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4细菌和真菌在...

更新时间:2022-07-01 浏览次数: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营口期末)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面属于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的是( )
    A . 苹果放置时间长了会腐烂 B . 痢疾杆菌可使人患痢疾 C . 根瘤菌固氮为大豆提供营养 D . 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使人患皮肤病
  • 2. (2021八上·朝阳期末) 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 . 被人类收集走用作柴火烧掉了 B . 被各种食草动物吃掉了 C . 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 D . 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了
  • 3. (2021八上·云梦期末) 对细菌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腐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 . 植物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C .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 . 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4. (2021八上·保定期末) 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是(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细菌和真菌 D . 人类
  • 5. (2022八上·深圳期末) 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 . ①香菇;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根瘤菌 B . ①霉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C . ①霉菌;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结核杆菌 D . ①香菇;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结核杆菌
  • 6. (2022八上·揭东期末) 下列是关于细菌、真菌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促进物质循环 B . 有的可与动物或植物体共生 C . 有的能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D . 都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 7. (2021八上·吉林期末)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
    A . 人与链球菌 B .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 .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D . 能分解草料中纤维素的某些细菌与草食性动物
  • 8. (2021八上·伊通期末) 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永远保留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细菌的分布十分广泛 B . 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 C . 绿色植物能分解动植物遗体 D . 腐生细菌等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 9. (2021八上·双辽期末) 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特征或作用是(   )
    A . 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B . 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 . 是单细胞个体 D . 多数种类在生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 10. (2021八上·虎林期末) 某些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形成的一类生物是 ( )
    A . 藻类植物 B . 真菌 C . 地衣 D . 蕨类植物
  • 11. (2021八上·紫金期末) 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寄生 C . 腐生 D . 没有关系
  • 12. (2021八上·牡丹江期末) 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就是地衣,实际上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下列关于地衣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②真菌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③真菌和藻类竞争土壤内的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1八上·通榆期末) 腐烂的水果会散发出酒味,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和酒精 B .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C .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葡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D . 在有氧条件下,乳酸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和酒精
  • 14. (2021八上·淮北月考) 微生物存在于地球的各个角落,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真菌属于微生物,有些真菌可以食用或作为药用 B . 大肠杆菌可以用来制作馒头 C . 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 D . 乳酸菌可以用来制作泡菜
  • 15. (2021八上·九台期中) 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 . 有些细菌和真菌寄生在动植物体内,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 . 细菌和真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因此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 .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属于共生关系
  • 16. (2021八上·普宁期中) 老师在教学《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时,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了如图板书,请你帮忙完成老师留下的空白(  )

    A . ①屎壳郎、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B . ①牛肝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根瘤菌 C . ①乳酸菌、②与动植物共生、③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④大肠杆菌 D . ①酵母菌、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④结核杆菌
  • 17. (2021八上·海东期末) 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细菌和真菌都可长出菌落,菌落的形态、大小等可作为初步鉴别细菌和真菌的依据 B . 细菌可以使人患脚癣和手癣 C . 某些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杀死和抑制某些致病细菌 D . 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
  • 18. 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只能作为分解者,这是因为(   )

    A . 大多数细菌缺乏叶绿体 B . 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D . 细菌不需要呼吸
  • 19. (2018八上·灵山期末)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细菌对人类有害的是                (    )

    A .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B . 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 C . 利用醋酸菌制作食用醋  D . 大豆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
  • 20.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缺少消费者 D . 缺少分解者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1八上·大石桥期末) 实验探究: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

    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

    乙组

    同甲组

    ①清洗,灭菌;②接种细菌;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

    1. (1) 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 (2) 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3. (3) 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4. (4)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三、综合题
  • 22. (2021八上·麒麟期中)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 (1) 兔、树和草死亡以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把它们分解为
    2. (2) 在光照下,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被植物利用,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 (3)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4) 从图中可以看出,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 23. (2021八上·南充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某一类或几类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代表大多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的角色。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2. (2) 乙、丙代表的生物通过③作用将体一部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 (3)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