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07 浏览次数:10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 9. (2021·大连) 铜、铁、铝及其合金是常用的金属材料。
    1. (1) 用铜作导线是利用其有良好的性。用青铜(铜锡合金)制机器零件不易变形,是因为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填“大”或“小”)。
    2. (2) 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铁与接触易生锈,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3. (3) 铝耐腐蚀,是因为在空气中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2021九上·韩城期末)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中。
    1. (1) 生活中的铝制品不易腐蚀的原因是
    2. (2) 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
    3. (3)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其中蕴含的湿法冶炼铜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1. (2021九上·河东期末)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铁和铝都可以制作炊具,主要利用了它们的(填“导电”或“导热”)性。
    2. (2)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人类对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填“早”或“晚”)得多。
    3. (3) 有X、Y、Z三种不同的金属,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稀硫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表示能反应,“一”表示不能反应)则X、Y、Z三种金属元素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

      Y

      Z

      硫酸铜溶液

      稀硫酸

    4. (4) 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12. (2021九上·天河期末)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打算从混有金属镁、铁、铜的废弃粉末中分离、提取出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1. (1) 金属A为(填化学式)。
    2. (2) 操作a的名称是;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3. (3) 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该操作时,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
    4. (4) 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另一种试剂是(填化学式)溶液。
    5. (5)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理论上蒸发可得到MgSO4固体的质量为g(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损耗)。
  • 13. (2021九上·济南月考)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 (1) 《淮南万毕术》关于湿法炼铜的记载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说法。请你写出用铁和硫酸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该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上述反应说明了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单质铜(填“强”“弱”之一)。
    2. (2) 现有一定质量的 CaCl2固体,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溶液,滴入 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反应中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②求反应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 14. (2021九上·南岗月考)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台灯中,铜制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填“导电”或“导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为
    2. (2) 台灯使用时间长了,发现螺丝钉生锈了,请你写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同时接触。
    3. (3) 某锌粉样品中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该锌粉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向其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 15. (2021·临沂) 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在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重要文物,其中有巨青铜面具如图甲,其制作材料属于______(填序号)。
      A . 金属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2. (2) 为了防止铁器生锈,通常在其表面涂防护漆,其防锈原理是
    3. (3) 某同学用图乙所示实验来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Y分别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6. (2021九上·永年月考)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了如图实验:

    1. (1) (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Zn Fe Sn Pb(H)Hg Ag Pt Au,请你在上面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2. (2) (给出资料)M是一种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

      (实验目的)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順序。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Al>Cu>M;猜想Ⅱ:Al>M>Cu;猜想Ⅲ:

    3. (3) (进行实验)

      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

      第二步:老师按照如图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填写如下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铝丝插入装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图甲)

      铝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M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颜色

      M>Cu

      铝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丙)

      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Al>Cu

      第三步:根据表格,可判断猜想Ⅱ正确。

    4. (4) (交流表达)

      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出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经同学们讨论后大家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 17. (2021·宁夏) 某同学发现自己眼镜框中铜制部位表面有绿色的铜锈,他联想到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铜生锈的原因,请你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 俗称铜绿。

    1. (1) (猜想与假设)根据查阅的资料猜测: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理由是
    2. (2) (设计与实验)他仿照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说明:实验中用到的蒸馏水均已煮沸过且铜片已打磨干净)。

      实验编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不生锈

      铜片生锈

      在上述实验三中,控制的因素是,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写一条)。铜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他的猜想正确。

    3. (3) (反思与提高)

      生活中你会发现厨房中的铁锅与水接触的部分最容易生锈,切开的苹果不久后变成咖啡色,好像生了“锈”。这些物质“生锈”除了与水有关外,都与(填物质名称)有关。

    4. (4) 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5. (5) 要除去眼镜框表面的铜绿,应选用的药品是(写一种)。
四、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