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 16. 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1],[2]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湿润和温暖.
    2. (2) 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3. (3) 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倒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含量增加.
  • 17.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 (1)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它是由1、2和3构成的。
    2. (2)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大部分的,部分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 18. (2019·北部湾) 人体通过眼、耳等器官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靠神经系统传递,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面是人的眼球及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 (2) 当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你会迅速找地方避雨,这是一种反射活动。你感受风声、雷声的感受器位于[]内,而听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的
    3. (3) 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这样不仅埋下交通安全隐患,长期如此还有可能损伤[②],使听力下降。
    4. (4) 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会导致眼球的[]凸度过大,形成近视。
三、资料分析题
  • 19.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3月,世卫组织宣告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病。到2021年6月为止,全球感染的人数已超1亿多。

    资料2: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我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进入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人员需测体温,疾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健康人平时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

    资料3: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在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株后,将其灭活减毒并进行相关的动物及人体免疫试验,观察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

    1. (1) 从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角度分析,新冠肺炎病毒属于,新冠肺炎患者属于
    2. (2) 疫情期间,健康人出门要佩戴口罩,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看戴口罩是为了
    3. (3) 资料3中灭活减毒的新冠病毒株(疫苗)叫作。“是否产生生物学效应”,指的是疫苗能否成功引发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并能促人体产生一种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
四、实验探究题
  • 20.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 (2) 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表中1、2、3都用同样大小的馒头块处理,都放在37℃水浴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这样做是为了
    3. (3) 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