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更新时间:2022-02-24 浏览次数:1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卷选择题(1~23题),每题3分,共69分。
  • 1. 今天是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闹钟响后,小志迅速起来。

    一阵风吹来,窗边的风铃响起悦耳的声音。风铃是由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同种金属管制成。小志在科学课.上通过实验发现,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越短,声音越高。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风铃上4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如图1),他们发出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①②
  • 2. 刷牙时,小志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门齿比较薄(如图2),像切刀一样。小志推测门齿主要是用来( )食物。

    A . 切割 B . 撕碎 C . 咀嚼 D . 搅拌
  • 3. 妈妈为小志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有白粥、鸡蛋、米粉。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图)的角度来看,妈妈还应增加的食物是( )

    A . 牛奶 B . 面包 C . 蔬菜沙拉 D . 炸鸡腿
  • 4. 弟弟吃早餐时把妈妈买来的肥猪肉在白纸上涂抹,发现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肥猪肉中含有丰富的( )。
    A . 淀粉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5. 小志剥了一个鸡蛋给妈妈吃。妈妈吃下的鸡蛋会经过一系列消化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鸡蛋可以在口腔内被完全消化 B . 胃是吸收鸡蛋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 . 食道通过蠕动的方式运送鸡蛋 D . 鸡蛋经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 6. 小志到校后,迅速找到自己的班级,和同学们一起准备开幕式的方阵表演。
    1. (1) 方阵表演时,小志敲击出轻重不同的鼓声,同学们随着鼓声踏步通过主席台。当小志大力敲击鼓面时( ) 。
      A . 鼓面振动幅度变大,鼓声变强 B . 鼓面振动幅度变小,鼓声变弱 C . 鼓面振动幅度不变,鼓声不变 D . 鼓面振动变快,鼓声变高
    2. (2) 方阵表演结束后,小志马上去准备100米跑步比赛。小志在比赛前换上了鞋底上有“钉子”的钉鞋(如图),这是为了( )。

      A . 美观 B . 增大摩擦力 C . 减小摩擦力 D . 在跑道上留下痕迹
  • 7. “砰!”起跑的枪声响起,运动员们奋力地跑向终点。枪声是通过( )传播到运动员们的耳朵中。
    A . B . 空气 C . 跑道 D . 发令员的手
  • 8. 小志跑完100米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比平静状态下的次数( )。
    A . 增加 B . 减少 C . 不变 D . 无法比较
  • 9. 小志的呼吸时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
    A . 氧气    氧气 B .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C . 氧气    二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氧气
  • 10. 表1是男子100米运动员在体质测试中测得的肺活量。

    表1

    运动员

    小志

    奇奇

    小林

    小军

    肺活量(毫升)

    2550

    2350

    1150

    2000

    1. (1) 以上运动员中,跑完100米后,气喘吁吁最严重的是( )。
      A . 小志 B . 奇奇 C . 小林 D . 小军
    2. (2) 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 . 肺活量是指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C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升我们的肺活量 D . 测量肺活量时,我们应向测量仪器中多次吹气
  • 11. 100 米比赛结束后,小志想和豆豆一起去观看实心球比赛。小志站在观众席对面喊豆豆。小志发出的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 . 声带 B . 舌头 C . 鼻子 D . 嘴唇
  • 12. 豆豆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如图所示),这是为了( ) 。

    A . 将声音通过手掌直接传递给大脑 B . 增长外耳道,让外耳道振动更明显 C . 增强声音的振动 D . 将耳廓“变大”,收集更多的声音,听得更清晰
  • 13. 在投掷实心球比赛中,小志和豆豆看到实心球被运动员抛起后,还是会落回到地面(如图),这是因为( )的作用。

    A . 重力 B . 弹力 C . 摩擦力 D . 反冲力
  • 14. 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了两箱纯净水。小志和豆豆自告奋勇去搬。小志和豆豆的搬运方式如图所示,其中( )。

