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镁、铝都是用电解其熔融氯化物制得 B . 可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铬、锰、钴等高熔点金属 C . 蛋白质、油脂、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D . 煤的干馏指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做煤的焦化
  • 2.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A . 乙烯合成聚乙烯 B . 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 C . 盐酸的制备: D . 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
  • 3. 利用下列原电池,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极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流从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电极B C .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D . 当有4.48L(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
  • 4. 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 1mol—OH和1molOH的电子数均为10 B . 标准状况下44.8L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生成的的分子数为2 C . 42g聚乙烯和聚丙烯的混合物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D . 44g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9
  • 5. 1mol某链状烷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246.4L(标准状况下)。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四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有一种结构说明了甲烷是空间四面体结构 B .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 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 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证明了乙醇的结构为 , 而不是
  • 7. 下列说法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同时生成n mol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c(HI)=c()

    ④反应速率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A . ①②⑤⑨⑩ B . ②⑥⑨ C . ②⑥⑨⑩ D . 全部
  • 8.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任何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均可通过实验直接测定 B . Sn(s,灰锡)(Sn(s,白锡)   (灰锡为粉末状,白锡为块状),则锡制品在炎热的夏天更容易损坏 C .        D . P4(s,白磷)=4P(s,红磷)    , 常温下白磷比红磷更稳定
  • 9. 室温下,用50mL 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用相同形状的细铜丝代替仪器a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所测中和热将偏小 B .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 , 则反应的中和热 C . 该实验最少需要测定并记录温度的次数是3次 D . 若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温度差平均值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若近似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盐酸的密度都是)。则生成1mol(l)时的反应热
  • 10. (2021高一下·宁波期末)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溶液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液体

    A

    浓氨水

    生石灰

    NH3

    H2O

    B

    浓硝酸

    铜片

    NO2

    H2O

    C

    稀硝酸

    铜片

    NO

    NaOH溶液

    D

    浓硫酸

    亚硫酸钠

    SO2

    NaOH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 , 是大气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用Ca(ClO)2溶液对烟气[n(SO2):n(NO)=3:2]同时脱硫脱硝(分别生成SO、NO),测得NO、SO2脱除率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SO2和NOx都会形成酸雨,NOx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 B . 随着脱除反应的进行,吸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 . SO2脱除率高于NO的原因可能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 D . 依据图中信息,在80min时,吸收液中n(NO):n(Cl-)=2:3
  • 12.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抗坏血酸的分子式为 B . 抗坏血酸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一致 C . 脱氢抗坏血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D . 脱氢抗坏血酸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苯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均相等 B . 通式为CnH2n的烃一定是烯烃 C .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溶液,蛋白质析出,加水不溶解 D . 碳碳键以单键结合,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的烃是烷烃
二、多选题
  • 14.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含杂物质

    甲烷(乙烯)

    酒精(水)

    乙烯(二氧化硫)

    苯(溴)

    除杂试剂

    酸性溶液

    生石灰

    NaOH溶液

    四氯化碳

    分离方法

    洗气

    蒸馏

    洗气

    分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速率 B . 该反应方程式中,x=2 C . 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 . 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三、填空题
  • 16.               
    1. (1) I.现有下列各组物质:

      属于同系物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种物质的是(填序号) 

    2. (2) II.现有A、B、C三种烃,其球棍模型如图:

      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耗去的量最多的是。(填字母) 

    3. (3) III.用乙烯、丙烯来合成丙烯酸乙酯的路线如下:

      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由乙烯到有机物A的反应类型是

    4. (4) 有机物A可以经氧化反应生成含有醛基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有机物A和有机物B合成丙烯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IV.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

      试管II中加有饱和溶液,其作用

    7. (7) 反应加入浓硫酸的作用为
  • 17.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节能减排以及高效利用能源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 (1) 有一种用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已知:①   

         

         

         

      则表示(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2) 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已知CO的结构式为 , 相关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

    3. (3) 某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所示,a、b均为惰性电极。

      ①a电极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空气从口通入(填“A”或“B”);

      ②假设使用的“燃料”是甲醇(),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如果该电池工作时电路中通过1.2mol电子,则消耗mol。

  • 18.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1. (1) 操作A是、过滤(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
    2. (2) 除去粗盐中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正确的是____。
      A . 溶液→NaOH溶液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 NaOH溶液→溶液→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C . NaOH溶液→溶液→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D . 溶液→NaOH溶液→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3. (3) 虚线框中已获得 , 而后又将还原为 , 其目的是。写出操作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工业上也可以用溶液吸收吹出的 , 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同时放出 ,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工业上由无水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某实验小组对雾霾的成分进行了验证,并测定空气中的含量及探究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硫酸铵是某地PM2.5雾霾的主要成分,收集一定量的雾霾固体进行验证。取一定量的雾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把溶液分成两份盛于试管中: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其中一份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雾霾固体中含有

      ②向另一份中加,用镊子夹持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

      ③试管中有气泡产生,靠近试管口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证明雾霾固体中含有。综合上面实验,初步说明雾霾固体颗粒中含有

    2. (2) 用如图所示简易装置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测定方法:在某监测点,量取的碘溶液,注入图中的试管中,加几滴淀粉指示剂,此时溶液呈蓝色,按图中装置连接好仪器,利用止水夹控制,进行抽气,取下注射器排气,重复操作直到溶液的蓝色全部褪尽为止,共抽取空气8.0L,则测得该监测点空气中的含量为mg/L。

    3. (3) 科学家们设计了双碱法处理 , 该法能实现物料循环利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溶液中加入CaO后的反应原理:

    4. (4) 探究的部分性质。选用下面的装置和药品探究与HClO的酸性强弱。

      ①甲同学认为按照A→C→F→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装置,可以证明与HClO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②丙同学采用间接法证明,实验方案为按照A→C→(填字母)→尾气处理顺序连接装置,证明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