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豫西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3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有关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 . 都含有核糖体 C . 都进行有氧呼吸释放能量 D .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2. 轮藻细胞中的钾浓度比周围环境中的高63倍,维持细胞内外钾浓度差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
    A . 转运蛋白 B . 磷脂 C . 胆固醇 D . 糖类
  • 3.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磷脂酶处理中心体,会破坏其结构 B . 被溶酶体分解后得到的产物都会被排出细胞外 C . 线粒体和叶绿体可通过不同方式增大其膜面积 D . 中心体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密切相关
  • 4. 将植物根尖组织从有氧条件下转移到无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会(    )
    A . 释放较多的热能 B . 细胞各种代谢速率均加快 C . 产生较少的ATP D . 产生较少的NADPH
  • 5.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酶既可以催化化学反应,有时又可以作为反应底物 B . ATP的水解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中都存在ATP合成酶 D . 酶和加热都能提高H2O2的反应速度,且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6. 白化苗是指叶片中不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幼苗,白化苗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死亡。玉米中有时会出现白化苗,有些叶片从一出生就发生白化;有些是叶色从黄到白,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又能恢复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化苗的死亡与缺少光合色素有关 B . 白化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白化苗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D . 白化苗的出现均是缺少光照引起的
  • 7.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或者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短跑时肌细胞产生的CO2主要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 使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有利于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C . 储藏新鲜果蔬和储存种子时,均可在低温、无氧条件进行 D . 通过检测产物中有无CO2产生,可以判断出无氧呼吸的类型
  • 8. 豌豆是一种优良的遗传学研究材料,具有自花传粉、子代数量多等特点。某同学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 自交时,保留雌蕊和雄蕊 B . 杂交时,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C . 杂交时,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 D . 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要套袋处理
  • 9. (2022高二上·太原开学考) 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基因重组发生在(  )
    A .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C . 有丝分裂 D . 受精作用
  • 10. 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下列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 . 唐氏综合征 B . 镰状细胞贫血 C . 冠心病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11. 东北虎和华南虎是虎的两个亚种,它们分别生活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南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性。东北虎和华南虎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性的原因是(    )
    A . 大量繁殖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定向突变的结果 D . 人工选择的结果
  • 12.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以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只有同种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才能完成受精作用 B . 受精卵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C . 受精过程使卵细胞的物质合成变得缓慢 D . 受精卵发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使胚胎不断发育
  • 13.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细菌和S型细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由表可知(    )

    实验分组

    接种

    加入酶

    培养皿长菌情况

    R型细菌+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蛋白酶

    R、S型细菌

    酯酶

    DNA酶

    -

    A . 第①组实验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有转化作用 B . 第②组培养皿中的细菌类型与第④组的不同 C . 该实验运用减法原理,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 . ①~④组实验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14.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已知其DNA中含有碱基m个,胞嘧啶a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磷酸与核糖交替连接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B . T2噬菌体的DNA中胸腺嘧啶的含量为m-2a个 C . T2噬菌体的DNA 复制时需要大肠杆菌提供能量、模板等 D . 若T2噬菌体的DNA复制3次,则需要含G的核苷酸7a个
  • 15.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个体同一基因甲基化程度的差异可导致性状的差异 B . 人体细胞分化与ATP合成酶基因是否表达及表达水平直接相关 C . 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 . 表观遗传能够使生物在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 16. 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核内某基因转录过程,①②表示DNA分子的两条单链,③表示RNA,箭头表示转录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形成的RNA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 . DNA分子在乙处解旋,在甲处恢复双螺旋 C . ①和②、②和③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D . 合成的RNA分子的长度与DNA分子的相同
  • 17. 中心法则是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其在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及普遍规律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是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石。右图是中心法则的图解,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⑤均需要模板,且模板链均相同 B . 过程②与④、①与③需要的原料相同 C . 病毒的遗传信息都能由过程①~⑤传递 D . 过程①~⑤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均不同
  • 18.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下图所示①②③④4种类型的变异,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变异类型对应错误的是(    )

