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三节 细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密度的...

更新时间:2022-09-04 浏览次数: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1八上·开州期末) 开州区某校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践行轻负高效”,开展了学生“走进汉丰湖,寻觅物理”的研究性学习。小李同学带领本小组对汉丰湖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们捡到了一块漂亮的小石头,于是对这块小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 (1) 他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将小石头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

      A.调节平衡螺母        B.拨动游码        C.取下最小砝码

    2. (2) 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则小石头的质量m0g;
    3. (3) 将小石头(小石头不吸水)缓慢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头的体积为cm3。小李测出小石头的密度ρ=kg/m3
    4. (4) 若实验过程中,小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小石头”的体积(如图丁):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如图丁A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小石头的密度ρ=(用字母m0、m1、m2、ρ表示),这样密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将(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 2. (2021八上·南岸期末) “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食用油是人们生活必需的食用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爱动脑筋的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他取了一些食用油和其他两名同学一起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 (1) 他们将天平放在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进行了以下步骤:

      A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B .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中食用泊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的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

      请你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字母代号);

    3. (3) 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为107.6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乙和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g,该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4. (4) 小军还采取了下列测量步骤测食用油的密度: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并计算食用油的密度。

      这种测量方法所测的食用油的密度会(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其主要原因是

    5. (5) 小海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B.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C.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3. (2021八上·昆明期末)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和小刚两位同学到实验室,各自分别进行了测量:
    1. (1) 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在称量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图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图所示;则倒入量筒中的早餐奶的质量为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kg/m3

    2. (2) 实验中小刚同学的主要实验步骤是: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量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

      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适量早餐奶的总质量m2

      ④将烧杯中早餐奶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⑤推导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

      小明认为这种测量的液体密度误差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

  • 4. (2021八上·建华期末)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1. (1)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测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 

      ②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B.

      C.

      D.盐水密度的表达式。(用测得的已知量表示)

    2.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在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g。

      ②向量筒内注入的水,读出示数为V1

      ③让小石块在量筒内的水中 ,读出示数为V2

      ④如果这个实验先测石块体积而后测石块质量,测的密度值比实际要偏 (大或小)。

  • 5. (2020八上·郧西期末) 小明想知道妈妈腌鸡蛋所用盐水的密度。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操作如下: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 (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234.4g。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丙,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3.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g。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kg/m3
    4. (4) 小明还想利用所测盐水的密度(用ρ盐水表示)来测量苹果密度,于是将苹果放入装满所测盐水的大烧杯中(如图丁所示):

      ①在量筒中盛适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1;②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盐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盐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③再将苹果轻放入盐水,大烧杯中的盐水停止溢出后,用细长针将苹果完全压入盐水中,轻轻取出苹果,继续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烧杯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④苹果密度表达式:ρ苹果

  • 6. (2020八上·农安期末) 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到横梁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g,液体的密度为kg/m3
    3. (3) 小明所测的液体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若小明只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量液体的密度,请你将小明设计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2;④则液体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7. (2020八上·晋江期末)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某次的操作如下: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端调,使横梁平衡;
    2. (2) 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3. (3)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液体的体积。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g/cm3
    5. (5) 回到家后,小明想知道家里的84消毒液的密度,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半瓶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 , 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84消毒液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选填“瓶口”或“A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的总质量为m3

      ④则84消毒液的密度表达式ρ=(纯净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8. (2020八上·商河期末) 如图甲,我区华山镇所生产的大理石地砖因其美观、坚固的特点广泛用于各种建设美化场合。小军、小民在学校正在进行施工的广场边上捡到一小块大理石碎块,于是他们来到物理实验室欲测量一下这块大理石的密度。

    1. (1) 他们打算利用量筒测出它的体积,测量前,需要首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的“适量”是指:
    2. (2) 他们利用量筒先测出了大理石块的体积,然后直接拿出放入天平称其质量,如图乙所示:

      则根据他们所测得的数据,这块大理石块的密度是(用题干中的单位表示);

    3. (3) 经过多次测量后,通过查阅密度表,小明发现他们所测得的密度始终有些(选填“偏大”、“偏小”),小军和小明反复思考测量中的各个步骤,除了一些读数误差之外,他发现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用量筒测完石块体积后,石块表面附着了一部分水,而他们未加处理就直接测量了其质量;
    4. (4) 由此他们联想到,在测量像食用油、酸奶等液体的密度时,要格外注意液体附着器壁造成的影响。请同学们完善下面是测量酸奶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酸奶倒入空烧杯内,用天平测其总质量m1

      第二步:将烧杯内的部分酸奶到入量筒,测其体积V

      第三步:

      第四步:计算酸奶密度表达式ρ=。(用题干中的符号表示)

  • 9. (2020八上·定陶期末)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如图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1. (1)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盘刻度的情况如上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m0 ,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m0g;
    3. (3) 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的总质量m1
    4. (4) 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的总质量m2
    5. (5) 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6. (6) 小明测算石英粉的体积使用了下列3种物理方法中的______。
      A . 控制变量法 B . 等量替代法 C . 类比法
  • 10. (2020八上·南宁期末) 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 (1)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牛奶的体积为mL。
    2. (2)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小明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 或“右")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3. (3) 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空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g, 牛奶的密度为kg/m3
    4. (4) 小明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5. (5) 小红用另一种方法测出了牛奶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

