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5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衢江期末) 1924年科学家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的结构,其中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

    A .   肾小球、滤过作用 B . 肾小管、滤过作用 C . 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 .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 2. (2022九上·西湖期末) 下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部分成分含量(单位:g/100mL),则A、B、C三种液体依次是( )

    成分

    尿素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A

    1.95

    0.01

    0

    1.5

    B

    0.03

    0.01

    0.15

    0.7

    C

    0.03

    7.20

    0.15

    0.7

    A . 尿液、原尿、血浆 B . 尿液、血浆、原尿 C . 原尿、尿液、血浆 D . 血浆、原尿、尿液
  • 3. (2022九上·越城期末) 夏天剧烈运动后,同学们通常会有以下感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肌肉酸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排汗和呼吸都是人体排泄的途径 B . 大量出汗后需要补充适量的淡盐水 C . 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可为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养料和氧气 D . 肌肉酸痛是因为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
  • 4. (2021九上·舟山期末) 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

    A . 动脉、滤过、重吸收 B . 静脉、滤过、重吸收 C . 静脉、重吸收、滤过 D . 动脉、重吸收、滤过
  • 5. (2021九上·嘉兴期末)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个肾脏只有一个肾单位 B . 肾小球只滤过血浆中的有害物质 C . 滤过到肾小囊中的液体就是尿液 D . 肾小管长而弯曲有利于重吸收
  • 6. (2021九上·江干期末) 去年7月至10月间,我区七彩阳光体育比赛开展如火如荼,各校体育健儿上演精彩对决。以下有关比赛过程的描述及解释都符合事实的是  (   )
    A . 篮球赛中极力防守的小刚,运动所需的能量,全部通过分解蛋白质获得 B . 百米跑中全速冲刺的小强,肌肉中产生的乳酸,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C . 万米跑中稳步前进的小红,脉搏与跑步前相同,因身体耗氧量没有增加 D . 足球赛中挥汗如雨的小明,产尿量减少,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 7.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人一般冬天尿较多,这是因为(   )
    A . 汗液分泌少 B . 体内水分需要量小 C . 体内废物多 D . 饮水量较大
  • 8.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 . 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可表示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变化 C . 若b是脑部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D . 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 9. (2020九上·越城期末) 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随密封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氧气、二氧化碳、酒精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

    A . P、R、Q B . P、Q、R C . Q、P、R D . Q、R、P
  • 10. (2020九上·温州期末) 目前发现的第一位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症状的是张某,他出现症状的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1 日。医院对他进行了住院隔离治疗,医生对他进行了血液、尿液的筛查,他于住院当日被诊断患有呼吸衰竭、糖尿病,肺部有炎症。则他的血液、尿液的情况应该为(   )
    A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B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 C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D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
  • 11. (2020九上·上虞期末) 正常人的尿液与原尿相比,一般不含有葡萄糖,这是由于(    )
    A .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 膀胱的储存 D . 输尿管的输送
  • 12. (2020九上·杭州期末) 如图甲和乙所示,小乐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汁制作葡萄酒。图甲装置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图乙装置中不含氧气;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一段时间内图甲和乙装置中酒精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B . 图甲装置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 图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 图丙中的曲线②表示图乙装置中的酒精含量变化趋势
  • 13.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建模可以更好地梳理知识。如果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模型a→M→b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口腔→氨基酸 B . 葡萄糖→酵母菌→酒精和二氧化碳 C . 静脉血→肺→动脉血 D . 原尿→肾小管→>尿液
  • 14.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 )
    A . 血液、粪便、血液 B . 血液、粪便、尿液 C . 尿液、粪便、血液 D . 粪便、血液、尿液
  • 15. (2020九上·西湖期末)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起重吸收作用 B . ④中的液体是原尿  C . ⑤中尿素浓度最低 D . ⑥中的液体是血浆
二、填空题
  • 16. (2021九上·嵊州期末)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最某本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水除来自于饮水和进食外,还可由自身细胞的 产生。
    2. (2) 人体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来的,其中能运送氧的是血细胞中的。(选填“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
    3. (3) 治疗急性肠炎往往需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的顺序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④→…→②→①
  • 17. (2021九上·嵊州期末) 如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等下列问题:

