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2-08-01 浏览次数:7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我们每天都会进食,食物中有很多营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维生素 D . 脂肪
  • 2. 小红最近常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心慌等症状。请你给她提供饮食建议,你认为她优先补充的食物组合是(  )
    A . 大骨汤、红薯、白菜 B . 鸡蛋、猪肝、猪血 C . 海带、紫菜、胡萝卜 D . 肥肉、土豆、冬瓜
  • 3. 王同学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她多摄取果蔬类食物,请问小王最有可能是因为患有下列哪种疾病而去求医?(  )
    A . 佝偻病 B . 脚气病 C . 贫血 D . 坏血病
  • 4.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同学设置了三组实验(如图所示),将三组试管一起放到37℃的水中,一段时间后,请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 5. 下面是张的血常规化验单(显示部分内容)。根据化验结果推测,他最可能患有(  )

    A . 贫血 B . 佝偻病 C . 扁桃体炎 D . 夜盲症
  • 6.   2022年6月14日是第19个“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血型、献血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见的ABO血型系统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B . 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AB型的血 C .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 . 一次失血超过30%(1200-1500mL),会危机生命,需要及时输血
  • 7. 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是(  )
    A . 静脉 B . 动脉 C . 毛细血管 D . 小动脉
  • 8. (2018七下·西双版纳月考) 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 . 唾液腺  B . 胆囊 C . 肝脏  D . 胰腺
  • 9. “双减”意见出台以来各方面共同发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的大幅压减,同学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体质锻炼中。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心脏,有利于健康地生活。以下对心脏的锻炼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快 B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每搏输出量 C . 青少年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心脏,增加心脏工作潜力 D . 强健的心脏能够较持久地工作,工作效率高
  • 10. 关于肺泡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肺泡的数量非常多,人体肺泡总数约有3亿个 B . 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C . 因为肺的体积有限,所以肺泡的总面积也不大 D . 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 11. 某班级选取《奇迹再现》作为班歌,当同学们大声唱到“梦想成真不会遥远······”此时肺内的容积变化可大致表示为下图哪一区段?(  )

    A . ae段 B . ac段 C . ab段 D . cd段
  • 12. 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平静状态下每天大约呼吸(    )次
    A . 400-800次 B . 5600-7800次 C . 22000-27000次 D . 100000-140000次
  • 13. 王丹的妈妈炒菜时不小心被油滴烫伤,高温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扩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清渗出形成水泡。那么高温已经至少影响到了皮肤的(  )
    A . 表皮角质层 B . 表皮生发层 C . 真皮 D . 皮下组织
  • 14.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很薄而且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物的滤出。正常人体不能由肾小球滤过的物质是(  )
    A . 尿素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大分子蛋白质
  • 15. 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 . ③是肾小球,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 .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的肾小管可能有病变 D . 甲有可能患有糖尿病
  • 16.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感受器 B . ③是神经中枢 C . ④是传入神经 D . ⑤是效应器
  • 17.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神经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树突 B . 神经元 C . 神经纤维 D . 轴突
  • 18. 为倡导同学们爱护眼睛,某班刊出了一期“爱眼、护眼”主题黑板报,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视力保护的是(  )

    A . 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书学习 B . 清洁双手后做眼保健操 C . 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看电视时间 D . 用眼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
  • 19. 很多同学都有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习惯,你是耳机一族吗?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听觉感受器,使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  )
    A . 能形成听觉 B . 能够收集声波 C . 位于耳蜗内 D . 还能感受位置变动
  • 20.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    (  )
    A . 呆小症 B . 巨人症 C . 侏儒症 D . 糖尿病
  • 21. 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导管释放到血液中 B . 激素只对某些组织起作用,是因为有专门运输途径 C . 激素能随血液送到全身,对所有组织细胞都起作用 D .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微少,但调节作用非常显著
  • 22.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呼吸、流汗和排尿等排泄活动,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排泄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B . 排泄可以排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 C . 排泄可以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 D . 排泄可以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 23. 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需要吸入氧气 B . 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C . 人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D . 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 24.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但花香闻久了会觉得不如一开始浓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菊花的香味本来就小,气味越来越淡 B . 人的嗅觉能力逐渐减弱 C . 嗅觉感受器有适应性 D . 闻其他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25.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某校开展了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A .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 . 电视机不用时经常处于待机状态 C . 生活垃圾分类 D . 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并分析填空

    当今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奥密克戎病株在世界各地肆虐,一些国家选择了所谓的“躺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如果采取所谓“躺平”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即在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使每一起疫情及时终止,感染者“清零”。我市各县都积极的采取防控措施,特别是各学校开展的每日20%核酸抽检,为动态清零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来源。

    1. (1)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坚持做到进入公共场合要、测体温、扫两码,积极注射新冠疫苗以及“加强针”。注射的疫苗可以引发人体的(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产生抗体对抗可能入侵身体的病毒。
    2. (2) “动态清零”策略中通过发热门诊、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筛查等手段,及时发现病例和感染者,对感染者进行隔离与治疗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方式属于
    3. (3) 核酸检测采集同学们的咽拭子时,有时会引起干呕或反胃。该反射属于反射。
  • 27. 下图为膳食宝塔和某同学关于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课堂笔记,请分析回答:

    1. (1) “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在A系统中被彻底分解为才能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系统中的。此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C系统后首先到达心脏的
    2. (2) 气体a进入B系统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的结合,随血液运往全身。
    3. (3) 血液流经D系统形成尿液时,在肾小球处进行滤过作用,在肾小管中进行作用。
    4. (4) A系统中的小肠绒毛壁、B系统中的肺泡壁、C系统中的毛细血管壁、D系统中的肾小囊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这有利于,这充分体现出的生物学观点。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5月29日(星期日)下午14时左右,江陵县实验中学5名七年级学生到长江水域铁牛矶段游泳,误入深水区被急流冲走,目前下落不明。街道报警后,多部门联合出动第一时间施救,现场已组织70多人开展施救。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随着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在此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要到江河湖泊等危险水域游泳或戏水。
    1. (1) 人溺水时因呼吸运动中受阻,使得组织细胞无法获得供给以致休克或死亡。
    2. (2) 某同学准备到河边玩耍突然看到旁边的警示牌“危险水域请勿靠近”就停下脚步离开了。看警示牌时这位同学的感受刺激形成冲动,传导至的视觉中枢处形成视觉,经人类特有的中枢的处理后理解其意思。看到警示牌停下脚步离开这种反射属于反射。
    3. (3) 发生溺水事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若救起控水后发现溺水者已无呼吸和心跳应该马上施救,施救的方法叫.        
  • 29. 小峰同学做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数据列表如下:

    实验组别

    A

    B

    C

    D

    E

    体积分数

    清水

    5%

    10%

    15%

    20%

    心跳次数平均值

    33

    24

    21

    17

    死亡

    1. (1) 你认为小峰同学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所设置的对照组是
    3. (3) 小峰同学在实验中,用了10只水蚤,并且重复做了3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数据的,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 (4)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时还能够推测出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体积分数的增加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