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历年全国卷真题汇编8——免疫调节与内环境稳态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7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全国甲)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 .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 .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 2. (2020·全国Ⅲ)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 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 . 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 . 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 . 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 3. (2020·全国Ⅱ)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 .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 . 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 4. (2020·全国Ⅱ)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 . 艾滋病 B .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 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5. (2019·全国Ⅲ卷) 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A .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 . 皮肤血管舒张 C .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 . 用酒精擦拭皮肤
  • 6. (2019·全国Ⅲ卷) 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 .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 .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 .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 7. (2019·全国Ⅱ卷)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 . 血浆渗透压升高 B . 产生渴感 C .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 .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 8. (2019·全国Ⅰ卷)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 9. (2018·全国Ⅱ卷)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 . 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 . 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 . 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二、综合题
  • 10. (2022·全国甲卷) 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
    2. (2)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
    3. (3) 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
    4. (4) 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11. (2020·全国Ⅲ) 给奶牛挤奶时其乳头上的感受器会受到制激,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能反射性地引起乳腺排乳;同时该兴奋还能上传到下丘脑促使其合成催产素,进而促进乳腺排乳。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和另个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这一结构来完成的。
    2. (2) 上述排乳调节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通常在哺乳动物体内,这两种调节方式之间的关系是
    3. (3) 牛奶的主要成分有乳糖和蛋白质等,组成乳糖的2种单糖是。牛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
  • 12. (2020·全国Ⅱ) 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剧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出现,这一呼吸方式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
    2. (2) 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变化。例如,与运动前相比,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该激素具有(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 (3)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
三、实验探究题
  • 13. (2020·全国Ⅰ) 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 (2) 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 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
    3. (3) 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4. (4) 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答出1点即可)。
  • 14. (2019·全国Ⅲ卷)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填“抗体”或“抗原”)。
    2. (2) 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
    3. (3) 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 (4) 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答出2点即可)。
  • 15. (2018·全国Ⅰ卷)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2. (2) 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
    3. (3) 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