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政治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4-14 浏览次数: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部分中药材近年来市场交易低迷,种植户种植意愿不高,种植面积整体减少。2020年,受疫情影响,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畅销。上述因素对中药材市场造成的影响反映在下列图中(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E代表均衡价格),最有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图是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合理结论(    )

    ①居民消费结构逐年优化    ②居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

    ③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④居民消费呈多样化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近年来,网约车司机、共享单车运维员、旅行策划者、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蓬勃发展。有专家认为,“新兴职业是一系列因素发生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能够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①全社会对创新的支持让创业者有了发挥个人专长的更大舞台

    ②大众对多元职业包容的态度为企业提供了灵活化的劳资关系

    ③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抬高了新兴职业的入职门槛

    ④传统就业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改变给年轻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需求侧管理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多措并举,释放更有力、更持久的经济动能。下列传导路径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积极引导增加储蓄→扩大投资者收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②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③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的收入→增加居民内生需求

    ④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作用→增加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黄冈模拟)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GDP从1.34万亿美元攀升至15.3万亿美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我国( )

    ①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②深化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③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增强其有效性和权威性

    ④坚守对外开放这一立足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规定,相关各方应建立权力沟通、协调、协同机制,形成多元共治新格局,实现流域治理从竞争到合作、从扯皮到协调、从对抗到协同的转变,使“长江之水更清、两岸更绿”。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就能够更好地造福人民

    ②以良法推动善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

    ③以法律管权管事管人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必要条件

    ④多元共治是推进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指出,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必须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确立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该决定(    )

    ①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全国人太行使决定权的重要依据

    ②是对“一国两制”的丰富和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③利于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④赋予了香港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激发爱国者治港积极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0年11月至12月,广东省政协就“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落实情况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11个调研组先后走访37个县(市、区)98个自然村,与各级职能部门、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观村情、听民意、查症结,共同研究对策建议。可见,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有利于(    )

    ①汇聚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   
    ②不断健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③创新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基本方式   
    ④促进各项利民政策落实落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习近平在2021年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作出郑重承诺: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力争于2030年前,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缓解债务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这些承诺体现了(    )

    ①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

    ②中国政府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中的智慧与担当

    ③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从“执政为民、造福百姓”的焦裕禄,到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中耸立起不朽的丰碑。由此可见(    )

    ①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之中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③民族精神始终引领文化判断与选择的正确方向

    ④植根时代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蕴含着现实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主旋律热播剧《山海情》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探索脱贫发展办法,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该剧把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化为一个个小人物、一段段小故事,带到观众身边,种进观众心里。这告诉我们(    )

    ①要奏响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

    ②要把观众的需要作为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③文化内容的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创造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立足我国国情,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人类反贫困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这表明(    )

    ①源于时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能反映时代任务、把握时代脉搏

    ③真正的哲学对时代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④解决具体实践问题是真正的哲学的历史使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中国深潜勇士不断向洋底最深处进军,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进一步佐证了(    )
    A . 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 . 认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 . 科学理论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D . 真理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14. 下面古诗词与漫画《时间就像流沙》(作者:薛飞)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

    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号召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加强党史教育(    )

    ①是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②才能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避免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③是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启航新征程磅礴伟力的需要

    ④能够为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根本遵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张桂梅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是否拥有顽强拼搏精神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

    ②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③把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为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的共同信仰和精神追求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广东省分区域重要指标(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局)

    区域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占全省比重(%)
    珠三角核心区 89523.93 80.8
    东界 7053.51 6.4
    西界 7739.97 7.0
    北部生态发展区 6443.54 5.8

    注:2020年广东省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

    材料二:“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共建协作协同、生态环保联防联动、民生保障畅顺衔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 (1) 简要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 (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省是如何通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起草组,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推动网上征求意见,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认真审查讨论规划纲要草案。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从党的建议到人民的纲要,这一中国式民主的实践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质、品质的真实写照。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为什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并分析规划的编制过程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城,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赓续着传统和文明,讲述着一代代居民在此生产、生活的故事。在文化旅游产业火热发展的今天,古城商业开发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古城商业开发,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古城商业化开发?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要求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好奇心是探索科学规律、进行科学创新的源泉,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是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金钥匙,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起点。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1. (1)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提高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应如何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2. (2) 好奇心是孩子进入科学世界的敲门砖、金钥匙,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起点。请你对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两点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