    A . 小志搬运水的方式产生的摩擦力小 B . 豆豆搬运水的方式产生的摩擦力小 C . 小志的搬运方式更省力 D . 豆豆和小志的搬运方式一样省力
  • 15. 小志在搬运时,看到体育老师正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100米比赛的结果,小志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属于( )

    A . 滑动摩擦 B . 滚动摩擦 C . 两者都有 D . 两者都没有
  • 16. 学校为小志颁发了奖杯,小志想知道这个奖杯的重力,于是找科学老师借弹簧测力计测量。

    以下是小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 . 使用前先轻轻地来回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是否灵活 B . 拿起测力计,直接测量物体对它的拉力 C . 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D . 被测物体重力超过弹簧测力计最大量程时,应该改用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 17. 小志估计奖杯重力约9牛,他应选用( )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A . B . C . D .
  • 18. 小志选用适当的弹簧测力计,按正确方法测得奖杯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奖杯的重力是( )

    A . 92牛 B . 920克 C . 9.4牛 D . 940千克
  • 19. 小志和豆豆回到班里,看到几个同学在讨论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他们在设计制作小车时,做法错误的是( )
    A . 仔细观察小车模型,了解小车的结构 B . 绘制多角度的小车设计图,尽可能全面反映它的结构 C . 自己有什么想法就做,不用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D . 根据小车测试情况,反思并改进小车
  • 20. 小志想和豆豆设计制作一辆用气球做动力的小车,这辆小车的动力是反冲力。下列工具中也运用了反冲力的是( ) 。
    A . 磁悬浮列车 B . 热气球 C . 火箭 D . 弹弓
  • 21. 小志和豆豆制作小车的方法中,不可以让小车行驶得更远的是( ) 。
    A . 把4个轮子换成6个轮子 B . 减轻车身重量 C . 用大气球代替小气球 D . 用吸管做轴套与车身连接(如图所示),减少车轴与车身
  • 22. 放学后,小志找来粗细不同的鱼线、纸盒以及调音器,想要制作一个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音乐盒送给弟弟。为了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小志将粗细不同的鱼线固定在木盒上(如图所示),用调音器测出每条鱼线每秒钟振动次数的数值,用赫兹(Hz)表示:数值越大,表示物体振动越快;数值越小,表示物体振动越慢。表2是小志的实验记录。(音高的高低顺序为4很高-高-较低-低-很低)

    表2

    鱼线

    1号

    2 号

    3号

    4号

    5号

    振动频率(HZ)

    330

    247

    196

    147

    109

    音高

    很高

    较低

    很低

    1. (1) 在小志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2. (2) 小志在弹拨粗细不同的鱼线时,力度应(填“相同”或“不同”)。
    3. (3) 小志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鱼线越粗,振动越,音高越,鱼线越细,振动越,音高越
    4. (4) 除了改变鱼线的粗细,小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让鱼线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23. 做完音乐盒后,小志听到新闻报道说:“某日下午,一业主在小区里散步,空中突然掉落了一个类似酱油瓶的东西,发出“轰”的一声,业主险被砸伤。”运动的物体具有什么特征呢?

    小志拿出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和装有3/4沙子的盆。表3是小志的实验方法和数据:

    实验

    小球下落高度(cm)

    20

    20

    20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下落时间(s)

    0.2

    0.2

    0.19

    0.28

    0.3

    0.31

    0.4

    0.4

    0.4

    平均速度 (s)

    1m/s

    1.5m/s

    2m/s

    坑的深度

    每次深度(mm)

    5

    5

    4

    11

    12

    11

    21

    20

    20

    平均深度(mm)

    4.6

    11.3

    20.3

    坑的直径

    每次直径(mm)

    16

    15

    14

    33

    33

    32

    52

    50

    51

    平均直径(mm)

    15

    32.7

    51

    1. (1) 每次实验中,沙子都被下落的小球撞出坑,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
    2. (2) 小球下落的每个高度小志都做了3次实验,这是为了
    3. (3) 小志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小球所撞出的沙坑深度与有关。下落高度越高,小球速度越 ,所具有的能量越
    4. (4) 高空拋物是一种被严令禁止的行为,请你结合小志的实验分析高空坠物的危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