      ①往另一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h1

      ③将水全部倒出,擦干烧杯后,再缓慢倒入牛奶,直至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再次为m;

      ④用刻度尺测出的深度为h2

      ⑤请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牛奶=(用所测的物理量和 表示)。

  • 11. (2020八上·社旗期末) 小明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下列操作。

    1. (1) 先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若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 (2) 将小石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3. (3) 小明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cm3 , 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4. (4) 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5. (5) 小明还想测量陈醋的密度,老师说不用量筒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陈醋的密度,因此他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将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

      ③该陈醋的密度表达式为:ρ=(用m0、m1、m2、ρ表示)。

  • 12. (2020八上·遵化期末) 小明在实验室里面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如图所示。

    金属

    密度(g/cm3

    1.74

    2.70

    7.15

    7.47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将游码归零后,小明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是g;
    3. (3) 小明用细线拴住合金块并将它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则该合金块的密度为g/cm3
    4. (4) 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如表三),则该合金块可能是________;
      A . 铝镁合金 B . 铝锰合金 C . 锌铝合金
    5. (5) 在实验时,如果合金块没有完全浸没,则他测得的密度值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 (6) 实验中,小华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

      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的质量

      C.溢水杯装满水,将石块轻轻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接住溢出的水;

      D.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是: =

  • 13. (2020八上·沧县期末) 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和小李想知道陶瓷片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用器材进行了测量。

    1. (1) 小李想利用手中的器材测量陶瓷片的密度,发现陶瓷片无法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思考后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测量: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g。

      ②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③先往量筒装入40 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cm3

      ④用密度公式计算出ρ=g/cm3。(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 (2)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瓷片密度值误差较大,你认为该密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后来小明改进实验,成功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是小明改进后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水的密度已知为ρ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为m1

      b.把瓷片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并测出此时的总质量m2

      c.将陶瓷片取出,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测出此时的总质量m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ρ=

  • 14. (2020八上·万山期末)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

    1. (1) 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2. (2) 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 , 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ρ=

    3. (3) 按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填“偏大”、“偏小”)。
    4. (4) 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

      (㎏/m3

      34.1

      16.8

  • 15. (2020八上·长寿期末) 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想测出经常喝的酸奶的密度。
    1. (1) 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3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 , 如图甲所示m1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Vcm3;则酸奶的密度ρ=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

    2. (2) 小雨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小玻璃瓶(含盖)的质量m0

      ②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盖子,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倒干净水,。(请将第③步补充完整)

      ④请你写出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表示)。

  • 16. (2020八上·绵阳期末)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准备的器材有量筒、针筒、天平和酸奶。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 (2) 小明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63g,然后他想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但是又考虑到酸奶比较粘稠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57.6g,则酸奶的密度为
    3. (3) 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个“问题”,他发现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选填“偏大”“偏小”)。
    4. (4) 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针筒和量筒,经过讨论后,他们想出利用实验台上的天平、烧杯、水等物品也可以测量酸奶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在空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出、擦干烧杯,并装满酸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④酸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所测的物理量和 表示)

  • 17. (2020八上·桂林期末) 为助力脱贫攻坚,小林爸爸购买了由龙胜县某企业生产的扶贫产品,一瓶5L的压榨花生油。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小林,想知道这种花生油的密度,于是她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这种花生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 (1) 将天平放在(选填“水平”或“倾斜”)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点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的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2. (2) 将盛有花生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是g。
    3. (3) 将烧杯中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倒出的花生油体积为mL。
    4. (4)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质量为36.6g,则该花生油的密度ρ=g/cm3
    5. (5) 若将花生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花生油,则花生油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是(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6. (6) 小林爸爸看了小林的实验过程,表扬小林实验操作很熟练。并鼓励她用家里的电子秤、完全相同的两个玻璃杯和适量的水,测量花生油的密度。小林想了想,开始了新的实验,请你将她的实验补充完整:

      ①用已经调零的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玻璃杯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玻璃杯装满花生油,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花生油密度的表达式:ρ=(用m0、m1、m2和ρ表示)。

  • 18. (2020八上·滦县期末) 小红调制了盐水,她和小王,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测其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右”或“左”)调。
    2. (2)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g,盐水的密度为kg/m3
    3. (3) 小王认为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然后将烧杯内的盐水倒入量筒内一部分,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 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1 , 其测得的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是: =
    4. (4) 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19. (2020八上·长春期末) 小红同学用以下两个方法测橙汁的密度。

    方法一:

    1. (1) 按图中甲、乙、丙的步骤顺序进行测量,橙汁的质量为g,橙汁密度为 (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这样操作使得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原因是将烧杯中的橙汁向量筒中倒入时倒不干净,会使测得的体积值偏
    2. (2)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橙汁的密度,图中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调整为
    3. (3) 方法二: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测量橙汁密度的过程如下:( 已知)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

      ③将水全部倒出,再慢慢地倒入橙汁,直到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仍为m时停止添加;

      ④用刻度尺测出橙汁液面到烧杯底的深度为

      ⑤橙汁密度的表达式: 。(用符号表示)

  • 20. (2020八上·合肥月考) 某同学按照以下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1. (1) 请补充步骤③的内容。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2. (2) 为了记录相关数据,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项目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g

      量筒内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密度/(g·cm-3

                                 
    3. (3) 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