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18 自然...

更新时间:2022-06-25 浏览次数:11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浙江选考)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 . 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 .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 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 (2) 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垂直分异规律 C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 2. (2021·河北)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 . I-II-III B . I-II-IV C . II-IV-V D . IV-V-VI
    2. (2) 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1·湖南) 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
      A . 落叶林火 B . 针叶林火 C . 草原火 D . 荒漠草原火
    2. (2) 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
      A . 东方省 B . 中央省 C . 南戈壁省 D . 色楞格省
    3. (3) 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其最为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 . 气温变化 B . 降水变化 C . 植被生物量 D . 游牧活动
  • 4. (2021·广东) 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1. (1) 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    )
      A . 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 B . 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 C . 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 D . 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
    2. (2) 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 5. (2020·海南) 下图示意从赤道到极地的典型植被景观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年中景观外貌四季变化鲜明的植被类型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山地中有丁植被类型分布的是(   )
      A . 巫山 B . 五指山 C . 富士山 D . 大分水岭
  • 6. (2020·海南) 读表“世界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前十位的国家表”(200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
      A . 海拔高 B . 降水多 C . 寒流影响范围广 D . 纬度高
    2. (2) 某乳企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是(   )
      A . 人工降雨 B . 修建水库 C . 海水淡化 D . 跨流域调水
  • 7. (2020·浙江)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A . 投入劳动力较多 B . 专业化程度低 C . 产品商品率较低 D . 以牧牛业为主
  • 8. (2019·浙江会考)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地貌广布。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黄土高原上分布着梁、峁、土石山等地形单元,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 垂直分异规律 C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 . 地方性分异规律
    2. (2) 黄土高原东部主要的自然带是(    )
      A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温带荒漠带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9. (2019·浙江选考)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1) 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距海远近 B . 沿岸洋流 C . 海陆分布 D . 海拔高度
    2. (2) 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 . B . C . D .
  • 10. (2018·浙江选考)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 垂直分异规律 B .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 (2) 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热量 B . 光照 C . 降水 D . 土壤
  • 11. (2018·天津)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小题。

    1. (1) 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    )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2. (2) 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A . 终年积雪区 B . 高山草甸带 C . 云杉林带 D . 山麓草原
  • 12. (2022·浙江)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 垂直分异规律 B .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 (2) 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    洋流 B . 地形    洋流 C . 纬度    大气环流 D . 地形    大气环流
  • 13. (2022·全国甲卷)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 . 提供水源 B . 挡风保暖 C . 食物丰富 D . 围猎场所大
    2. (2) 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 . 降水较多 B . 蒸发较弱 C . 温度较高 D . 径流较少
    3. (3) 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 . 缺乏鼠类食物 B . 冷空气易集聚 C . 地下水位高 D . 鼠类天敌多
  • 14. (2021·江苏) 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
      A . 气温 B . 水分 C . 光照 D . 风向
    2. (2) 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
      A . 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 . 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 . 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 . 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 15. (2021·天津)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 .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 . 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 . 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2. (2) 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 . 雪线低、林线低 B . 雪线高、林线高 C . 雪线低、林线高 D . 雪线高、林线低
  • 16. (2020·全国Ⅲ)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 . 林线与雪线更高 B . 林线与雪线更低 C . 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 . 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2. (2) 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 . 暖湿 B . 暖干 C . 冷湿 D . 冷干
    3. (3)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 .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 .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 .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 .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二、图文分析题
  • 17. (2019·浙江会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从人体感知温度的舒适度考虑,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会地带符合人类“宜居”要求。这里海拔1200~2300米,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良。近年来,随着“康养”概念的兴起,这个宜居地带逐渐成为外地人所关注的健康、养生和养老胜地。

    材料二:下图为“宜居”地带位置略图。

    1. (1) 从气温角度看,图中“宜居”地带冬季  ,夏季
    2. (2) “宜居”地带内的丽江市从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上看分别(填“高于“或”低于“)和(填“大于”或“小于”)省会昆明,但其因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
    3. (3) 图中“宜居”地带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云、贵、川等省河流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通过 (填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其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4. (4) 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宜居”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 18. (2018·天津)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1) 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 (2) 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地带性规律。攀枝花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3. (3)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如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 19. (2020·北京)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奥地利某村在18世纪60年代约有200人,以放牧和编织为生。到1910年,因大多数村民外迁,全村仅剩39人。随着山地旅游的兴起,改造后的农舍用于接待住宿,当地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村成为登山、滑雪胜地。到2001年,常住居民增长到420人,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与此同时,受观光、滑雪等活动的影响,当地植被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下图为该村景观及当地气温、降水量图。

    1. (1) 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林线是由于低温、土壤等条件限制而不能生长森林的界限。该村附近的林线海拔大约2070米。


    2. (2) 指出该村林线附近的森林植被类型,说明该植被生长的大致月份及主要依据。


    3. (3)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的土壤,冻土层厚度与积雪等地表覆盖状况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某年该村相邻的甲、乙两地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比较甲、乙两地冻土层的差异,说明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