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云南元谋 B . 北京周口店 C . 陕西半坡 D . 浙江河姆渡
  • 2.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 3.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尧        ③黄帝        ④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4.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其建立者是(   )
    A . 夏朝    禹 B . 商朝     汤 C . 西周    周武王 D . 秦朝     嬴政
  • 5.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已知的最早文字的是(    )                   
    A . 小篆 B . 行书 C . 甲骨文 D . 金文
  • 6. (2018七上·伊川期中) 《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 . 晋文公称霸 B . 齐桓公称霸 C . 勾践称霸 D . 楚庄王称霸
  • 7. 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 8. (2017七上·丰县月考) 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 . 大禹 B . 商鞅 C . 管仲 D . 李冰
  • 9. (2016七上·海南期中) 小明同学在课本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

    A .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 . 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 . 严刑酷法,中央集权
  • 10.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意思是道路 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 . 社会治安混乱 B . 国民素质不高 C . 刑法严酷 D . 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 11.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铲除异姓王侯 C . 分封同姓王 D . 铲除王国
  • 1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 .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 .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 13. (2017七上·如皋期中)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 .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14. 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开通 C .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 郡县制实施
  • 15. 下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

    A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B .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 C . 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D . 丝绸之路加强了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 16.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王立群读《史记》”节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史记》的作者是(  )
    A . 孔子 B . 屈原 C . 司马迁 D . 司马光
  • 17.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车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   )
    A . 魏、蜀、西晋 B . 魏、蜀、吴 C . 吴、东晋、梁 D . 宋、齐、梁
  • 18.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之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 B .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南方人口增多 D .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 19.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B .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C . 官渡之战,曹操获胜,为其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D .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 2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部分鲜卑姓改汉姓表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丘穆陵

    拔拔

    长孙

    步六孤

    达奚

    独孤氏

    尉迟

    贺兰

    若干

    勿忸于

    1. (1) 材料一中,周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其 “最长久” 的制度保障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 “商君” 指谁? 他的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任答一点即可) 
    3. (3) 与材料三中姓氏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哪些积极影响?
  • 22.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臣(丞相绾)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直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 (1) 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 该诗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 (2) 该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 (3)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有什么积极影响? 
    4. (4) 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
  • 23.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说 “他建立了一个民族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 通过“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法制”、“控制财政”、 “盐铁官营” 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走向鼎盛。但到了武帝末年,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自奉奢侈,导致民怨沸腾。不得下诏罪己,以缓和阶级矛盾。

    ——林剑鸣《秦汉史》

    1. (1) 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2. (2) 针对这一建议汉武帝是如何做的? 这些举措有什么积极影响? 
    3.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说汉武帝的历史贡献有哪些?(任意答出 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