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1-2022学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8-29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两名旗手徐梦桃和高亭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挥舞着五星红旗入场,徐梦桃坐在高亭宇(身高1.80m)肩膀上,成为全场“最高的”旗手,寓意在更“高”的舞台上圆“梦”。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

    A . 1m B . 3m C . 5m D . 7m
  • 2.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聪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正确的是(   )
    A . 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斥力 B .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 3.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书包带做得较宽——压强和压力的关系 B .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摩擦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C .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 . 火车站台边缘有一条黄色安全线——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 4. 如图所示,一个小女孩对蒲公英轻轻吹了一口气,蒲公英就在空中飞舞。联系相关物理知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蒲公英不受力时静止,受力才能运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蒲公英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蒲公英受到力的作用一定由静止变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 . 蒲公英在空中飞舞属于扩散现象
  • 5. 如图所示是摄影师记录的运动员在冬奥会上滑雪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B . 运动员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不做功 C . 运动员从低处运动到高处时,动能不断增加 D . 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平衡力
  • 6. 2022年2月9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逆转韩国,十六年后重新夺得亚洲杯冠军,女足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踢足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 . 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 C . 不计空气阻力,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 . 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7. 一定质量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 B . 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 C . 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小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 D . 货物在0至12s内的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钢索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 8.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之比为1:4的甲、乙两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密度为ρ1、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密度之比为2:3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后,物体A悬浮,物体B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 , 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12 , F1=F2 B . p1<p2 , 6F1=F2 C . ρ12 , F1=4F2 D . 3p1=p2 , 12F1=F2
二、填空题
  • 9. 2021年12月3日16时45分,随着首发“复兴号”、“澜沧号”列车分别从中国昆明站、老挝万象站同时驶出,全长1035公里、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澜沧号”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160km/h合 m/s;动车出站时,以站台为参照物动车是 的。
  • 10. 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在流体静力学做出的杰出贡献,把他的名字命名为压强的单位。那么1Pa的物理意义是
  • 11. 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如图是三峡船闸中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左侧的压力;此时打开上游阀门A,关闭下游阀门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 

  • 12. 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演示的浮力消失实验,将乒乓球放到水里以后,乒乓球不再上浮,而是停在水中,这是因为浮力来源于 力引起的液体在不同深度的压力差,当此力消失,液体的内部压强 (选填“相同”或“不同”),浮力也就消失了,所以乒乓球不会上浮。

  • 13.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成功进入空间站。如图所示飞船发射时,火箭会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燃气使火箭升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受到的推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

  • 14. 如图甲所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书法艺术形态,传递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如图乙所示,写书法时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若手握笔杆的力增大,笔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纸上写字时,笔运行中笔豪向右弯曲它所受摩擦力方向 

  • 15.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用手拿着甲、乙两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甲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待物体静止后,甲受到的浮力 乙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6.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浮空艇的体积为9060m3 , 它升空到空气密度为ρ=0.90kg/m3的地方时受到的浮力是 N;浮空艇用于观测青藏高原大气的相关数据,气压计显示的数据下降,说明海拔 

  • 17. 利用弹簧、钩码、直尺等器材自制了一只弹簧测力计,测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数据如表: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量Δ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为6cm时,受到的拉力为 

  • 18.

    将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中,从玻璃管上端缓慢注入某种不溶于水的液体,稳定后测得这种液体长度为l,管内水面下降h,如图,忽略水槽中水面的升降,则该液体密度为 ,若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则该液体对水做的功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19. 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2. 小涛同学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U形管中装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液体,可以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 (2) 由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

      ①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②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③比较 两图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

    3. (3) 小海保持图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她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4. (4) 在图丙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向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其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 (5) 小涛某次实验时把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处,U形管里的液面无明显变化,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23. 小芳用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1甲所示。

    1. (1) 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2. (2) 图1乙是小车在水板、毛巾、棉布表面上运动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其中表示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是 (选填“a”“b”或“c”);
    3. (3) 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从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看,你这样判断的根据是 
    4. (4) 在大量类似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可以得到牛顿第一定律,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还有 ____;
      A .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 .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5. (5) 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如图2所示是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图;
    6. (6) 给本实验增加一小木块,把它放在木板上的同一位置,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推动小木块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 的关系。
  • 24. 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装置。

    1. (1) 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 (2) 实验前选择杠杆中点作为支点并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避免杠杆 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3. (3) 如图乙所示,在B点挂2个钩码,发现杠杆不平衡,此时 (选填“能”或“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4. (4) 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5. (5) 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成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①位置转动到②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6. (6) 学习过杠杆知识后,小刘对托盘天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列从杠杆的角度对托盘天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____。
      A . 托盘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B . 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是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来实现的 C . 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是通过改变力臂的长短来实现的 D . 通过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是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来实现的
五、计算题
  • 25.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96A式主战坦克,安装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并应用了多种光电技术,使火炮威力更大,火力反映时间更短、打击精度更高。坦克的部分参数如表:

    坦克的部分参数

    坦克的质量

    42t

    坦克的高

    2.3m

    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2m2

    行驶最大功率

    800马力

    求:

    1. (1) 1马力等于在1s内完成750J的功,因此马力是 (选填“功”或“功率”)的单位;
    2. (2) 坦克在深为5m的河水中潜渡(潜渡是指坦克借助密封手段和潜渡设备沿河底从水下通过江河的行动)时,河水对河底的压强;(ρ河水=1.0×103kg/m3
    3. (3) 坦克以800马力行驶10min牵引力做的功。
  • 26. 小强用如图所示装置在10s内将重为45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20W,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拉力的大小;
    2. (2) 动滑轮的重力;
    3. (3)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7. 把边长为10cm的正方块物块(ρ)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缓慢向容器内倒入适量水,物块受到的浮力F , F随液块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a所示;更换一种液块重复上述实验,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b所示。求:

    1. (1) 该物块的密度;
    2. (2) 未倒水前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 (3) h=6cm时,物块分别在水中和液块中所受浮力之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