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典型的人口稀疏区。某研究团队对青藏高原人口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并划定了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图1为青藏高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青藏高原的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 (2) 该研究团队划出的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分界线最可能是图中(   )
      A . H—Ⅰ线 B . P—Q线 C . M—N线 D . J—K线
  • 2.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或经济活动的能力,可以用资源供应和资源消费来衡量。表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供应与消费计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资源供应

    资源消费

    建设用地指数

    粮食供应指数

    水资源供应指数

    能源供应指数

    粮食消费指数

    水资源消费指数

    能源消费指数

    0.33

    0.20

    0.45

    0.23

    0.01

    0.45

    0.21

    0.02

    0.72

    0.67

    0.02

    0.06

    0.67

    0.02

    0.19

    0.37

    0.43

    0.19

    0.05

    0.43

    0.17

    0.23

    0.39

    0.49

    0.15

    0.13

    0.49

    0.06

    注:指数数值越大表明区域资源越丰富或消费越多。

    1. (1) 与甲市相比,乙市(   )
      A . 建设用地充裕 B . 粮食自给率高 C . 水资源充足 D . 能源充足
    2. (2) 为提高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最亟需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
      A . 增加耕地面积 B . 增加粮食生产 C . 减少水资源消耗 D . 减少能源消耗
  • 3.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是指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2015年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
      A . 劳动力供给增加 B . 劳动力年龄人口负担降低 C . 社会赡养负担加重 D . 人口出生率增加
    2. (2)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多发生在(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较高的区域 B . 人均寿命较高的区域 C . 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的区域 D . 城市化水平低的区域
    3. (3) 解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有效途径是(   )

      ①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②加快乡村经济发展③推进就地城镇化④完善城乡交通设施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南京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商业重镇,城市商业氛围浓厚。图为南京市主城区商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土地租金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①距市中心距离②交通通达度③居住人口密度④政府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南京主城区中,商铺租金最高的可能是(   )
      A . 河西新城 B . 内城 C . 主城外围 D . 紫金山
    3. (3) 南京主城区商铺分布呈现出集聚的特点。商铺集聚会(   )

      ①增加交易成本②提高信息获取效率③扩大知名度④增加消费者交通费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是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苏州城内各式各样的船舶穿梭交织。有一种疾飞的扁舟称为“苏州快船”,该船船头方平,船底平坦,全船除船头“抛头露面”外,船舱与船艄都有船棚和棚架,舱内设有几把小巧的背椅,精致的茶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明清时期苏州城内船舶穿梭交织的最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 地势平坦 B . 河网密布 C . 景色优美 D . 经济发达
    2. (2) 下列环境特征与“苏州快船”船底平坦和船舱与船艄都有船棚和棚架对应的是(   )
      A . 河水较深,雨天较少 B . 河水较深,夏季炎热 C . 河水较浅,雨天较多 D . 河水较浅,冬季寒冷
    3. (3) 当前“苏州快船”不再承担生活交通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河网萎缩严重 B . 河水污染严重 C . 人口规模减少 D . 现代交通发展
  • 6.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桑蚕以桑叶为食,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桑蚕作茧的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我国种桑养蚕历史悠久,江浙两省是传统桑蚕产区,但近年来江浙两省种桑面积和蚕茧产量日益萎缩。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下图),广西凭借其优势,积极承接蚕桑“西移”,成为我国桑园种植面积和产茧量最大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年来,江浙两省桑蚕业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变暖加剧 B . 水资源短缺 C . 市场趋于饱和 D . 城市化快速发展
    2. (2) 与广东相比,广西承接蚕桑“西移”的突出优势是(   )
      A . 热量条件更好 B . 距离市场地近 C . 劳动力丰富廉价 D . 交通更加便捷
    3. (3) “东桑西移”会提高江浙地区纺织业的(   )
      A . 原料价格 B . 劳动力价格 C . 原料运费 D . 产品运费
  • 7.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岛国(下图),人口约2520万,甘蔗是其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多家企业在此租用土地种植甘蔗,甘蔗收获后加工成蔗糖运往国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西部相比,马达加斯加东部(   )
      A . 地形崎岖 B . 光照时间长 C . 热量更加充足 D . 平原面积大
    2. (2) 对马达加斯加发展制糖出口加工业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
      A . 距国际市场远 B . 基础设施完善 C . 劳动力素质高 D . 产业协作能力强
    3. (3) 我国企业将收获的甘蔗在当地及时加工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甘蔗不宜保存 B . 当地蔗糖需求大 C . 蔗糖不宜保存 D . 当地科技发达
  • 8. 总部位于杭州的某包装饮用水企业近年来一直保持我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该企业在国内布局了多个天然优质水源地(下图)来生产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工业导向类型来看,该企业饮用水生产部门属于(   )
      A . 劳动力导向型 B . 原料导向型 C . 动力导向型 D . 技术导向型
    2. (2) 该企业在不同地区布局水源地的主要目的是(   )
      A . 降低运输成本 B . 分散投资风险 C . 增加当地就业 D . 利用廉价劳动力
    3. (3) 该企业布局的水源地在青藏、西北地区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 . 缺乏优质水源 B . 信息获取速度慢 C . 销售市场较小 D . 基础设施不完善
  • 9. 江门市江海区内地形平坦,交通比较便利,南部道路网稀疏,中部以及北部道路网密度大。政府规划要求城镇中学的服务半径应不超过1公里,当居民点与学校距离超过1公里时表明学校可达性较差。下图为江海区中学和居民点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学校分布最接近政府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学生上学交通成本最高的区域可能是(   )
      A . 礼乐街道南部 B . 外海街道北部 C . 滘北街道西部 D . 滘头街道东部
    3. (3) 江门市江海区中学的分布特点是(   )

