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抽...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1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是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为我国领土四至点。下列关于四至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地为最西端,位于青藏高原 B . 乙地为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C . 丙地为最东端,位于漠河附近 D . 丁地为最南端,地处热带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A国相比,我国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B . 与B国相比,我国濒临海洋,海洋资源丰富 C . 与C国相比,我国邻国众多,陆上国界线长 D . 与D国相比,我国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
  • 2.  下图是我国32°N附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 . 东西高、中间低,地势起伏大 B .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中间高、东西低,地势起伏大 D .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 (2)  对图中甲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雪山连绵 B . 地面坦荡 C . 沃野千里 D . 沟壑纵横
  • 3.   2021年7月,因持续降水河南省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汛期抗洪形势严峻。下图是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给河南省汛期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
      A . 冬季风,西北风 B . 冬季风,东北风 C . 夏季风,东南风 D . 夏季风,西南风
    2. (2)  强降水期间,我们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及时收听广播,收看新闻,关注暴雨预警 B . 步行时绕开积水路段,远离电线杆和窖井盖 C . 家中进水时,及时切断电源,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D . 开车误入积水区,要关闭车门和车窗,在车中等待救援
  • 4.  《民居》邮票展示了各省市的民间建筑,风格各异的民居是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瑰宝,是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下图是甲、乙两种邮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邮票所展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 黑龙江省 B . 云南省 C . 内蒙古自治区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
    2. (2)  不列关于甲邮票中民居主要分布省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形——以高原为主 B . 饮食——竹筒饭、酥油茶 C . 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D . 体育运动——赛马、摔跤
    3. (3)  乙邮票所展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大,是为了(   )
      A . 利于排水 B . 方便晾晒 C . 防寒保暖 D . 通风散热
  • 5.  下图是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B . 乙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C . 丙为林地 D . 丁为难以利用的土地
    2. (2)  造成图中乙、丁两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条件 B . 热量条件 C . 水分条件 D . 光照条件
  • 6.  操碎了心的中国天气网又推出全国秋裤预警地图,告诉你有一种爱叫“年年喊你穿秋裤”。下图是全国秋裤预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中的“君”指的是(   )
      A . 台风 B . 寒潮 C . 泥石流 D . 特大暴雨
    2. (2)  与图中秋裤分界线大体吻合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   )
      A . 1月0℃等温线 B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 人口地理分界线 D .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3. (3)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地形因素 C . 纬度因素 D . 人类活动
  • 7.  引汉济渭工程是引汉江水济渭河,从而解决关中、陕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下图是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 . 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 . 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 C . 调节该区域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 . 调节该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 (2)  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城市 B . 气候 C . 经济 D . 地形
    3. (3)  根据西安的地理位置,下列关于其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湿润地区 B . 属于中温带 C . 河流会结冰 D . 农作物一年一熟
  • 8.  下图是我国季风的进退与雨带推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汛期最长的是(   )
      A . 甲河 B . 乙河 C . 丙河 D . 丁河
    2. (2)  图中①②③三条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如果雨带未能如期推进至③位置,则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 . 南涝北旱 B . 南旱北涝 C . 南北皆涝 D . 南北皆旱
    3. (3)  乙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和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   )
      A . 大气降水、夏季 B . 高山冰雪融水、夏季 C . 大气降水、春季 D . 高山冰雪融水、春季
二、解答题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杂志社推出“慢步中国”专辑,带人们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指黑河—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和西南段。下图是“走胡线”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1) “胡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与东南部相比,该线西北部人口(填“稠密”或“稀疏”)。
    2. (2) “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日出时间最早的地段是,最能体现民族多样性的地段是
    3. (3) “走胡线”体验者行至横断山脉附近区域,可能会遇到的地质灾害是
    4. (4) “走胡线”的东北段穿越了A(填山脉),该山脉大致位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上,请举例说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理差异。(举出一条即可)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全国两会上,“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宁,天下平”。左图是黄河流域示意图。

    1. (1)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是河段,容易发生凌讯的是河段,该河段产生凌汛的原因除结冰期因素之外,还与(填字母)有关。

      A.流速               B.流量               C.流向               D.含沙量

    2. (2) 从桃花峪到入海口,黄河支流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 河床较高,为“地上河” B . 流经平原地区,气候干旱 C . 地面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D . 引黄灌溉,水量减少
    3. (3) 水沙治理是黄河生态保护的关键。右图是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与2018年含沙量对比图,由图可知,黄河含沙量显著增加的河段位于(填“上游”“中游”或“下游”),原因是该河段流经(填地形区),问题严重。
    4. (4) 据右图中2018年数据可知,黄河含沙量有了明显下降,水沙治理成效显著。请说出能减少泥沙入河的一条具体措施
  • 11.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海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年均降水量较小,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长期干旱,严重缺水。为了谋求生存,西海固人民曾经大量垦殖土地,甚至坡度25°以上不适合耕种的山坡地也被大量开垦。l996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启动,西海固地区44万的贫困人口搬迁至宁夏北部乡镇。为纪念合作,这座生态移民乡镇被命名为闽宁镇。

    材料二   《山海情》中出现了枸杞等多种闽宁特产。枸杞喜冷凉气候,耐寒,而且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但花果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枸杞枝条生长健壮,花果多,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

    材料三   下图是西海固、闽宁地理位置图。

    1. (1) 闽宁镇取自对口扶贫协作省区的简称,其中“闽”指的是省。
    2. (2) 西海固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3. (3) 闽宁镇的气候类型为,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与当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是(填字母)。

      A.   B.   C.   D.

    4. (4) 结合材料,分析闽宁镇发展枸杞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5. (5) 闽宁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为改善闽宁镇的环境,当地干部带领群众植树造林800多亩,营造了2千米的绿色通道。该绿色通道的主要作用是(   )
      A . 提供经济林木,满足当地发展 B .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 . 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畜牧业 D . 调节气候,防止全球变暖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右图分别是辽中南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前,辽宁抚顺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有“中国煤都”之称。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抚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被国务院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东北三省独占6席。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1. (1) 长江三角洲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农产品丰富 ④广阔的消费市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长江三角洲进口铁矿石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3. (3) 请说出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 (4)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依托的资源多为(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5. (5) 抚顺等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摆脱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