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2年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02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研制抗疟药物青蒿素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  )
    A . 袁隆平 B . 屠呦呦 C . 巴斯德 D . 达尔文
  • 2.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增多。下列生活方式中,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的是(  )

    ①大鱼大肉吃饱为止       ②主食副食合理搭配       ③粗粮细粮均衡摄入       ④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⑤多盐多油多喝饮料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④
  • 3. 显微镜是打开微观世界的钥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借助显微镜可以认识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 B . 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C . 当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D . 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d”
  • 4. 科研人员将从鼻腔中分离出的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脊髓处,受损脊髓可被修复,这是因为干细胞通过细胞__  _能产生正常的神经细胞(  )
    A . 生长 B . 分裂 C . 分化 D . 癌变
  • 5. 莲藕是苏州一带著名的食材。藕折断后出现“藕断丝连”现象,其中的每一根藕丝都由3~8根导管构成。这些“丝”属于(  )
    A . 输导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保护组织
  • 6. (2021·长春)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45亿亩。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够(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D . 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 7. (2021·成都) 小奇同学的奶奶发现花盆中的花长势不好,就给这些花一次性施了比较多的肥料,结果出现了萎蔫现象。此时,小奇同学应立即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A . 把花盆搬到暗处 B . 用塑料袋把花罩起来 C . 给花盆疏松土壤 D . 向花盆中浇适量的水
  • 8. (2021·海南)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的生殖细胞是芽孢 B . ①②④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①②④营腐生生活,③营寄生生活 D . ③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9. (2021·苏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错误的(  )
    A . 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净或削皮     B . 购买肉类制品时要检查是否检疫合格     C . 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确方法储藏     D . 食物表面有少量霉斑可以去除后食用
  • 10. (2021·柳州) 某同学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检验单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同学最可能(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白细胞(激光法)

    10.2↑

    3.5~3.9

    10^9/L

    红细胞(电阻法)

    5.07

    4.3-5.8

    10^12/L

    血红蛋白(比色法)

    151.0

    130-175

    g/L

    血小板(电阻法)

    226

    125-350

    10^9/L

    A . 患有贫血症 B . 身体有炎症 C . 血液不易凝固 D . 体内血压升高
  • 11.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
    A . 高血压 B . 肝癌 C . 冠心病 D . 红绿色盲
  • 12. 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施肥后需适量浇水,防止“烧苗” B . 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伸长区 C . 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D . 植物通过导管将无机盐从根尖向其他部位运输
  • 13.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④阻挡细胞外有毒物质的进入 B . 西瓜的汁液主要来自于⑤ C . ⑦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 ②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14. 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a表示细胞分裂,b表示细胞分化 B . 丙属于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C . 丁是叶,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它的许多表皮细胞共同构成上皮组织 D . 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15. (2020·葫芦岛) 小华在疫情期间没有节制地看手机、玩网游,导致他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下列镜体能帮助他矫正视力的是(   )
    A . 平面镜 B . 凹透镜 C . 凸透镜 D . 反光镜
  • 16. (2020·孝感) “红丝带”行动呼吁人们不要歧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人。如果你的朋友或邻居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应该(   )
    A . 给予尊重、帮助、关爱 B . 回避、疏远他 C . 告诉别人不要去他们家 D . 歧视他
  • 17. (2020·通辽)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掌握一定的安全用药知识和急救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B . 在用药的过程中一旦发生疑似药物的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服用该药,并带上该药去医院诊治 C . 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再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 D . 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的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需用止血带扎紧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 18. 蜀锦是成都的文化符号,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是一幅精美的蜀锦作品,制作时要使用从蚕茧获得的蚕丝。家蚕结茧完成后至变成蚕蛾前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 19. (2020·苏州) 地球上现有动物约150多万种,对它们进行科学分类能更好地了解它们。若将①蜘蛛、②黑鱼、③蚯蚓、④虎鲸四种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则分类依据是(  )
    A . 是否有脊椎骨 B . 体温是否恒定 C . 是否胎生哺乳 D . 是否用肺呼吸
  • 20. (2021·北京) 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了古象牙,通过将象牙中残存的DNA与现有象群DNA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估测古象生存年代 B . 所发现的古象牙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C . 古象牙中残存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 D . 两者的DNA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 21. (2021·枣庄) 云南西双版纳有一种植物叫“风雨花”,每当暴风雨来临时,高气温、低气压会刺激它的开花激素猛增,从而开出许多花朵。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环境适应生物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生物影响环境
  • 22. 医生建议婴幼儿在上午九点至十点晒太阳,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原因是晒太阳有利于人体合成____,促进____的吸收(  )
    A . 维生素C、铁 B . 维生素D、钙 C . 维生素A、钙 D . 维生素D、磷
  • 23. 下列自然现象的描述中,能体现生命特征的是(   )
    A . 白雪皑皑 B . 阳光灿灿 C . 硕果累累 D . 细雨蒙蒙
  • 24. 小强同学为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实验组

    20

    25

    干燥土壤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A.明亮,湿润土壤

    A . 阴暗,干燥土壤 B . 阴暗,湿润土壤 C . 明亮,干燥土壤
  • 25. 陕西人酷爱吃面,一日三餐换着花样吃面。制作面食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结构中的哪部分(  )
    A . 子叶 B . 胚芽 C . 胚乳 D . 种皮
  • 26. 盛虹的妈妈每日要口服一粒左旋甲状腺素钠片。你能推测她可能缺乏的激素是(  )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

