翅膀”专门为火星车运行提供能源。

    材料二: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在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三者运行在近乎一条直线上,使火星和地球之间的通信信号受太阳影响最大,进而导致通信中断,该现象被称为“日凌”。受“日凌”影响,“天问一号”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与地球间的通信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的状况,祝融号进入约一个月的“休假”状态。

    1. (1) 太阳系模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DE
    2. (2) 与火星和地球属于同一类行星的是。(填字母)
    3. (3) “日凌”现象发生时,火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是;造成“日凌”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4. (4) 在火星上,“祝融号”火星车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易干扰“祝融号”火星车数据回传地球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谷年的周期约为年。
    5. (5) 画出“日凌”现象发生时,地火日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其中内圈代表地球轨道,外圈代表火星轨道,代表太阳。

四、综合题
  •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下图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 (1) 甲处地貌成因是作用。新月形沙丘两翼的延伸方向为风向。(上/下)
    2. (2) 图中乙处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冲积扇地貌。推测乙处沿AB一线,地表沉积颗粒物粒径依次变(粗/细),这体现流水沉积的性。该地貌与丙处地貌共同的地貌景观特征有,两地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相似。
    3. (3) 简述风沙对沙坡头段铁路的危害。
    4. (4) 请结合材料二,描述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下图为新疆及周边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1. (1)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从大气受热过程看,是因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作用弱。
    2. (2) 由于性质的差异,湖陆之间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请补绘夜晚湖陆间的热力环流及近地面等压面情况(下图)

    3. (3) 城市会产生效应,若在湖边大规模修建城市,白天(增大或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增大或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4. (4) 分析我国新疆地区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