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模拟考...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5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0八上·郑州月考)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外国有禁卖子为奴之例。家贫卖子,只顾眼前之便,不思子孙永为人奴,大辱祖考,故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从材料中分析洪仁玕的主张是(    )
    A . 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B . 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 C . 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D . 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 2.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这一个国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禁毒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 (2021·广东模拟) 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在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 .  西方侵华史 B .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 中国人民探索史
  • 5.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    )
    A . 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 B . 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 . 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 D . 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
  • 6. (2019九下·乐陵模拟)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对他四个儿子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 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7. (2016九上·邢台月考)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句子是(  )

    A . 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 . 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 . 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 . 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 8.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9. (2017·滨州) 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实业救国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10.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药重治”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1.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 .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 . 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 12. (2020八上·恩平期末)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
    A . 李大钊 B . 陈独秀 C . 胡适 D . 鲁迅
  • 13.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发生的情景,这场运动(    )
    A . 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开端 B .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 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 . 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
  • 14. (2019八上·陈仓期末) 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 都经过长期的起义准备 B .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 . 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 15.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因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D .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 16.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    )

    ①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帮助          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        ④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
    A . 全民族抗战 B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D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8.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A . 冯国漳段祺瑞张作霖 B . 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 . 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 . 曹锟闫锡山冯玉祥
  • 19.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平型关大捷 D . 百团大战
  • 20. (2016七上·威海期中)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红军长征 D .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 21.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毛泽东一次出行前指示:“党内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它是不会发善心的。”下列事件证实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是(    )
    A . 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 B .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 C . 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围剿” D . “双十协定”的签订
  • 22.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
    A .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B . 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C . 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D . 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23.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的兴起 B . 辛亥革命的推动 C .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 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 24.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最早出现在(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五四运动时期
  • 25.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 . 挽救民族危亡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26.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习近平强调的“民主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民主模式被概括为“有事好商量”。如下图是建国前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

     

    A . 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B . 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D.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C . 确立中共领导地位
  • 27. (2020·黄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建国以来,这一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    )
    A . 制定宪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 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 C . 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 D . 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
  • 28.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2021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8周年。下列歌词产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
    A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 . “学习雷锋好榜样” 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29.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的局面

    ③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 30.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 .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 B .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 C . 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 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共40分)
  • 31.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挨打史。但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 (1) 材料一所示知识结构图是小文同学设计制作的。李老师发现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错误一:;改为:

      ②错误二:;改为:

      ③错误三:;改为:

    2. (2) 列举一例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史实。
    3. (3)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一次演讲会,上述材料就是演讲会的内容,请你为这场演讲会确定一个主题。
  • 32.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

    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 (1) 材料中提到的“陕变事起”指的是什么事件?“强邻压境”中的“强邻”指哪个国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为“处置得当”,中共采取了什么对策?
    3. (3) 这次事变的妥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 33. (2021八下·高州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

    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 (1)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 (2) 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 (3) 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4. (4)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什么?并归纳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