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的基本问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1.2哲学的基本问...

更新时间:2022-03-17 浏览次数: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1年5月27日,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当记者问及美国太空军司令称中国的外控能力对美构成威胁的问题时,我国国防部发言人对记者表示:此类言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观点当事实,把臆想当结论。这既不能自圆其说,更难以取信于人。下列与此类言论所犯错误最相符的是(   )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吾心即是宇宙 

     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下列观点中,涉及哲学基本问题且所属哲学基本派别相互对立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③“形存则神存”与“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 

     ④“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与“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从哲学上看,“混沌之气聚集,混沌时代产生”的观点(   ) 

     ①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等局限性 

     ③本质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④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下列能体现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心生法生,心灭法灭”

    ③“水是万物的始基”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万物皆我备”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世界卫生组织6月21日表示,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目前已扩散至92个国家。针对德尔塔毒株具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发病症状不典型等特点。有网友发表言论说:“德尔塔毒株是变化莫测的,想有效控制德尔塔毒株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该网友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③于不可知论的观点 

     ④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6. 在2021年高考中,某学校送考生车队中,以车牌含数字“985”的车辆开道,以车牌含数字“211”的车辆压阵。下列选项与此现象反映的哲理不同的是(   )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境由意造,物由心生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7. 哲学史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与“天地和气,万物自生”结成一对的是(   ) 

     ①物质是原子的总和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④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指(   ) 
    A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对立 B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立 C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对立 D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
  • 9.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 
    A .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 .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 . 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 . 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 10. 下列观点,与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思想家范缜《神灭论》中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蕴含相同哲学思想的是(   ) 
    A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 . 气者,理之依也 C .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 . 我思,故我在
  • 11.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在相互辩论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 12. 下列观点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所属哲学基本派别相一致的是(   ) 

     ①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从哲学基本派别看,下列观点与“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存在就是被感知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 14. 中国古代哲学在探讨理与气的关系上有很多著名的观点,如宋代的朱熹认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而明代的王夫之则认为“气者,理之依也”。二人的分歧实质上属于(    ) 
    A .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咱物主义的分歧 B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 .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 15. 以下语句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是( )
    A .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B .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C .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D . 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 16. “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由天注定。”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 . 主观唯心主义 B . 客观唯心主义 C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二、非选择题 
  • 17. 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是2020年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大势,是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立足于国情和实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对相关领域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研判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两个方面? 
    2. (2)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是如何正确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