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

更新时间:2022-08-02 浏览次数:7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上·宣城期末)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①②③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①层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B . ②层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C . ③层中的电离层利于无线通讯 D . 从①到③气温越来越低
    2. (2) ①层顶部的高度为(   )
      A . 低纬度最低 B . 中纬度最高 C . 高纬度最高 D . 由低纬向高纬降低
  • 2. (2021高一上·辽宁期末)  2019年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讲述了2018年5月14日6时27分飞机在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破裂后,我国民航英雄克服困难驾驶飞机安全着陆的感人故事。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图中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层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B . ②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飞机飞行 C . ③层中存在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D . ①、②层划分的依据是气压的变化
    2. (2) 飞机下降过程中(   )
      A . 穿越了整个平流层、对流层 B . 通信信号会受到磁暴的影响,不稳定 C . 大气层气温逐渐升高 D . 气压逐渐降低,多雷雨天气
  • 3. (2021高一上·安徽月考) 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8633航班紧急迫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在成都空管区域9800米高空风挡玻璃脱落,之后成功迫降。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
      A . 臭氧层 B . 平流层 C . 对流层 D . 高层大气
    2. (2) 风挡玻璃脱落时,飞机所在大气分层的特点是(   )
      A . 以对流运动为主 B . 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全部 C . 以平流运动为主 D . 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3. (3) 风挡玻璃脱落后机长面临的主要困难可能有(   )

      ①玻璃被吹进机舱        ②机舱内温度过低        ③飞机颠簸强烈        ④紫外线辐射强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4. (2021高一上·辽宁月考) 下图为“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图中界面代表莫霍界面,则(   )
      A . 甲乙均可能由岩石组成 B . 横波可以通过甲,不能通过乙 C . 该界面距地表距离相同 D . 地震波经过该界面时波速降低
    2. (2) 若该界面为地球大气上界,则关于乙圈层叙述正确的(   )
      A . 对流层厚度始终为12千米 B . 平流层中有大量吸收紫外线成分 C . 太阳辐射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D . 高层大气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 5. (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 读“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A . 图中四点,气压最高的是A点 B . 高空中空气由D流向B处 C . 近地面A处气温高于C处 D . A处气温日较差大于C处
    2. (2) 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上图热力环流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1高一上·乐山期末) “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和底层大气温度降低,完成下面小题。
    1. (1) “阳伞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 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少 B . 大气的保温作用 C . 大气的削弱作用 D . 大气逆辐射作用
    2. (2) “阳伞效应”可能会造成(   )

      ①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②降水量增多③影响城市交通④沙尘暴增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21高一上·钦州期末) 下图示意南京市部分日期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09月05日(今天)

    09月06日(星期日)

    09月07日(星期一)

    09月08日(星期二)

    22℃-28℃

    22℃-32℃

    19℃-33℃

    20℃-34℃

    白天 多云

    夜间 中雨

    东南风

    白天 晴

    夜间 晴

    西北风

    白天 晴

    夜间 晴

    北风

    白天 晴

    夜间 晴

    东北风

    1. (1) 与9月5日相比,南京市9月8日(   )
      A . 夜间温度较高 B . 昼夜温差较小 C . 白天温度较低 D . 昼夜温差较大
    2. (2) 在图示期间,南京市大气保温作用最强的是(   )
      A . 9月5日 B . 9月6日 C . 9月7日 D . 9月8日
  • 8. (2021高一上·山东月考)  2020年11月28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高层大气 D . 臭氧层
    2. (2) “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   )
      A . ①大气吸收 B . ②大气反射 C . ③大气散射 D . ④大气逆辐射
  • 9. (2021高一上·山东月考) 某科研所对四川盆地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下图,图中两曲线表示距离地面1米和3米高度的温度)。在低温季节,当地常利用风扇以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该日茶园(   )
      A . 风力强劲 B . 阴雨绵绵 C . 可能出现霜冻 D . 白天逆温明显
    2. (2) 该茶园安装风扇提高温度,主要是通过(   )
      A . 多云的白天开启,使上层暖空气下沉 B . 晴朗的白天开启,使下层暖空气上升 C . 多云的夜晚开启,增强空气的保温作用 D . 晴朗的夜晚开启,促进上下层空气交换
二、综合题
  • 10. (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依次写出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各大气分层名称。
    2. (2) 简述图中A层大气所具有的特点。
    3. (3) 图中B层大气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4. (4) 写出电离层位于图中大气层的哪一分层(用字母表示),说明电离层对于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
  • 11. (2020高一上·深圳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山岭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了气温差异,因而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1. (1) 简述对流层上界高度(即对流层顶)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规律。
    2. (2) 分析对流层天气多变的原因。
  • 12. (2021高一上·南关期中) 读“高空等压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
    2. (2) 甲、乙、丙、丁四点气压从低到高排列为
    3. (3) 甲、乙两地中气温较低的是,多阴雨天气的是,若甲地气温为20℃,丁地气温约为
    4. (4) 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丙、丁之间的风向为
    5. (5) 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区的是地。
    6. (6) 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白天/黑夜)
  • 13. (2021高一上·银川期中) 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 (1)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各种不同辐射,其中丙、丁名称是:丙;丁
    2. (2) 图中①、②、③、⑤分别代表大气的各种热力作用,其中②、⑤的名称是:②;⑤
    3. (3)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面增温的热量主要来自;近地面大气受热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大气受热的根本来源是
    4. (4) 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图中③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 .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B . 夏天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C . 日出前黎明,日落后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 D .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5. (5) 分析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 14. (2021高一上·六安期中) 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②辐射;③辐射。
    2. (2) 图中④表示作用。
    3. (3) 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①、②、③中的(填代号)过程有关。
    4. (4) 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图中的。(填代号)
    5. (5)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单选)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