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安阳市2021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4-20 浏览次数:4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是我国科学家发明的,这位科学家是(   )
    A . 张青莲 B . 侯德榜 C . 屠呦呦 D . 华罗庚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 B . 用液氮作制冷剂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酒精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碘
  • 3.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干冰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
    A . B . 氨气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 4. (2021·邯郸模拟)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稀释浓硫酸
  • 5.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 .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 . 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
  • 6.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石灰、浓硫酸都可作干燥剂 B . 铁、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 CH4、C2H5OH 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 . KNO3、CO(NH2)2都属于复合肥料
  • 7.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A . 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 B . 用水区分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 C .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二氧化碳 D . 用稀盐酸区分黄金、黄铜(含锌)
  • 8.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 , 其中X可能是(   )
    A . CuSO4 B . K2CO3 C . NaNO3 D . FeCl3
  • 9.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各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 .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 .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 11. (2020·北京) 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 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 C . 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 D . 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12.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锌粒、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向一定质量的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B . 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AgNO3 C . 整个过程中Zn(NO3)2的质量不变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和单质Ag
  • 14. 等质量的①CaO ②Ca(OH)2 ③CaCO3分别与等质量的 20%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可能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
  • 15.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下列元素:Al、Na、N、O、C、H,回答问题: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某物质易潮解,能用来制作叶脉书签,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16. 4 月 29 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铝合金和钛合金等材料起到了重要作用。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室温下,钛与水、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可判断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填“强”或“弱”)。
  • 17. 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 NaCl 溶液选种。实验室中若要配制150 g这种溶液,需 NaCl 固体的质量为 g;若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16%,可能的一种不正确实验操作是
  • 18. 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的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U 型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是;对比 a、b 两个实验,可得出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乙烯(C2H4)可用作催熟水果。一定质量的C2H4在不充足的O2中燃烧,生成CO,同时得到13.2 gCO2和8.1 gH2O,则参加反应的C2H4的质量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使乙烯燃烧充分,则最少需要补充 O2的质量是
  • 20. 以下是有关氨气(NH3)性质的趣味实验。 

    1. (1) 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由此可推测氨气具有什么性质?(答出一条即可)
    2. (2) 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有大量的白烟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 2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 (1) 如何检查 A 装置的气密性?
    2. (2) 写出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 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综合题
  • 22. 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 (1) 若A、C是氧化物,D 是相对分子量为 100 的一种白色固体, 其中金属元素所占质量分数为 40%,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一种用途是
    2. (2) 若A、C属于碱,D是白色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A、C是元素组成相同的气态化合物,则A、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3.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 这个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是否会有变化?
    2. (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4. 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盐,以海水为原料得到精盐 NaCl 和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 

    1. (1) 试剂a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字母代号)。
      A . KOH 溶液 B . NaOH 溶液 C . Ca(OH)2溶液 D . Ba(OH)2溶液
    2. (2) 写出Mg(OH)2与试剂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欲得到精盐NaCl,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 25.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 (1) 如图 a 是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将图 b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2. (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d.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

    3. (3) 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对过量木炭还原 CuO 的产物中是否含有 CO 进行了探究。 

      ① 高温下 CuO 与 C、CO2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 将 A、D 连接,可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 

      ③ 将几种装置组合,由另一种明显的现象也可进一步确定 CO 的存在,则装置连 接的最佳顺序为 A→→尾气处理(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a.B→C→D→E b. E→B→C→D→B c. B→E→B→D→C d. D→E→B→C 

      ④ 写出一种 CO 尾气处理的方法

    4. (4)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25 g 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 146 g 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 162.2 g。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