      ①各街道的中学数量差异明显②交通可达性水平较好③中学布局的均衡性较好④与居民点分布基本一致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0. 老挝是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2021年12月3日中老客货混运铁路开通运营(下图),全长约1020千米,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装备,设计速度为160~200千米/时,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结束了老挝“陆锁国”的历史,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可以(   )
      A . 提高运营安全性 B . 减少运输成本 C . 增加建设投资 D . 缩短线路里程
    2. (2) 中老铁路的设计速度远低于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时速,主要是因为(   )

      ①沿线地形复杂②沿线冻土广布③客货混合运输④运营里程较长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3. (3) 以下产业中,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老挝最先受益的是(   )
      A . 机械制造业 B . 水产品加工业 C . 旅游业 D . 高科技产业
  •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下图)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经济区,是中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青岛市为龙头,依托海洋资源,创新海洋产业,已成为山东经济新的增长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经济的突出优势是(   )

      ①海洋面积广阔②人口数量众多③海洋科技先进④陆路运输发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有利于(   )

      ①开发淡水资源②带动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③保护海洋权益④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12. 居民定居点选址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下图所示地区不同区域定居点选址进行细致评估与分析。假如你是该兴趣小组成员,请按下列步骤完成评估。

    A沼泽地中地势较高的一部分

    B低洼沼泽地的一部分

    C山脚下的一个平缓的倾斜的区域

    D面向西的陡峭倾斜的山坡

    E山上裸露的高地表面

    1. (1) 评估:用五个因素评估区域吸引力。
      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
        A B C D E   A B C D E
      可用水           缺水          
      缓坡           陡坡          
      低海拔           高海拔          
      排水良好           自然排水差          
      洪水风险小           洪水险情大          
      总计           总计          

      (对每个因素赋值0或1。例如,在A区域有一条河流,所以它的“可用水”积极因素赋值为1,消极因素赋值为0。区域吸引力总分=积极因素总计-消极因素总计。例如,A区域吸引力总分=4-1=3)。

      使用中的五个因素评估出每个区域的吸引力总分。

       

      A

      B

      C

      D

      E

      吸引力总分

      3

      选址:对比数据,确定最佳定居点选址区域。

    2. (2) 说出你选择的最佳定居点选址所在区域,并说明原因。

      调查:居民定居点选址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3. (3) 说出在进行定居点选择前,你还应调查的其他地理要素。
  •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国家,是我国近年来的最大投资国之一,项目达300多个,其中在亚的斯亚贝巴的援助项目包含了城市轻轨、非盟总部、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高速公路和电力建设等。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立于1868年,其城市空间结构在一百多年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了变迁。亚的斯亚贝巴自19世纪建城以来的城市发展分为5个时期。图为不同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图中阴影部分为城市空间)。

    1. (1) 说出19世纪以来,亚的斯亚贝巴城市空间的主要变化特点。
    2. (2) 说出1936~1945年期间亚的斯亚贝巴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3. (3) 1991年以来亚的斯亚贝巴城市快速发展。推测其主要原因。
    4. (4) 说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埃塞俄比亚城镇化可提供的帮助。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湾市(图左)是新疆棉花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机”“艺”结合,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精准作业能力强的智能农机装备纷纷上阵,让农业生产科技感十足。2022年棉花播种期间,沙湾市使用了一种新型地膜栽培模式,地膜增厚、宽度增加。图右为沙湾市气候统计图。

    1. (1) 分析沙湾市棉花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2. (2) 推测沙湾市棉花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条件。
    3. (3) 简述沙湾市使用新型地膜栽培模式的好处。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熊猫生活在高山有竹丛的树林中,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秦岭山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下图)。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有许多林场在该区域进行采伐作业。20世纪70年代初108国道建成通车,2000年秦岭隧道开通后,原翻越秦岭主脊的干线公路被废弃并拆除公路两侧机械围栏和铁丝网。

    1. (1) 说出108国道建设及通车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
    2. (2) 推测2000年前后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3. (3) 说出秦岭隧道开通及原有公路废弃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