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无棣期中) 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下列描述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 B . “嫦娥五号”采集月壤 C . “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 D . “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
  • 2. (2021九上·定远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 .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 . 二氧化碳用于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D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3.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熄灭酒精灯 C . 添加酒精 D . 点燃酒精灯
  • 4. (2021九上·庆云月考) “绿色思维让贵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工厂废气随意排放 B . 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 C . 生活中:废报纸投入有害垃圾箱 D . 技术上: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
  • 5.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 B . O C . O2 D . H2O
  • 6. (2021九上·西乡塘月考) 氧气可以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发生反应。下列关于这几个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反应条件看:都是点燃 B . 从反应现象看:都有“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C . 从物质状态看:反应物是固体和气体,生成物都是气体 D . 从物质种类看:反应物都是2种,生成物都只有1种
  • 7. 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3”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3N:表示三个氮元素 B . 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 3CO2:表示三个二氧化碳分子 D . SO3:表示三氧化硫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 8. 下列化学反应属即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石蜡+O2H2O+CO2 B . HgOHg+O2 C . CaCO3+HCl→CaCl2+CO2+H2O D . CO+O2CO2
  • 9. (2021九上·庐阳月考)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小明所在小组实验后试管破裂了,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分析中,下列是可能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个数是(   )

    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②试管口向上倾斜了   ③试管外壁有水   ④加热前没有预热

    ⑤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了   ⑥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

    A . 3 个 B . 4 个 C . 5 个 D . 6 个
  • 10.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并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软水 B . 用酒精灯加热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用集气瓶收集氢气,然后点燃,检验氢气的纯度 D . 用细铁丝横插入酒精灯的火焰,观察三层火焰的温度不同
二、填空题
  • 11. 如图所示是一种有趣的钟表式元素周期表,请填空:

    1. (1) 11:00时,时针对应元素符号是
    2. (2) 2:00和10:00对应的元素属于元素;
    3. (3) 钟表中不含中子数的元素其单质的化学式是
  • 12.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活性炭)→E(加入漂白粉)→净水
    1. (1) 能够消毒、杀菌的操作是(填字母);
    2. (2) 通过C操作可除去
    3. (3) D操作利用活性炭的性。
  • 13.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
    2. (2) 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 (3) 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 (4) 如图D所示,洗净后的试管,内壁的水,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 14. 如果用分别表示三种元素的原子,那么有如图四幅图表示构成物质的粒子。仔细看图并回答问题:

    1. (1) A中物质从分类角度判断,属于
    2. (2) 如果分别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则C微粒的构成是
    3. (3) 构成D物质的微粒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 15. 小化收集了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有关数据并统计如图: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是
    2. (2) 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
    3. (3) 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间的关系为
  • 16. 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图一:电解水

    图二:氢气燃烧

    1. (1) 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电源A是极,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图二是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反应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a、b、c表示)。从该图可以体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3. (3) 以上两个实验都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4. (4) 实验分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氢气燃烧,发出色火焰,瓶壁发热

      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 

三、综合题
  • 17. 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1. (1) 推测金属镓的一条物理性质
    2. (2) 镓可以做高温温度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温度计示数改变的原因:
  • 18. 如图是小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

    1. (1) 从什么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出氧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 (2) 用化学式表达式表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小明想用木炭代替红磷,老师告诉他不行,请你说出原因?
  • 19. 实验室中用以下装置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写仪器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
    3. (3) 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用序号表示)
四、计算题
  • 20. 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一个丙氨酸的分子中含有个原子;
    2. (2) 丙氨酸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以上直接填写答案)
    3. (3) 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4. (4) 计算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比);
    5. (5) 计算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