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229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新疆长绒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棉花细胞中控制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图)。荷花细胞和蜻蜓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 B . 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 C . 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 D .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 3. 下图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的部分过程,①②③④中没有发生细胞分裂的是(   )

    A . B . C . D .
  • 4. 甘蔗味道甘甜,深受人们喜爱。甘蔗茎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组织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分生组织
  • 5. 成都许多区(市)县都盛产水蜜桃。桃花的雌蕊(如图)中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 . B . C . D .
  • 6. 马铃薯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马铃薯的种子和块茎分别属于(   )
    A . 生殖器官,生殖器官 B . 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C . 营养器官,营养器官 D .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
  • 7. 向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中通入“气肥”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能够提高蔬菜产量。这是因为“气肥”能够(   )
    A . 增强蒸腾作用 B . 提高大棚湿度 C . 增强光合作用 D . 增强呼吸作用
  • 8. 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疲乏等症状,可能的原因是(   )
    A . 红细胞数量过少,运输葡萄糖的能力降低 B . 白细胞数量过少,运输氨基酸的能力降低 C . 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和止血的能力降低 D . 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 9. 医院进行抽血化验时,常在手臂上位置较浅的“青筋”处抽血(如图)。抽血的血管和抽出的血液分别是(   )

    A . 动脉,动脉血 B . 动脉,静脉血 C . 静脉,静脉血 D . 静脉,动脉血
  • 10. 学校开展体质健康检测,常通过测定肺活量来反映肺功能的强弱。测定肺活量过程中尽力吸气时(   )
    A .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扩大 B . 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扩大 C .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缩小 D . 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缩小
  • 11. 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L。与血浆相比,原尿中含量明显不同的成分是(   )
    A . 尿素 B . 葡萄糖 C . 无机盐 D . 蛋白质
  • 12.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的宣传口号,“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沟,“大”指大熊猫(如图)。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宣传教育 B . 法制管理 C . 就地保护 D . 易地保护
  • 13.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   )
    A . 睾丸,子宫 B . 阴茎,卵巢 C . 睾丸,卵巢 D . 阴茎,子宫
  • 14. 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但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性状的表现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B . 性状的变化仅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C . 环境变化一定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D . 表现型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15. “三孩政策”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前两胎生的都是男孩,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为(   )
    A . 100% B . 50% C . 25% D . 0%
  • 16. 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 . 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 . 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 . 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 17.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绝大多数生物有过度繁殖的现象 B . 生物的变异对其生存都是有利的 C . 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D . 生存斗争中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
  • 18. 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鱼和虾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B . 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 C .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D . 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19.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
    A . 材料应该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 B . 需要加入适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 C . 生态瓶应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D . 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
  • 20. 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

    A . 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B . 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 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 D . 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
二、综合题
  • 21. 四川是全国大豆生产和消费大省,种植面积居全国第四位,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我省耕地资源有限,正在积极推广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力争涌现一批大豆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图甲是大豆叶中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图乙是大豆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豆叶片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主要是由大豆植株的(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而来,水的吸收和运输由植物的作用提供动力。图乙中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的结构是(填图中标号)。
    2. (2) 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若图甲中的气体Y是光合作用释放到空气中的气体,则气体Y是;气体X和Y进出叶片的门户是图乙中的(填图中标号)。如图乙所示,叶肉中的栅栏组织具有“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多”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叶片
    3. (3) 大豆叶片是由种子胚中的发育而来。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空气,这是因为
  • 22.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每天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摄入适量的水分,以保障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图甲表示健康成年人平均每日获得和排出的水量,图乙是心脏及其所连接血管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食物中摄取的水,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由下腔静脉⑧进入心脏,依次经过图乙中的①→→⑤(填图中标号),再由血液循环将其运输到全身各处,其中部分水分由皮肤排出体外。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自
    2. (2) 由图甲可知,人体内一部分水是通过呼吸(肺通气)排出体外的。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泡具有很多有助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如。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发生的变化是。剧烈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都会加快,这有利于
    3. (3) 人体多余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血液中含葡萄糖而尿液中一般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作用。分析图甲数据可知,人体每天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大约mL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市因地制宜改良了多个“耙耙柑”生产基地,优化旅游观光农业,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部分果农用红橘做砧木进行“耙耙柑”的嫁接培育(图甲),同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橘小实蝇(图乙)对“耙耙柑”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利用嫁接技术培育“耙耙柑”的繁殖方式属于。这种繁殖方式具有等特性,因此在生产上应用广泛。
    2. (2) 图乙所示的橘小实蝇在繁殖后代时,由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橘小实蝇的发育顺序是(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其发育的过程属于变态。
    3. (3) 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利用长翅橘小实蝇与残翅橘小实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所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都表现为长翅。据此判断,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中,显性性状是;该杂交实验中,子代长翅橘小实蝇的基因组成(填“可能”或“不可能”)是AA,根本原因是
  • 24. 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互抵消)。成都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倡导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会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由图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需经过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将其转化为有机物才能进入食物链。腐生性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
    2. (2) 像“碳循环”这样,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之间的往返循环,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在进行物质循环的同时也在进行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进行的。
    3. (3) 据图分析,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答出两点)。
三、实验探究题
  • 25.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隔开,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细胞膜与半透膜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如某些物质能通过,某些物质不能通过。鸡蛋的卵壳膜是一种半透膜,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该半透膜,而淀粉不能通过。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碘液、尿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变色)、鸡蛋壳(上端开口、下端露出卵壳膜)、烧杯、滴管等实验材料和用具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两个鸡蛋壳(上端开口、下端露出卵壳膜)放置在装有30mL蒸馏水的A、B两个烧杯中,让蒸馏水淹没下端露出的卵壳膜(如图)。

    步骤二:取10mL葡萄糖溶液、10mL淀粉溶液分别加入到烧杯A和烧杯B的鸡蛋壳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三:取烧杯A中鸡蛋壳内外两侧①②处的液体用尿糖试纸检测,取烧杯B中鸡蛋壳内外两侧③④处的液体用碘液检测,观察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
    2. (2) 用尿糖试纸检测①处的液体,试纸(填“变”或“不变”)色,检测②处的液体,试纸(填“变”或“不变”)色;用碘液检测③处的液体,溶液(填“变”或“不变”)成蓝色,检测④处的液体,溶液(填“变”或“不变”)成蓝色。
    3. (3) 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维生素C也能通过半透膜,且加碘的淀粉溶液遇到维生素C后会褪色。为了验证维生素C能通过半透膜,该兴趣小组利用上图所示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将30mL加入烧杯中,并淹没下端露出的卵壳膜,再取10mL加入到鸡蛋壳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