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6.1 价值与价值...

更新时间:2022-03-10 浏览次数:5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202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④坚持以正确价值观为指引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废纸箱板、羽毛球筒、卫生纸芯、膏药包装袋……这些废品在82岁的陈宝瑾眼中全是宝贝。退休20年,他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上百件精美的手工模型。其中纸艺浮雕、纸艺微缩家具、纸艺茶具等作品,曾在各类手工艺比赛中获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的哲理是(   ) 

     ①价值表示物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价值 

     ③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是自然形成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时,人们常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金奖、银奖并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②获得夸奖和口碑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④对干部的评价,主要看他为人民做出的贡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4. 有人说:我+我们=完整的我。这告诉我们(   ) 

     ①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③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④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2021高二下·海伦开学考) 建国以来,全国累计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22000余人次。这些劳动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该材料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   )
    A . 满足自我的需要和发展 B . 向社会索取,得到回报 C . 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D . 享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价值
  • 6. 山胡萝卜又名山海螺,是伞形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现代医学发现,山胡萝卜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在解毒、防辐射等方面有重要的功能。十几年前,这种山野菜在农村随处可见,无人问津,如今山胡萝卜的药用价值被不断发现后,其身价上涨了几百倍,可是由于农村环境的改变,山胡萝卜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这一事例说明(   ) 

     ①对山胡萝卜药用价值的认可,实现了其价值的增值 

     ②对山胡萝卜价值的真理性认识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条件 

     ③山胡萝卜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④山胡萝卜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7. “志愿红”走街串巷发出“文明餐桌”行动倡议“小农夫”走入田间地头感受“粒粒皆辛苦”的内涵,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在“娃娃”心中埋下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种子……第4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行动造就未来”。湖南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人人节粮爱粮惜粮,让“光盘行动”彻底,让粮食安全的底座更牢,让“俭法”生活成为社会新风尚。这体现了(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人们正确消费方式的外在表现 

     ③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消费观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重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钟南山等英雄模范舍身忘我,逆行出征,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受到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以上材料告诉我们(   ) 

     ①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促进作用 

     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要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为基础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在生活贫困的年代,多油、多糖、个头大和高热量的月饼十分畅销。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轻油低糖、中药月饼等“健康月饼”成为人们购买月饼的首选。这表明(   ) 

     ①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④社会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围绕这一话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垃圾的价值取决于其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 

     ②资源和垃圾的划分是相对的,是可以无条件转化的 

     ③垃圾这一概念是来自于人们的头脑并独立于主观世界之外的 

     ④人们能否物尽其用是由物的自身属性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一棵树,做成三个木桶。一个装粪,叫作粪桶,众人躲着;一个装水,就叫作水桶,众人用着;一个装酒,就叫作酒桶,众人品着。桶是一样的,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这说明( )
    A . 不同的价值观,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就不同 B . 价值观会因人的地位不同而不同 C . 事物价值大小受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 D . 事物价值以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准
  • 12. 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 . 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B . 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C . 事物价值取决于自身属性及人们对事物的客观需求 D . 价值是指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
  • 13. 2020年5月12日下午,齐鲁医院举行“致敬逆行英雄,弘扬抗疫精神”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暨“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逆行英雄”受表彰说明(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实现人生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认可  

     ③奉献社会有利于使人生更有意义  

     ④价值观决定了人生道路的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平时工作中很难发现不平凡的人,而大多数平凡的人在疫情时期却用不平凡的举动,让世界感受到了平凡人的坚毅。这让我们领悟到( )
    A .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物质贡献 B .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C . 能力卓越的人就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D .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15.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节约意识,某高中发起了“家庭垃圾,变废为宝”活动。学生们开动脑筋,动手实践,将家中的纸箱变成简易“垃圾箱”,将瓶瓶罐罐通过合适剪裁、装饰变成美丽花盆。变废为宝的事实佐证了(    )

    ①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物的属性及主体的需要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主体关系的基础上

    ③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创意成功的源泉

    ④观念创新实现了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
    A .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B . 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C .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D .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二、非选择题 
  • 17.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次神舟十三号将有3位宇航员进入空间站进行为期半年的“出差之旅”。目前,神舟十四号已经同步进行总装测试,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执行应急救援太空任务。神舟十四号可以在明年送第三批航天员去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第二步,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

     材料二:自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天空开始,国人为了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而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再度升空,中国航天人再次用实力彰显了“航天精神”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4月23日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中强调:“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全面阐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的航天精神,是引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1. (1) 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的航天精神。 
    2. (2) 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中学生在弘扬和践行新时代航天精神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及其哲学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