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学期同步培优练3.5.2绿色植物的呼吸...

更新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4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二、单选题
  • 7. (2021七上·甘孜期末)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  )
    A . 只在白天进行 B . 只在晚上进行 C . 只要有光就能进行 D . 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 8. (2022七上·汽开区期末) 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  )
    A .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一氧化碳
  • 9. (2022七上·汽开区期末) 以下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B . 光合作用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特征 C . 光合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 . 呼吸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10. (2022七上·封开期末)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内部 B . 呼吸作用可以促进绿色植物从土壤吸收所需无机盐 C . 光合作用白天发生,呼吸作用夜间发生 D .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 11. (2021七上·普宁期末) 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这说明绿色植物能(  )
    A . 调节碳一氧平衡 B . 过滤空气尘埃 C . 降低环境噪声 D . 涵养土壤水源
  • 12. (2020七上·蒙阴期末) 如图表示弱光照下,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Ⅰ、Ⅱ表示)之间、细胞与外界之间气体交换情况(①②③④表示气体,箭头表示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Ⅰ、Ⅱ代表叶绿体、线粒体,①③为O2 , ②④为CO2 B . Ⅰ、Ⅱ代表叶绿体、线粒体,②③为O2 , ①④为CO2 C . Ⅰ、Ⅱ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①④为O2 , ②③为CO2 D . Ⅰ、Ⅱ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②④为O2 , ①③为CO2
  • 13. (2021七上·营口期末)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下列行为对维持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
    A . 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 . 生活中注意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 . 兴建大量的燃煤火电站,满足供电需要 D .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把荒漠变成林海
  • 14. (2021七上·朝阳期末) 下列农业生产常用的措施,有利于呼吸作用正常进行的是(  )
    A . 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 B . 移栽树苗时剪去大量枝叶 C . 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 D . 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团
  • 15. (2021七上·巨鹿期末) 下列生活操作中,与抑制细胞呼吸作用有关的是(  )
    A . 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 B . 收获的稻谷及时晒干 C . 养花的花盆下留有几个小孔 D . 经常给农作物松土
  • 16. (2022七上·汽开区期末) 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为维持平衡碳——氧平衡,应当爱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 B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 . 开展国际合作,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碳——氧平衡没有影响
三、综合题
  • 17. 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2个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2个瓶中的燃烧情况。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是否一样?为什么?
  • 19.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根据下图和公式回答问题。

    1. (1) 公式中A过程表示植物的作用。若图甲表示A过程,那么国甲中[1]代表的物质是,其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2. (2) B过程表示植物的作用。若图甲表示B过程,图中[2]和[3]所代表两种物质分别是氧气和
    3. (3) A、B两个过程中,B对于维特大气中平衡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20. (2021七上·阳信期末) 图一中①和②代表植物体吸收或释放的气体,A、B表示植物体不同的生理过程。图二是某温室从0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假如图一中①代表二氧化碳,那么过程A表示作用,过程B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过程B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2. (2) 若图一中的b表示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则其由下往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作用。若图一中的a表示植物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则其吸收过程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作用。
    3. (3) 图二中,D点和E点表示的生理意义是,曲线DE段上升的原因是
  • 21. (2020七上·蒙阴期末)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图一是大豆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大豆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一B中的⑤是由图A中的[]发育来的。其发育所需的营养是由A中的(填序号)来提供的,这些营养被细胞利用后,最终被分解为
    2. (2) 在图一中E(豆荚)由⑨和⑩组成,其中⑩是由图一D中[]发育来的,发育过程中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图一C中的(填字母)吸收而来,并通过根、茎、叶中的运送而来的。
    3. (3) 当图二中种植密度为(填字母)时,大豆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最多,这是因为;当种植密度大于(填字母)时,不利于大豆的植株生长。
  • 22. (2017七上·渭滨期末)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为什么还要召开全球大会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
  • 23. (2017七上·陇西期末) 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四、实验探究题
  • 24. (2021七上·密山期末) 如下图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 (1) 该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说明了种子萌发时放出了(气体)。
    2. (2) 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被彻底分解时产生的。
    3. (3) 上面的实验是种子在进行作用。
  • 25. (2021七上·锦州期末) 下图一是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图二是利用豌豆来验证呼吸作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所示实验中,装置②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装置④中小白鼠存活的原因是
    2. (2) 装置①和[]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释放
    3. (3) 图二是利用豌豆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该作用主要发生在豌豆细胞的中。一段时间后,将正在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个保温瓶中,其中甲瓶的蜡烛熄灭,说明种子萌发时发生呼吸作用,消耗了甲瓶中的
    4. (4)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释放。呼吸作用受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请你说出影响呼吸作用的一种环境因素:
  • 26. (2021七上·定远月考) 小薇热爱生物学,她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
    1. (1) 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

      小薇看到图一所示的物像后,转动换上高倍物镜进一步观察,在看到清晰的物像后,她发现2所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呈顺时针流动,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的方向流动的。

      图一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二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图一中的5对应图二中的(填数字),水分通过该结构散失到大气中,拉动了

    2. (2) 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如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1小时后将甲装置透明塑料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实验成功。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
    3. (3) 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四)和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图五)。

      图四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在g点时,图五中箭头(填序号)表示的过程不出现;当图五只有过程时,对应图四中的时间段是(填数字)。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四中的a点会向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