    适应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

    用法用量:详见说明书

    A . 生长激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雌性激素 D . 胰岛素
  • 27. 神舟十二号载着我国三名航天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空间站“出差”,地面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包裹发送到空间站。以下是某天航天员的午餐包:八宝米饭、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柠檬茶。根据平衡膳食原则,你认为增加下列哪种食物更加合理(  )
    A . 黑米炒面 B . 花椰菜 C . 冰淇凌 D . 叉烧肉
  • 28. (2020·河南)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该诗句中描述的鸟妈妈正处于(   )
    A . 交配期 B . 产卵期 C . 孵卵期 D . 育雏期
  • 29. (2022·广西模拟) 生命总是在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以下是某同学对不同生物生殖发育示意图的描述,合理的是(  )

    A . 甲、乙两图生物的繁殖方式都属于无性生殖 B . 乙图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 . 丙图的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D . 甲图嫁接时,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
  • 30. 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一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有望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技术路线提供一种新思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B . 这项成果可能对节约农业种植的耕地和淡水资源有重大作用 C . 人工合成淀粉技术能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提供帮助 D . 农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综合题
  • 31.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的浪潮中、如图表示运动时,人体参与该活动的部分器官和系统(字母表示),图中序号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物质①通过A进入到循环系统,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2. (2) 图中物质②由B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血,同时将血液中的物质③排到体外。
    3. (3) 物质①和②进入循环系统后,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能运输②的血细胞是
    4. (4) 如果工作强度过大,就会出现尿量大增现象,尿检中会发现葡萄糖,可能是图D中出现异常。
    5. (5) 健身运动不仅靠图中各系统的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32. 小豪同学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他的父母为了响应国家生育政策,决定再生育一个孩子。小豪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小豪是自然卷发,特别希望他的父母(均是自然直发)生一个卷发妹妹,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请分析回答:
    1. (1) 父母都是直发,而小豪是卷发,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2. (2) 若直发和卷发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则父母的基因组成均是
    3. (3) 已知人体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46条,父亲产生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而父亲提供给小豪的性染色体是
    4. (4) 这对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为自然卷发女孩的概率是
    5. (5) 小豪父母的基因是通过传递给子代的。
  • 33. 夏日炎炎,新鲜的西瓜是最受大家喜欢的降暑佳品,但正常培育西瓜的上市时间较晚且季节性较强。为了满足人们对西瓜的消费需求,瓜农会在大棚中种植西瓜。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密闭大棚中的西瓜种植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了如下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为西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叶片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结构是(填数字),此结构同时也是叶片进行作用的“门户”。
    2. (2) 图乙为密闭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昼夜变化曲线。由图分析可知:12时至18时,西瓜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图丙为夜间密闭大棚在不同温度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由曲线分析可知:若要进一步促进西瓜生长,可以在夜间采取的措施。
    4. (4) 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
  • 34.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昔日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日又重现在田埂之间。如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思考后回答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组成分析,水稻是
    2. (2) 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 (3) 农民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是为了让获得更多的能量。
    4. (4) 若该生态系统的青蛙被大量捕杀,会使昆虫的数量在短时期内增加。当人们意识到乱捕滥杀的危害后,停止了对青蛙的捕杀,一段时间后,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5. (5) 如果在水稻开花时遇上连绵的阴雨天气,将会严重影响产量,其原因是
三、资料分析题
  • 35.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

    材料二某学校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采取了许多措施:

    ①每天对教室、宿舍、食堂和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②每天进行晨午检,及时监测学生的体温变化;

    ③对于体温异常的同学马上送到隔离室,及时上报;等等。

    材料三2020年1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截至2022年4月9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2.95亿剂次。

    1. (1) 从传染病学的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新冠肺炎的。它与细菌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
    2. (2) 材料二中,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给学生测量体温,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
    3. (3) 材料三中,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
    4. (4)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ro细胞)”是目前我省接种的新冠疫苗之一。科研人员为获得制备该疫苗所需的大量新型冠状病毒,将少量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进行培养。采用这种方法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里。
四、实验探究题
  • 36. 某同学去超市买洗手液,发现洗手液品牌繁多,且都标明“本品能有效抑制细菌”。洗手液真的有抑菌功能吗?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的抑菌效果有差异吗?在老师的帮助下,该同学和课外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测试不同洗手液的抑菌功能。过程如下:

    ①制备培养基,灭菌后趁热倒入1个培养皿中。

    ②在冷却后的固体培养基上均匀涂上适量的大肠杆菌培养液。

    ③将A、B、C三种不同品牌的洗手液,用无菌水稀释相同倍数。

    ④取4片直径为10mm的圆形无菌滤纸片,分别在上述洗手液的稀释液和无菌水中充分浸湿。

    ⑤将这4片滤纸片均匀地分散放置在上述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如图甲。

    ⑥将此培养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

    ⑦48小时后取出观察并测量抑菌圈(无细菌生长区域)大小。

    实验结果如图乙,测量数据如下表:

    组别

    A(品牌A)》

    B(品牌B)

    C(品牌C)

    D(无菌水)

    抑菌圈大小(单位:mm)

    7.2

    9.5

    6.8

    0

    1. (1) 本实验的变量是,D组起作用。
    2. (2) 该同学把实验过程和结果向老师做了汇报,老师认为实验结果可信度还不够高,还需要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该同学完善实验方案后,继续完成实验,所得结果与上表极为相近。此实验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