    1. (1) 图中的物质A是
    2. (2) 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尿素和尿酸等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肾脏形成尿液包括两个过程,图中字母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18. (2021九上·江干期末)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去世,年仅56岁。1926年,梁启超因小便出血住院,后病情恶化。限于当时医疗水平,医生在手术治疗中误将其健康的右肾当作病变的左肾切除,诱发其三年后去世。
    1. (1) 小便出血可能是因为肾小球在作用时有血细胞进入原尿;
    2. (2) 尿液中含氮废物是(选填“蛋白质”或“糖类”)分解的产物;
    3. (3) 在现代医学技术下梁的肾脏功能衰竭后可采用(填序号)方法维持生命 ①用人工肾(替代肾脏功能的机器)做透析  ②肾移植(健康肾移植给患者)
    4. (4) 若梁的血型为A型,则手术中医生可为他输入的血型有
  • 19. (2021九上·拱墅期末)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如图甲所示是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出过程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某种生理过程;如图乙所示为人体心脏及所连血管的解剖图。回答问题:

    1. (1)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约80%来自食物,15%来自饮水;这些碘通过图甲所示的(选填字母)过程进入血液,然后通过如图乙所示的血管(选填编号)进入心脏,这些碘经过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按序选填编号)。
    2. (2) 人体每天摄入的碘还有约5%来自空气,这些碘通过图甲所示的(选填字母)过程进入血液。
  • 20. (2021九上·拱墅期末) 某糖尿病患者,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尿液中检出大量酒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该患者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会随尿液排出。
    2. (2) 研究人员检测出该患者尿液中有正常人没有的假丝酵母菌,而假丝酵母菌可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发酵的场所是膀胱。根据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膀胱成为发酵场所的原因是
  • 21.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系统,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①②过程属于新陈代谢中的哪一种作用:
    2. (2) 原尿经重吸收作用,部分水和无机盐以及进入肾小管附近毛细血管回到血液中。
    3. (3) 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哪个系统排出体外:
    4. (4) 有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使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呈红色,由于该种蛋白质的特点,使得血液可以将肺泡中的氧气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
  • 22. (2020九上·新昌期末) 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代表不同的结构,表格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液体的成分含量(单位:g/100mL),请分析回答:

    液体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97

    微量

    0.1

    0.03

    0.04

    0.9

    95

    0

    0

    1.8

    0.05

    1.1

    92

    7.5

    0.1

    0.03

    0.004

    0.9

    1. (1) 肾单位是由图中的构成的(填序号)。
    2. (2) 分析表中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甲取自于图中的[  ]
    3. (3) 液体乙和液体甲比较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作用导致的。
  • 23. (2020九上·杭州期末) 如图所示,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1. (1) 正常情况下,微细玻璃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经过作用,这两种成分无法透过。
    2. (2) 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血液颜色是色的(选填“鲜红”或“暗红”)。
    3. (3) ③的液体中,含有下列哪些成分?      
      A . B . 无机盐 C . 尿素 D . 葡萄糖
    4. (4) 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里尿素的含量(选填“增加”“减少”或“相等”)。
  • 24. (2020九上·嘉兴期末)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 . 血细胞 B . 无机盐 C . 水分 D . 大分子蛋白质
    2. (2) 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20九上·滨江月考) 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如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小肠中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某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经c、d、e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作用有问题。
    2. (2) 近年来,我市推行“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①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二中的D处于(填“打开”或“关闭”) 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填字母)。

      ②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二中的血管后(填字母),到达肺部毛细血管。请在图三中画出血液流经各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W点是起始点)。

  • 26. (2020九上·杭州月考) 如图是一位肾衰竭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情景。如表列出的是病人的血液中血浆的成分在进入和离开洗肾机时的部分资料,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血浆内物质浓度(克/100毫升)

