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06 浏览次数:8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内容 D . 作用
  • 2. (2021八下·道县期末)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幸福的年代”的重要标志是(    )
    A .   土地改革完成,人民有了自己的士地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C . “大跃进”运动开始,人民丰衣足食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
  • 3. (2021八下·古丈期末)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 4. (2021·衡阳) 下图老广告可证明(   )

    A . 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B . 抗美援朝运动开展 C . 改革开放政策推行 D . 三大改造实行过程
  • 5. (2021八下·叶集期末) 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6. (2021八下·惠城期末)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 7. (2021八下·寻乌期末)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8. (2021八下·泰来期中) 某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上提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你认为他指的是(   )
    A .   拍卖政策 B . 兼并政策 C . 赎买政策 D . 没收政策
  • 9. (2021八下·依安期中) 1987年10月召开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 . 土地改革完成后 C . 三大改造完成后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
  • 10. (2021八下·东莞月考) 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幸福的年代”的重要标志是(    )
    A .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B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C .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 11. (2021八下·安徽月考) 1953-1956年我农业总产值发生变化(见下图)的主要原因(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农业合作社的推动 C . “大跃进”的发动 D . 人民公社化的掀起
  • 12. (2021九下·沧州渤海开学考)   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 .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 “一五”计划中工业化建设急于求成 C .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D .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 13.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图中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观察“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15. (2020八上·衡水月考) 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A . 强制没收 B . 互助合作 C . 公私合营 D . 包产到户
  • 16. 下图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与此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全部完成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一五”计划开始
  • 17. (2021八下·东坡期末)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下列中国近代的经济曲线最能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21八下·东坡月考)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 C . 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尚未结束 D . 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结束
  • 19. (2021八下·东坡月考) 分析下面表格,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1950年

    1954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

    1.32亿吨

    1.63亿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

    239.4公斤

    285.2公斤

    A . 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 . 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 .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 20. (2020八上·揭阳竞赛) 如果为下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 .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 .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填空题
  • 21.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 (1) 时间: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 (2) 意义: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的转变。

      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

  • 22. 手工业合作化

    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

    形式:手工业 。

    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23. (2019八下·阆中期中) 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业,手工业以及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三、材料分析题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种类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1. (1) 图一中的“社”是指什么?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内在联系?
    2. (2) 图三事件体现了什么政策?三幅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3. (3) 材料二数据说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5. (2021八下·叶集期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巩固政权和增强综合国力意义重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情况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至少三项)
    3.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简述其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