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流水地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2.1 流水地貌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8-04 浏览次数:7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 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②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③该河段落差小,容易被侵蚀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2. (2) 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 . 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 . 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 . 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 2. (2021高一上·弥勒期末)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
      A . 云贵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东南丘陵 D . 塔里木盆地
    2. (2) 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 . 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 . 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 . 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 . 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 3. (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 读下面“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 (1) 图中甲处为(   ) 
      A . 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 B . 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 C .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洪积扇 D . 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
    2. (2) 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 . 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 . 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 . 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 . 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
  • 4.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是指河流弯道水流的冲刷和淤积,导致相邻两河湾的凹岸逐渐接近而形成狭颈,狭颈被漫滩洪水自然冲决,水流改走直道的现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演变顺序应为(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①④③② D . ②③④①
    2. (2) 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的主要作用是(   )
      A . 沉积作用 B . 搬运作用 C . 风化作用 D . 侵蚀作用
  • 5.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 . 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 .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 C . 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 .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2. (2) 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牛轭湖 B . 庐山 C . 崇明岛 D . 长江三峡
  • 6. (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 下图甲、乙、丙三地位于长江干流上,图示①②③三幅图表示河谷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甲乙丙与河谷剖面示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处对应图示① B . 乙处对应图示② C . 丙处对应图示③ D . 乙处对应图示①
    2. (2) 关于图中河流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处河流出山口分布有河漫滩 B . 乙处河流中游分布有冲积扇 C . 丙处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D . 甲处河段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
  • 7. (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 某地理研究小组同学做一实验:在河道模型中均匀铺上一层细沙,在塑料瓶中装满水,然后对准河道中央,迅速地将水倒入河道中。下图为该小组同学绘制的简易实验装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流速比乙处快 B . 甲处积沙比乙处多 C . 丙处流速比丁处慢 D . 丙处积沙比丁处多
    2. (2) 对于现实中该类河段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多见于河流上游 B . 河床多呈V形 C . 甲适宜布局河港 D . 丁易出现河漫滩
  • 8. (2021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自然状态下河流两岸四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③以侵蚀作用为主,流速较快 B . ①③以侵蚀作用为主,适合建住宅 C . ②④以沉积作用为主,流速较快 D . ②④以侵蚀作用为主,适合建港口
  • 9.  2021年7月3日上午,受连日降雨影响,日本静冈县热海市伊豆山区发生大规模泥石流(见下图),导致当地多处房屋被冲毁,22人死亡,5人失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日本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不包括(   )
      A . 危害生命安全 B . 小麦严重减产 C . 造成财产损失 D . 交通受到破坏
    2. (2) 当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应该(   )
      A . 顺山谷往地势低处跑 B . 借助山谷中大树避险 C . 向泥石流沟两侧躲避 D . 迅速向山顶方向攀爬
  • 10. (2021高一上·海南期末)  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见下图),多辆汽车被埋,其中包括一辆30座客车。此次山体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次山体滑坡(   )
      A . 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 B . 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C . 是因过往车辆太多,山体不堪重负而导致的 D . 是地形陡峻、连续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 (2) 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
      A . 毁坏各种基础设施 B . 埋没田地 C . 毁坏森林等植被 D . 掩埋汽车
    3. (3) 在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 . 迅速往滑坡体两侧跑 B . 迅速向山下低洼处跑 C . 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D . 双手抱头,身体趴下
二、综合题
  • 11. (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简图,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下游到达华北平原,最后注入渤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写出图中相应图例的地貌名称

      图例

      a

      b

      地貌名称

      空间分布位置

    2. (2) 图中a地貌形成的能量来源是;其沉积物厚度沿图中A向B方向越来越;颗粒物大小越来越
    3. (3) 请从外力作用的角度描述C处b地貌的形成过程。
  • 12. (2020高一上·湛江期中) 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型,②处河谷呈槽型。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 (2) 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请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 (3) 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4. (4) 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在分布密度上的差异特征是河流中下游比上游
  • 13. (2020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A.B两图分别是②③两地的景观图。

    1. (1) B地的地貌名称是:,出现的位置,形成的的主要外力作用
    2. (2) 图中①到②之间河段,河流表现为蚀,地貌类型为
    3. (3) 图中②到③之间河段,河流表现为蚀;
    4. (4) A地沉积物的颗粒特点
    5. (5)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是
三、图文分析题
  • 14. (2020高一上·温州期中) 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海拔2400余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材料二:2020年6月24日16时30分许,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弄璋镇古里卡村古里卡老寨下南姐双杆坡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自然灾害,3名群众失联,德宏州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地区。

    1. (1) 丽江古城夏无酷暑的原因是地处云贵高原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且大气弱,大气保温作用弱。
    2. (2) 云南澜沧江上游沿岸居民多选择河流作为居住地与耕作地,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沿河方便,且地势较高不易被淹没。
    3. (3) 云南德宏州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
  • 15. (2020高一上·邢台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甲为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m。图乙是我国某河中游平原地区牛轭湖形成过程图。

    1. (1) 图甲中,Y地区发育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 并说明成因。
    2. (2) 说出野外活动时在山谷遇到泥石流应采取的措施。
    3. (3) 图乙a、b、c、d中,正确表示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 ▲_ , 并分析图乙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 16. (2021高一上·云南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家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甘家沟村,是白龙江左岸的一规支沟。甘家沟整体为一个深切的"V"形谷,地形陡,支沟多,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该沟谷两岸山坡坡度大,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较低,沟谷内部松散物质数量多、分布广,极大地增加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下图示意甘家沟的岩石崩塌。

    1. (1) 简述甘家沟易发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2. (2) 指出甘家沟发生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危害。
    3. (3) 请为甘家沟防治泥石流提出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