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2-06-13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   )
    A . 东亚 B . 西亚 C . 南亚 D . 中亚
  • 2.  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的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可描述为(   )
      A . 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 . 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C . 平原辽阔,一望无际 D .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 (2)  中南半岛大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 . 沿海岸线分布 B . 沿山脉分布 C . 沿回归线分布 D . 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3. (3)  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下列关于东南亚的旅游见闻,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新加坡领略下龙湾风光 B . 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大片金黄的沙漠 C . 站在土耳其海峡北海岸看到许多日本油轮驶过 D . 有许多华人、华侨生活在东南亚
  • 3.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 矿产资源丰富 C . 多火山、地震 D . 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岛
  • 4. “和食”即日本料理,其原料以海藻类植物和鱼虾为主,是日本民众十分喜爱的传统美食。如今,因生活节奏加快,欧美快餐已部分替代了日本传统美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和食”能够反映出日本国土(   )
      A . 深居内陆 B . 濒临海洋 C . 多火山地震 D . 南北狭长
    2. (2)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反映出日本(   )
      A . 东西方文化兼容 B . 民众思想保守 C . 传统文化已消失 D . 排斥外来文化
  • 5. (2022七下·宝应期中) 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       ②消费群体广大       ③环境压力大       ④就业机会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七下·三台期中) 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

    ①国土面积大②劳动力成本较低③英语普及④矿产资源丰富⑤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 7. 经贸往来,互通有无,是不同地域之间交流的重要途径。下列国家或地区之间货物来往最有可能的是(   )
    A . 英国向泰国出口天然橡胶 B . 沙特阿拉伯向俄罗斯出口木材 C . 俄罗斯向马来西亚出口棕榈油 D . 日本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出口工业制成品
  • 8.  下图示意欧洲西部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判断哪位同学手中的卡片放在③处最合适(   )
      A . 小赵 B . 小钱 C . 小孙 D . 小李
    2. (2)  小王在欧洲西部旅游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是(   )
      A . 叉烧、炖汤 B . 牛排、奶酪 C . 鱼片、寿司 D . 米饭、面条
  • 9.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和硅谷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显示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 . 地区生产专业化 B . 高度机械化 C . 高度商品化 D . 高度工业化
    2. (2)  关于硅谷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为美国重工业中心 B . 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C . 位于美国东海岸 D . 位于华盛顿附近
  • 10.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 . 乙地区传统民居多为长屋 C . 丙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D .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2. (2)  甲地区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下列旅游景点在该地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11.  燃料乙醇(酒精)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之一,糖类原杆生产乙醇成为全世研究的热点,是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读巴西资源分布图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两国的共同点是(   )

      ①全部位于南半球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都以白色人种为主④被南回归线穿过

      ⑤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2. (2)  巴西大力发展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主要原因是盛产(   )
      A . 甘蔗 B . 苹果 C . 可可 D . 大豆
    3. (3)  下列叙述与澳大利亚无关的是(   )
      A . 咖啡王国 B .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 .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D .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4. (4)  巴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下列选项属于热带雨林环境效益的是(   )

      ①调节全球气候②保护土壤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提供木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解答题
  • 12.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洋;受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 (2)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气候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地区。此类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容易发生灾害。
    3. (3) 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以A山脉为界。
    4. (4) 图中甲半岛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地区,该半岛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主要有____。

      ①气候高温多雨②地形复杂多样③昼夜温差大④人口稠密,有大量的劳动力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5. (5) 生活在图中B处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这种生活习俗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答出一点即可)
  • 13. 读中东略图(图1)及俄罗斯略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读图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湾及其沿岸地区。图中A处为东西方重要的海上通道运河,中东的石油一部分通过此运河运往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2. (2) 读图1,甲所在的国家为中东主要产油国(填国家名称),受气候影响,该国河流(稀少/众多)。
    3. (3)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俄罗斯在运输石油时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4. (4) 俄罗斯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俄罗斯交通发达,但交通运输线路和枢纽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非常密集,形成了以首都(城市)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比较稀疏。
  • 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去世,他拯救了全球许多处于饥荒中的人们。1996年至今,袁隆平团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向非洲一些国家示范、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材耔二   非洲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热带草原气候区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非洲典型民居(图3)、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问题关系图(图4)。

    1. (1)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种人的故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低),对粮食的需求较大。
    2. (2)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农牧业生产落后,旱灾频繁发生,很多居民仍然经常忍饥挨饿。读图4,影响非洲发展的三大问题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____。

      A . ①人口问题、②粮食问题、③环境问题 B . ①人口问题、②环境问题、③粮食问题 C . ①环境问题、②人口问题、③粮食问题 D . ①粮食问题、②人口问题、③环境问题
    3. (3) 读图1,水稻试验基地多分布在五带中的带。在热带沙漠地区设立试验基地,可研究杂交水稻的(抗早性/抗寒性)。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缓解非洲三大问题中的问题。
    4. (4)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根据图2所示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读图3,非洲的典型民居为
  • 15. 极地地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相去甚远,但如果从地球整体上看,南北两极藏着全球气候的“开关”。图1为北极地区图及1979-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统计图,图3为南极地区相关信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极地区主要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洲、欧洲、洲的部分地区。这里纬度(低/高),气温低,常年被海冰覆盖。
    2. (2) 读图2,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1979-2007年格陵兰岛冰川年内累计融化面积____
      A . 总体增加 B . 逐年减小 C . 保持不变 D . 逐年增加
    3. (3)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这里可以开展的科研活动包括____。

      ①海洋环境考察②矿产资源开采③气候变化观测④淡水资源开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4. (4) 读图3,此次“西瓜雪”出现时,南极地区正值(冷/暖)季,气温异常偏高,会造成藻类繁殖加快。每到此季,成群的(动物)聚集在南极大陆沿海一带,构成南极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
    5. (5) 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有助于保护极地环境的建议(一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