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5 浏览次数:4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0·肥西模拟)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斩竹漂塘 B . 煮楻足火 C . 汤料入帘 D . 覆帘压纸
  • 2. 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研究物质性质,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水银 B . 纯碱 C . D . 冰水混合物
  •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测溶液pH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蒸发溶液
  • 4. 化学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地开发利用 B . 进入菜窖或深井前,要先做灯火试验,避免发生危险 C . 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D . 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
  • 5.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意义最多的是(   )
    A . 2H2O B . N C . OH- D . Fe
  • 6. 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一一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水分子变小 B .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何意百族图,化为绕指柔一一生铁中的碳经不断煅烧锤打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变成钢 D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一一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 7.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H4→O2   ②HCl→HNO3   ③CO→Na2CO3   ④Ba(OH)2→NaOH   ⑤CO→Fe

    A . ①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50g水和50g酒精混合,测定其总质量

    B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C

    鉴别NaOH、NH4NO3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测量溶液温度

    D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将生锈铁钉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武功模拟) 70℃时的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符合题意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0. 陕西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瑰丽独特的民俗文化。
    1. (1) 民谣“陕西人大怪”深刻地反映了陕西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面条似腰带,锅盔修锅盖,帕帕头上戴,碗盆难分开…”。面条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2. (2) 西凤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它始于殷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白酒中的溶剂是
    3. (3) 咸阳苏绘传承织造工艺,弘扬古纺文化,织造的棉质老粗布很受人们的喜爱。区分棉纤维与合成纤维的简单方法是
  • 11. “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2022年2月22日,随着TBN刀盘破岩而出,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1. (1) 汉江水经自来水厂加工后可成为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某水厂的净水工艺流程如图:

      ①向原水中加入高锰酸钾可杀菌消毒。高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2. (2) 可用如图实验装置测定水的组成。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3. (3) 为保障我省水质越来越好,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
      A . 大量施用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B . 生活污水需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尽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D . 造纸厂的废水直接用来灌溉农田
  • 12.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北京完美落幕。
    1. (1) 本届冬奥会中,碲化镉发电玻璃成为绿色和科技办奥交汇的创新点。如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碲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②碲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 (2) 100%国产技术打造的氢燃料客车为本届冬奥会服务。工业上大规模生产H2涉及的某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②反应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13. (2022·武功模拟) 如表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0

    60.2

    NaOH

    42

    51

    109

    119

    129

    145

    174

    299

    1. (1) 氯化铵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填“能”或“不能”)相交。
    2. (2) 50℃时,向100g水中加入150g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恢复至50℃,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70℃时,等质量的饱和氯化铵、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4. (4) 烧杯A中是7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g。

三、综合题
  • 14.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糖果等食品常用银白色、被称为“锡纸”的材料进行包装,“锡纸”实际上是铝箔纸。铝可以制成铝箔,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性。
    2. (2) 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现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如图流程:

      ①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A~E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的酸,E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反应,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 (1) 写出物质D的化学式
    2. (2) 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4. (4) 上述反应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及方法。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该组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烧杯Ⅲ中的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7. (2022·武功模拟) 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 (1) 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1: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Ⅱ:验证有

    4. (4) 请按照思路I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5. (5) 为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按照思路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四、计算题
  • 18. (2021九上·鄄城期末) 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合金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9.96

    29.92

    39.90

    49.90

    1. (1) 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g。
    2. (2) 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