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2-07-29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浙江省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做出的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M、N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M河位于N河的南方 B . 与N河相比,M河更适合开展漂流活动 C . 甲、乙两条河流大致相距150米 D . M、N都有结冰期
    2. (2) 关于该地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密集,以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 B . 区域经济发达,第一产业产值占比高 C . 图示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 D . 图示地区以丘陵平原为主
  • 2. 某年春节一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了独有的“福”字,并将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福”字。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福”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依次为(   )
      A . 京、陇、贵、湘 B . 新、闽、滇、赣 C . 藏、辽、云、鲁 D . 晋、鄂、粤、川
    2. (2) 依据题干材料,下列诗词所描述景观与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组合是(   )

      ①山高稀草遍牛羊,河畔青稞黄花香

      ②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③五云南国在天涯,六诏山川景物华

      ④赫赫京都千百年,钟灵毓秀萃龙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 3.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土地荒漠化 C . 土壤盐渍化 D .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2) 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 . A地 B . B地 C . C地 D . D地
  • 4. (2022高三下·武汉月考) 2021年7月,干旱了无数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突发创纪录洪水,300km2的沙漠变成了湖泊。气象专家指出,新疆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区域。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位置及其相关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1年7月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沙漠洪水”的原因是(   )
      A . 台风过境降水异常 B . 温带气旋活动频繁 C . 西南季风势力增强 D . 暴雨叠加融雪洪水
    2. (2) 在此次沙漠洪水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   )
      A . 农田水利设施 B . 城镇公共设施 C . 居民房屋设施 D . 油田基础设施
    3. (3) 近年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的增加有利于(   )
      A . 提高河湖水位,发展内河航运 B . 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态环境 C . 改变气候类型,减轻干旱程度 D . 优化水热组合,扩大耕作规模
  • 5. (2021·景德镇模拟) 我国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网络,北以内蒙古为核心,南以贵州为核心。我国数据中心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是能源支出,主要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自然制冷按冷凝器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风冷机组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空气)换热带走热量;水冷机组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贵州比较,内蒙古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优势是(   )
      A . 交通便利 B . 水能丰富 C . 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D . 冬季较长,年均温低
    2. (2) 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内蒙古(   )

      ①促进人工草场建设②毛纺织工业的发展③产业结构升级④基础设施建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6. 兰州一西宁城市群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其所处的黄河上游既是国家重点新型城镇化区域又是中国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生态环境敏感复杂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种重视城市品质的可持续发展,是追求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与生态城市有着内涵统一的发展目标。图为兰州一西宁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分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不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景泰、靖远的生态环境是其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B . 第二象限的城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适当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 C . 海晏县、共和县、贵南县生态环境基本属于临界位置,加强生态建设亦刻不容缓 D . 第三象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既要贯彻生态安全战略又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2. (2) 为促进兰州一西宁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宜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城市间分工协作②加强发展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③大力加强房地产开发④依托一带一路,发展对外贸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曾经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乡”的鹿邑县位于豫东平原,人口118万。该县化妆刷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详见下表),目前该产业就业人口从初期的4.6万人增加到19.5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手工作坊期

    尾毛深加工期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

    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业人口4.6万,把从外地购买的羊尾毛进行初级加工,销售到国内外的化妆刷厂

    始于2010年,开始发展化妆刷产业,产业链延长,分散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利润提升

    始于2016年,政府建化妆刷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沿海地区产业链上的管理者、技术研发者等返乡创业

    1. (1) 手工作坊期,鹿邑县发展羊尾毛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 原料 B . 交通 C . 劳动力 D . 技术
    2. (2) 与手工作坊期相比,尾毛深加工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 增加了产品种类 B . 形成了规模效益 C . 提高了研发能力 D . 减少了用工数量
    3. (3)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沿海地区的“凤”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鹿邑县(   )

      ①政策更有吸引力②交通更便利③产业链更完整④市场更广阔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该国北部土地沙化严重。贝努埃河发源于喀麦隆,注入尼日尔河,为尼日利亚第二长河流,全流域水土流失严重。1978年,喀麦隆在贝努埃河干流上开工建设拉格都大坝,大坝建成后,下游尼日利亚的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简图及贝努埃河流域拉格都大坝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尼日利亚北部土地沙化的基础条件是(   )
      A . 极度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 B . 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C . 降水较少的热带季风气候 D . 季节性干旱的地中海气候
    2. (2) 拉格都大坝建成后,下游洪泛平原面积不降反升,主要是因为(   )
      A . 枯水期流量增大 B . 输沙总量增长 C . 丰水期时间延长 D . 河床淤积抬高
  • 9. 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生态脆弱,多年来当地人们国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披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下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图示治理开发模式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地形 B . 土壤 C . 水源 D . 气候
    2. (2) 图示蓄水池水窖的水主要来自(   )
      A . 雨水 B . 雾气 C . 地下水 D . 湖泊水
  • 10.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趋向桔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城市中可能会出现“荷兰病”的是(   )
      A . 石家庄 B . 淮南 C . 拉萨 D . 桂林
    2. (2) 要避免“荷兰病”的出现,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 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 B . 完善交通网,加强对内对外联系 C . 合理规划,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D . 关停资源型企业,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3. (3) 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中小城镇

      ②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③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城,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西部、中部区城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呈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

    材料二:左图为重庆两江新区在主城区的位置图,右图为重庆两江新区的三大板块与主要功能区分布图。

    1. (1) 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
    2. (2) 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
    3. (3) 说明重庆两江新区南部沿江地带集中布局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原因。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材料二布齐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一一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 (1) 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 (2) 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 (3) 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 13. 读瑞士和贵州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横亘全国,风景优美,湖泊众多,享有“世界花园”美誉。贵州省“地无三里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拥有“公园省”之称。尽管瑞士和贵州相隔万里且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两地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区位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近年来,贵州希望借鉴瑞士的发展经验,促进贵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借鉴学习发展成为“东方瑞士”。

    材料二瑞士和贵州地形图。

    材料三瑞士和贵州的产业结构。

    地区

    三大产业结构比

    主导产业

    瑞士

    4∶50∶46

    精密仪器设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业、银行业、保险业

    贵州

    15.6∶39.5∶44.9

    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中药材加工、旅游业

    1. (1) 读材料一、二,比较瑞士和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相似之处。
    2. (2) 读材料三,比较归纳瑞士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点。
    3. (3) 结合贵州省的特色和瑞士的发展经验,对贵州省提出产业优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