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为了绿豆苗更好地生长,需要提供的条件是( )。

    ①水分②阳光③空气④适宜的温度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 2. 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
    A . 丹顶鹤迁徙 B . 青蛙冬眠 C . 蚯蚓松土
  • 3. 小明制作生态瓶时,步骤正确的是( )。
    A . 准备瓶子→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B . 准备瓶子→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 . 准备瓶子→种水草→铺沙装水→放鱼虾
  • 4. 在“草→兔→鹰”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 )。
    A . 减少 B . 增加 C . 既不减少也不增加
  • 5. 端午节赛龙舟是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小明发现大部分龙舟的船头都是尖的,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利于增大龙舟的载重量 B . 有利于撞开遇到的鱼、岩石等物体 C . 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
  • 6. 小明在独木舟上放置三个相同的重物时,最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是( )。
    A . B . C .
  • 7. “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它是靠往压载舱内加水和排水来实现沉浮的,这种控制方法实际上是改变了自身的( )。
    A . 重量 B . 体积 C . 形状
  • 8. 近年来,各国对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下列选项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太阳能、风能、天然气 B . 潮汐能、石油、风能 C . 太阳能、水能、风能
  • 9. 观察下表,下列因素中使得地球比火星更适宜人类生存的是( )。

    基本因素

    火星

    地球

    自转周期

    24小时37分钟

    23小时56分钟

    平均温度

    -63℃

    15℃

    卫星数

    2

    1

    A . 自转周期 B . 平均气温 C . 卫星数
  • 10. 研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在试管中加三分之二的水 B . 加热过程中不触摸试管 C . 试管口朝向没人的方向
  • 11.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这一创意惊艳了世界,“微火”充分体现了( )。
    A . 发展理念 B . 团结理念 C . 绿色环保理念
  • 12. 每年的3-4月,乐清经常出现墙壁甚至地面“冒水”的现象,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俗称“回南天”。这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低的物体表面凝结形成的 B . 地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 C . 墙壁和地面渗水形成的
  • 13. 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下列情况可以使热量从甲物体传向乙物体的是( )。
    A . B . C .
  • 14. 当科学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我们应当( )。
    A .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B .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 . 提出新的假设,重新实验
  • 15. 在大小相同的三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热水,降温最快的是( )。
    A . 塑料杯 B . 不锈钢杯 C . 陶瓷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四、连线作图题(16 分)
  • 31. 将下列垃圾名称、分类标识与对应的垃圾分类相连线。

  • 32. 设计小船

    某校科技节活动中,将举行动力小船设计比赛,设计要求:①选用身边的材料;②要有合适的动力系统;③行驶的距离要尽量长。请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设计,并根据要求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动力系统(在方框选项中打“√”)

    □风力□电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其它)

    所需材料

    设计图(画出设计图,并标注材料)

    小船的优点

五、探究题(3题,共24分)
  • 33. 种子萌发

    小明为了探究种子发芽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装置,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在烧杯中不同的位置,请仔细读图并分析:

    1. (1) 要探究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应选择号和号蚕豆种子作为对比;
    2. (2) 对比2号和3号蚕豆的实验结果,发现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
    3. (3) 小明做了观察记录,发现种子萌发过程中( )。
      A . 根和茎同时生长 B . 先长叶,再长根 C . 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4. (4) 如果1、2、3号蚕豆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
  • 34. 开水中的科学

    生活处处是科学,小明同学在烧开水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很多热学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1. (1) 当开始烧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水在加热过程中,水壶里的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2. (2) 小明记录了水从开始到沸腾后的温度变化,下面能正确表示这一变化过程的是( )。

    3. (3) 当水沸腾后,小明观察到水壶上方出现大量“白气”,这其实是( )。
      A . 水蒸气 B . 小水滴 C . 小冰晶
    4. (4) “白气”是怎样产生的?请你帮助小明解释下“白气”产生的过程。
  • 35. 碳中和

    近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碳中和”成为热词,“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等减少或去除二氧化碳的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二氧化碳净增值为零(“净零排放")的状态,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 (1) 以下不属于二氧化碳特点的是( )。
      A . 有重量 B . 无色 C . 有臭味
    2. (2) 现今环境问题中,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水污染 B . 气候变暖 C . 噪声污染
    3. (3) 下列过程中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的是( )。
      A . 人类呼吸作用 B . 植物光合作用 C . 化石能源燃烧
    4. (4) 低碳生活,人人有责。请你列举两个日常生活中符合“碳中和"精神的做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