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理综...

更新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9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自然界中,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具有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B . 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般是ATP C . 细胞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D . 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都需要内质网
  • 2.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概念图所示包含关系的是(    )

    1

    2

    3

    4

    5

    A

    物质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B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无机盐

    C

    植物细胞的DNA

    核DNA

    质DNA

    线粒体DNA

    叶绿体DNA

    D

    生物

    病毒

    细胞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3.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用芸苔素内酯喷洒处理农作物可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合成、细胞分裂、果实膨胀等。下列有关芸苔素内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芸苔素内酯可能会促进光合产物更多地转移到果实中 B . 芸苔素内酯和脱落酸在细胞分裂方面相互拮抗 C . 芸苔素内酯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D . 芸苔素内酯具有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 4. 研究发现,由于缺失SCD-1基因的小鼠无法表达出SCD-1酶,因此其对高卡路里、高脂肪饮食产生免疫力,对糖尿病也有一定抵抗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SCD-1基因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B . SCD-1基因通过控制SCD-1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的性状 C . SCD-1酶缺失可能使小鼠具有更好的胰岛素敏感性 D . SCD-1酶缺失是导致小鼠性状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
  • 5. “池上春风动白苹,池边清浅见金鳞”描绘了金鱼池塘的美好景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环境温度是影响水中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 B . 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都参与碳循环 C . 该池塘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 D . 采用标志重捕法可对池塘内某种金鱼的丰富度进行统计
  • 6. 小麦的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D/d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不抗条锈病的小麦甲和抗条锈病的小麦乙。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甲自交,甲和乙杂交两组实验,收获籽粒后分别播种并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麦的抗条锈病对不抗条锈病为显性 B . 甲自交实验中的亲代小麦和F1不抗条锈病小麦的基因型相同 C . 甲和乙杂交实验的子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小麦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 . 若让乙自交,则后代中以条锈菌进行感染后的无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
二、综合题
  • 7. 为更好地利用环境条件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光补偿点是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已知甲植物的株高约为175 cm,乙植物的株高约为45 cm。回答下列问题:

    1. (1) 当两种植物达到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答出两点)。
    2. (2) A点时,甲植物CO2的固定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植物CO2的固定速率;光照强度弱于A点时,更适应生长的是(填“甲”或“乙”)植物。
    3. (3) 有研究人员认为,将甲、乙两种植物进行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植物)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理由是
  • 8. 少数人使用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进入机体被降解后,其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当过敏原(青霉烯酸与组织蛋白的结合物)再次刺激机体时可引发如图所示的过敏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填“过强”或“过弱”)导致的。
    2. (2) 过敏原初次入侵机体时,多种免疫细胞参与抗体的形成,其中能特异性识别过敏原的细胞有
    3. (3) 过敏反应中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变大,导致组织液渗透压,进而引发
    4. (4)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答出一点)。
  • 9. 威宁草海是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是黑颈鹤等几百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草海在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巨大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 (2) 草海的良好生态吸引了黑颈鹤等鸟类到草海栖息﹑驻留,众多鸟类的驻留可以(填“提高”或“减弱”)草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是
    3. (3) 草海中某食物链的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能量单位为:J·cm-2·a-1):

      营养级

      X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152

      16

      117

      187

      第二营养级

      18

      13

      20

      38

      第三营养级

      5

      4

      ——

      7

      据表分析,表中X表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并没有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第三营养级属于食物链中的

  • 10. 果蝇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如直毛和分叉毛、正常翅和翻翅,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了若干纯合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P

    F1

    直毛正常翅(♂)×分叉毛翻翅(♀)

    直毛翻翅(♀)

    分叉毛翻翅(♂)

    1. (1) 正常翅/翻翅、直毛/分叉毛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 (2)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原因是
    3. (3) 进一步研究表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相关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①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②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某只雄果蝇表现为分叉毛翻翅,为进一步判断该雄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该研究小组让该只分叉毛翻翅雄果蝇进行测交,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是纯合的,则实验结果为;若该雄果蝇的基因型是杂合的,则实验结果为

  • 11. 科学家从温泉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细菌,发现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从而分解淀粉。该类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分解淀粉后会形成透明圈。筛选能高效产生淀粉酶的耐热细菌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过程为梯度稀释,所用的试剂是,其操作目的是
    2. (2) ②过程将菌液接种到Ⅰ号培养基上,此接种方法称为,操作前为防止污染,需要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 (3) 从功能上分类,Ⅰ号培养基属于。为筛选出能高效产生淀粉酶的耐热细菌,应从Ⅰ号培养基中选择的菌落。
    4. (4) 淀粉酶能将淀粉催化分解为麦芽糖,进行酶活性鉴定时可用作为酶活性大小的衡量指标。
  • 12. 棉花是世界性的重要经济纤维作物,土壤盐分过高会对棉花的生产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筛选耐盐棉花品种成为棉花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径柳匙叶草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科研工作者将TaNHX2基因转移到棉花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棉花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研人员在获得TaNHX2基因对应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利用DNA合成仪直接合成目的基因,该种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为
    2. (2)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科研人员将TaNHX2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一般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的片段,目的是。构建成功的基因表达载体应含有启动子、终止子、(答出三种)等结构。
    3. (3) 转化后的棉花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组织培养使用的培养基所含有的主要成分除了水、无机营养成分和有机营养成分外,还有(答出两种)等。
    4. (4) 为了检测技术成果,科研工作者在个体水平上的检测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