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9-05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烤箱中能看见一种淡红色的光线,这是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 B . 无线电波的波长小于X射线的波长 C . 适量紫外线照射人体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D . 医学上常用光照片辅助进行疾病诊断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 法拉第发现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C . 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 赫兹提出了电磁场理论
  • 3. 关于UAB=和WAB=qUAB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和两点间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成反比 B . UAB与q、WAB无关,甚至与是否移动电荷都没有关系 C . 在电场中A,B两点间沿不同路径移动相同电荷,路径长时WAB较大 D . WAB与q、UAB及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 4.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圆弧轨道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水平冲上小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的左端,则(   )

    A . 小球离开小车以后一定向右做平抛运动 B .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 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D .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5. 如图所示环形导线a中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a环外有一个与它同心且在同一平面内的导线圈b,当a中的电流不变时,增大b的半径,则穿过b的磁通量(   )

    A . 变大,方向向里 B . 变大;方向向外 C . 变小,方向向里 D . 变小,方向向外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了B点,路径不同,静电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 B . 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静电力对负电荷做负功 C . 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静电力做功为零 D .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静电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
  • 7. 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 即磁感应强度B与导线中的电流I成正比、与该点到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为 , 分别通以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的电流,已知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在区间内磁感强度B随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8. 街头变压器通过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总电阻为R0 , 变阻器R代表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若变压器上的能量损耗可以忽略,当滑片下移(相当于用户的用电器增加)时(   )

    A . A1和A2示数均增大 B . V2示数增大 C . R0的功率减小 D . 变压器输入功率减小
二、多选题
  • 9. 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为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不动,P向上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 B . Q不动,P向下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减小 C . P不动,Q向上滑动,电流表示数变小 D . P不动,Q向下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
  • 10.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Q是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列波的波长是8m,周期是0.2s,振幅是10cm B . 在t=0时,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 C . 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且波速为40m/s D . 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0sin10πt(m)
  • 11. 如图所示,两个线圈套在同一个铁芯上,线圈的绕向在图中已经标出.左线圈连着平行导轨M和N,导轨电阻不计,在导轨垂直方向上放着金属棒ab,金属棒处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金属棒ab向右匀速运动时,a点电势高于b点,c点电势高于d点 B . 当金属棒ab向右匀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c点与d点等电势 C . 当金属棒ab向右加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c点电势高于d点 D . 当金属棒ab向右加速运动时,b点电势高于a点,d点电势高于c点
  • 12.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的总质量(包括船、人和货物)分别为8m、14m,两船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速率分别为 , 为避免两船相撞,乙船上的人将一质量为2m的货物沿水平方向抛向甲船,甲船上的人将货物接住,同时保证两船继续同向运动,不计水的阻力。则抛出货物的速率可能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
  • 13.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不超过1.5V,内阻不超过1Ω,电压表(0---3V,3kΩ),电流表(0---0.6A,1Ω),滑动变阻器有R1(10Ω,2A)和R2(100Ω,0.1A)各一只.实验电路如图(甲)

    1. (1)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R1”或“R2”)
    2. (2) 某位同学在实验操作时电路连接如图(乙)所示,该同学接线中错误(或不妥当)的实验器材是____
      A . 滑动变阻器 B . 电压表 C . 电流表
    3. (3) 一位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U-I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答题纸上的图更清晰一些)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V,根据图象求出电池内阻r=Ω..

  • 14. 某同学为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测出了多组摆长和运动周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T2-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 (1) 甲图秒表的读数为
    2. (2) 做出题图的图像不过坐标原点,原因可能是(“多测”或“漏测”)了小球的半径;
    3. (3) 由图像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4) 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
      A .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 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 C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D .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摆动过程中出现松动,摆线长度增加了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半圆玻璃砖的半径R=10cm,折射率为 , 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

    1. (1) 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
    2. (2) 改变入射角,使屏MN上只剩一个光斑,求光斑离A点距离最长时的入射角C(可用三角函数表示该角)。
  • 16. 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中,y>0的范围内存在着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范围内存在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未画出)。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v0沿x轴正方向)从y轴上的a点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恰好从x轴上的d点第一次进入磁场,然后从O点第—次离开磁场。已知Oa=L,Od=2L,求:

    1. (1) 电场强度大小;
    2. (2) 粒子第一次通过x轴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 (3)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17. (2022高二下·湖南期末) 我国运动员闫文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得男子钢架雪车比赛铜牌,实现该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小明同学看到该新闻后,设计了如下情景探究物块与轨道及滑板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竖直固定一个粗糙圆弧轨道BC,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左端紧靠轨道右端且与轨道点等高但不粘连,接触处上表面平滑。从B的左上方A点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m=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恰好能从B点沿切线方向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BC,物块滑到圆弧轨道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 经圆弧轨道后滑上长木板,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6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4.3m、h=2.5m、R=12.5m,空气阻力不计,g取。求:

    1. (1) 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和物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物块从B滑到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
    3. (3) 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要使物块不滑出长木板,长木板至少为多长;若长木板固定不动,且物块和木板是某种特殊材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受到的水平阻力(与摩擦力类似)大小与物块速度大小v成正比,即 , k=3kg/s,要使物块不滑出长木板,长木板至少为多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