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生物历年全国卷真题汇编2——细胞的结构

更新时间:2022-06-20 浏览次数:4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全国甲卷)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B . 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 C . 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 D . 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2. (2021·全国乙卷) 选择合适的试剂有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鉴别细胞的死活时,台盼蓝能将代谢旺盛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 B .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使其着色 C . 观察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D . 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3. (2020·全国Ⅲ)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 .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 .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 . 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 4. (2020·全国Ⅱ)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观察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以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 B . 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 . 观察细胞中RNA和DNA的分布时,可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D . 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 5. (2020·全国Ⅰ) 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 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 D .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 6. (2019·全国Ⅲ卷) 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 . 三者都含有DNA C . 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 .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 7. (2019·全国Ⅲ卷) 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 .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 .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 8. (2019·全国Ⅱ卷) 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 .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 .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 .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 9. (2019·全国Ⅱ卷) 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A . 脂质,RNA B . 氨基酸,蛋白质 C . RNA,DNA D . DNA,蛋白质
  • 10. (2018·全国Ⅲ卷)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 .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 11. (2018·全国Ⅰ卷)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 .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 .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 .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二、综合题
  • 12. (2020·全国Ⅰ) 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

    突触

    高尔基体

    ( 1 )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 2 )

    ( 3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作为能量转换的场所

    膜的主要成分

    ( 4 )

    功能举例

    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参与K+从土壤进入植物根细胞的过程

    ( 5 )

  • 13. (2019·全国Ⅲ卷)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2. (2) 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20·全国Ⅱ) 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答出2点即可)。
    2. (2) 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
    3. (3) 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填“有”或“没有”)氧气释放,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