    A

    B

    葡萄糖

    0.10

    0.10

    尿素

    0.08

    0.06

    蛋白质

    7.00

    7.00

    1. (1) 在此处透析管的作用相当于肾单位中作用。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说明透析仪的作用是
    2. (2) 为什么病人的血液要从动脉引入,从静脉引出?
    3. (3) 为了保证病人血液中的有用成分不流失,洗肾机内的溶液除外, 其成分和浓度应该与完全一致, 并且保持℃。
  • 27.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请根据肾单位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组成肾单位的结构有 、,其中合称为肾小体。(填字母)
    2. (2) B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后形成的,此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作用。流经此处的血液,除了外,其他物质均可进入肾小囊形成
    3. (3) D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肾小管的作用,使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进入肾小管外的,剩下部分成为尿液。
    4. (4) 假如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28. (2019九上·温州月考) 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和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取 6 支相同的试管,编号 1~6,

    各加入 5 mL 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 37 ℃的温水中保温。20 min 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

    物质

    5mL1%

    NaCl溶液

    5mL3%

    NaCl溶液

    5mL5%

    NaCl溶液

    5mL7%

    NaCl溶液

    5mL9%

    NaCl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1. (1) 小科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2. (2) 表格中的 1 号试管应加入:
    3. (3) 本实验表明:
  • 29. 人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1. (1)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2. (2)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的作用到达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⑤]重新吸收,经毛细血管送回血液。
    3. (3) 若某人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超标,则此人可能患有病。
四、解答题
  • 30. (2022九上·西湖期末)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

    1. (1) 根据航天员讲解得知:空间站是利用电解水来产生人体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在电解水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后续还会配备二氧化碳还原系统,在催化剂作用下,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产生水和甲烷(化学式为CH4),请写出上述二氧化碳还原系统中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2. (2) 以下科学实验能在太空站完成的是:(填序号)

      ①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          ②验证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

      ③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④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 (3) 三位航天员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常见的器械有弹力带和太空自行车,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肌肉细胞内发生了(选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该过程属于(选填“同化作用”或 “异化作用”)。
  • 31. (2021九上·温州期末) 运动姿势不当容易导致扭伤,图甲是小明脚踝扭伤的照片,图乙是受伤部位三类血管分布和特点示意图。

    资料一:温度会影响血管的舒缩,温度升高时血管扩张,血液流速变快,反之则变慢。

    资料二:扭伤往往会使血管破裂而缓缓出血,导致局部缓慢肿起并淤血,血液流速越快,淤血越多,一般24-48小时血液会凝结并修复血管。之后,肿胀部位淤血会通过代谢而逐渐消失。

    1. (1) 人体代谢的废物从血液到尿液,经历的生理过程有。(写出1个)
    2. (2) 根据上述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小明脚踝扭伤时破裂的血管是
    3. (3) 小明扭伤后,为了尽量降低损伤,快速恢复,同伙们给出了四条建议:

      ①每天用冰块冷敷:

      ②每天用毛巾热敷;

      ③48小时内冷敷,然后再热敷:

      ④冷敷和热敷每隔2小时交替进行。

      你认为哪条建议最合理?说明理由:

  • 32. (2021九上·嵊州期末) 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导致上课时头昏没有力气。也有些同学偏食,挑食,不爱吃疏菜和水果,导致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因此,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很重要。请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 (1) 图甲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该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       
      A . 水、无机盐、维生素 B . 糖类、脂肪,蛋白质
    2. (2)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3. (3) 图乙中,类(填字母)食物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4. (4) 面包、牛奶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及收进入体内,合成新的自身组成物质。该过程属于新练代谢中的。(选填“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
  • 33. (2021九上·金华期中) 下图是人体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图解,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图解来回答相关问题:

    1. (1) 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填器官名称)图中③代表的物质
    2. (2) 图中①、②、④分别代表人体人体的某些系统。其中④表示系统。
    3. (3) 通过肺进入血液中的物质最终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其作用是
  • 34. (2020九上·越城期末)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f代表某些物质或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淀粉在小肠中被消化成物质a后进入血液的过程叫 ;
    2. (2) 在组织细胞内,a被彻底氧化成并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和维持体温 ;
    3. (3) 气体b在肺泡处和组织处进行交换,都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4. (4) 人体尿的形成需经 (填字母)两个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