    基因突变

    染色体片段重复

    基因重组

    染色体片段缺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等,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 B . 产前进行遗传咨询不能准确筛查囊性纤维化胎儿 C . CFTR基因的变化,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 . 在足够大的人群中发放问卷可调查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率
  • 20.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下列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的有关解析,错误的是(    )
    A . 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进化后的种群与原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B . 在野生鲫鱼进化成色彩斑斓的金鱼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 天敌不影响被捕食者基因突变的方向,捕食者能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D . 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害虫种群产生耐药性,属于协同进化现象
  • 21. 家蚕皮肤斑纹的种类很多,黑缟蚕身上每个环节都有一条黑色带,白蚕的多个环节都是白色的。下表中是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杂交组合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

    甲组

    黑缟×淡黑缟

    黑缟:淡黑缟=1:1

    乙组

    白×淡黑缟

    白:淡黑缟=1:1

    丙组

    淡黑缟×淡黑缟

    黑缟:淡黑缟:白=1:2:1

    A . 黑缟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 B . 丙组杂交实验结果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C . 黑缟蚕相互交配,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 . 家蚕皮肤斑纹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22. 番茄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矿质元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育种途径①需要多代自交 B . 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种子 C . 育种途径②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 . 育种途径③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 23. 如图是一种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Ⅱ-4是纯合子 B . 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儿子可能患病 C . 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会患病 D . 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中的
  • 24. 果蝇的直毛和分叉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D,d决定的,让两只表型不同的果蝇杂交,F1均表现为直毛,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直毛果蝇有雌性和雄性,分叉毛果蝇只有雄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且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 B . 亲代雌,雄果蝇分别表现为分叉毛、直毛 C . F2中分叉毛果蝇占1/4,且分叉毛基因来自亲本雄果蝇 D . F2直毛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中分叉毛果蝇占1/4
二、综合题
  • 25.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在细胞的代谢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1. (1) 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作用条件较
    2. (2) 酶在低温条件下空间结构稳定,表明酶适合在低温下保存。为验证这一观点,某同学利用α-淀粉酶(最适温度为60℃)进行实验,已知不需要写出检测酶的活性的方法,实验思路如下:

      第一步:将的α-淀粉酶制剂,分别在0℃,60℃、100℃的温度中保存一段时间;

      第二步:

  • 26. 回答下列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相关问题:
    1. (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期。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 (2)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之中。基因通常是具有的DNA片段。
    3. (3)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相同的个体,叫作单倍体。
    4. (4)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 27. 下图①~④为某二倍体动物不同时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推测该动物的性别为,理由是
    2. (2) 图中所示细胞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细胞③的名称是
    3. (3) 图中所示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是,细胞①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 28. 新冠病毒(单链RNA病毒)以其极强的传染性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疫情。新冠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变异毒株,如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细胞并发生增殖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CE2受体并不存在于所有细胞膜上,其根本原因是
    2. (2)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病毒的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在宿主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填“相同”或“不同”)的。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从+RNA→-RNA的过程中,遵循的碱基配对类型有(不考虑顺序)。
    3. (3) 某信号肽部分片段对应的+RNA编码序列为5'-UUUUGGUACAUA-3',下表为部分密码子表。

      密码子

      UUU、UUC

      UAU、UAC

      UGG

      AUU、AUC、AUA

      UAA

      氨基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异亮氨酸

      终止密码子

      ①若该信号肽片段对应的+RNA编码序列中有1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但信号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信号肽片段的+RNA序列的改变情况可能有种,出现该现象说明密码子具有

      ②若该信号肽片段对应的+RNA编码序列中的酪氨酸密码子中的碱基C被替换为碱基A,则会导致

  • 29. 某种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等位基因A/a,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定律。上图信息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2)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种。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中紫花植株:红花植株≈3:1,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3. (3) 某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出现了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则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若该紫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表型及其比例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