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①哈雷彗星、流星体②月球、星云

      ③航天飞机、陨石④恒星、待发射的航天飞机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 . 太阳系—木星—海王星 B .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 .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 .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 2.  2017年4月7日,发生了木星“冲日”现象。行星“冲日”是指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绕日公转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同侧时的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面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四幅木星“冲日”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能够形成“冲日”现象的行星有(   )

      ①木星、水星 ②土星、木星 ③火星、天王星 ④金星、火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1高一上·滨海期末)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2日凌晨4点53分,探测器月面钻取采样完成,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嫦娥五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不在的天体系统是(   )
      A . 太阳系 B . 银河系 C . 地月系 D . 河外星系
    2. (2) 与地球相比,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是(   )

      ①光照条件差②没有液态水③宇宙环境不安全④无大气层存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4.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全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 . 由南向北递减 B . 由北向南递减 C .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 .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 (2)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③地球上的火山爆发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的最主要来源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5. (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6.  2020年5月28日,美国宇航局观测到太阳表面发生了一次剧烈的耀斑活动,这是自2017年10月以来太阳爆发的最强的耀斑,因此促进了太阳风的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阳大气各层发生的太阳活动及成因对应关系匹配正确的是(   )
      A . 光球—耀斑—该层能量激烈爆发 B . 色球—黑子—该层局部温度较低 C . 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脱离太阳引力进入宇宙 D . 以上都正确
    2. (2) 此次太阳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①影响航天探测活动②诱发多地发生地震③低纬地区出现极光④干扰电网运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7. (2019高一上·唐山期中)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这说明了(    )
      A .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 . 该深度上下层的温度变化明显 C .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 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2. (2)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面“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 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 . 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 . 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 (2) 地震发生时,在海上打渔的农夫的感受是(   )
      A . 左右摇晃 B .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 上下颠簸 D .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9. (2021高一上·梧州期末) 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下图是该地区火山喷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 岩石圈 B . 地壳 C . 地幔 D . 地核
    2. (2)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10.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约1.4亿年的地质时期。因其形态与鸟类较像,定名为“中华龙鸟”,后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读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华龙鸟”生活在(   )
      A . 前寒武纪 B . 古生代 C . 中生代 D . 新生代
    2. (2) 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
      A . 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 . 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 . 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 . 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 11. (2021高一下·六安开学考)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研究古地理环境的主要依据是(   )
      A . 文字记载 B . 考古资料 C . 标本与化石 D . 地层和化石
    2. (2) 与①对应的地层是(   )
      A . B . C . D .
  • 12. (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 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 (  )
      A . 爬行类 B . 鸟类 C . 鱼类 D . 两栖类
    2. (2)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  )
      A . 古生代 B . 元古代 C . 中生代 D . 新生代
    3. (3)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  )
      A . 哺乳动物时代 B . 爬行动物时代 C . 海生藻类时代 D . 裸子植物时代
  • 13. 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回答问题。

    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海浪侵蚀作用 C . 风力侵蚀作用 D . 冰川侵蚀作用
  • 14. 下图为一种常见的流水地貌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的地貌名称是(   )
      A . 河漫滩 B . 河流阶地 C . 冲积扇 D . 三角洲
    2. (2) 图中的地貌景观一般分布于(   )
      A . 山前 B . 河流上游 C . 河流中游 D . 河流入海(湖)口
    3. (3) 下列有关M处到N处地理事物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地势越来越低 B . 地势越来越平坦 C . 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大 D . 河水流速越来越慢
  • 15. 牛轭是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为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在某些地形区,随着时间推移,流淌的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   )
      A . ①④②③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①④③②
    2. (2) 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分布最多的可能是( )
      A . 云贵高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东南丘陵 D . 喜马拉雅山脉
  • 16.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 . 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B . 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 . 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D . 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2. (2) 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挪威峡湾 B . 庐山 C . 崇明岛 D . 长江三峡
  • 17. 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山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 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 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遇到滑坡灾害,我们应该做的是( )
    A . 出现滑坡征兆时,立即跑回室内紧闭门窗 B . 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滑坡方向撤离 C . 在滑坡停止后,立即回家检查情况 D . 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
二、综合题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作出的贡献,国际天文组织把在小行星带中新发现的两颗小行星,分别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州星”。

    1. (1) “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下列哪一级天体系统中(   )
      A . 河外星系 B . 太阳系 C . 地月系 D . 北斗星系
    2. (2) 下图是“神舟星”小行星轨道示意图。

      ①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星和星。

      ②“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星,B是星。

  • 21. 下图是“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太阳大气外部结构名称:a,b
    2. (2) c是太阳活动重要的标志之一,c是(填名称)。
    3. (3) b层产生带电粒子流冲击高空大气,会在高纬度地区产生现象。
  • 22. (2020高一上·浙江月考)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外部圈层a是圈,b是圈。
    2. (2) 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c的名称是,c、d之间的圈层界面名称是,该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海洋上(深、浅)。
    3. (3) c与d顶部共同构成的地球圈层名称是,其位于层之上,e、f之间的界面名称是
    4. (4) 近年来,我国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渤海湾等海域陆续发现总储量逾数10亿吨的大油田。根据地震波传播规律,在到达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更加明显的地震波是,请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5. (5) 图示地球圈层结构中,内部圈层f的名称是,其为或熔融状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