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2-06-07 浏览次数:5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蓝细菌、水绵和大肠杆菌三种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壁 B . 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 . 蓝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变形虫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 2. 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B .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C . 该病毒的核酸中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D . 该病毒的生命活动在病毒颗粒内完成
  • 3.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还原糖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所用的试剂由相同种类的溶液组成,但溶液的浓度不完全相同 B . 鉴定蛋白质和还原糖所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紫色和砖红色 C . 两种物质鉴定时所用的两种试剂的使用方法不同 D .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将红细胞破碎后可用于鉴定蛋白质
  • 4.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的速率与O2浓度关系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功能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色素之所以能够在滤纸上分离开的原因是不同的色素分子大小不同 B . 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是为避免色素迅速扩散进入层析液中 C . 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装入试管,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的是绿光 D .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 6. 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
    A . 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 . 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 . 细胞液浓度在变小 D . 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
  • 7.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等量的酵母菌,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酒精发酵。若两组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两者释放的C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B . 香蕉在无O2、干燥、零下低温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 . 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D .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8. 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膜、叶绿体膜、核糖体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 .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 .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 9.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 . 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 10. 正常生活的细胞内时刻进行着复杂有序的新陈代谢活动,而新陈代谢同两种物质密切相关,即酶和ATP,下列关于二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活细胞中起作用的有机物 B . ATP水解掉两个磷酸余下部分可成为RNA的组成单位 C . ATP中的A为腺嘌呤 D . 酶能催化化学反应是因为酶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 11. 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 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 .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 . 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12. 对不同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滴加同一蔗糖溶液,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下图所示。则有关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前B>A>C②实验前B<A<C③实验后B<A=C④实验后B>A>C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3.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

    ②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一定含线粒体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所有的真核生物定含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每个层次

    ⑤将斐林试剂加入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定是动物

    A . B . ①③④ C . ①③⑤ D . ③④⑤⑥
  • 14.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升高到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图中a、b、d三点的移动情况分别为(  )

    A . 上移、右移、上移 B . 下移、左移、下移 C . 上移、左移、上移 D . 下移、右移、下移
  • 15. 在一个细胞周期(间、前、中、后、末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 .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 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 .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 D . 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分裂
  • 16.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 B . 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细胞分裂 C . 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D . 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高
二、多选题
  • 17.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幼年个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 B . 随着细胞体积逐渐增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将会逐渐降低 C . 凋亡细胞中一定含有与凋亡有关的酶 D .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坏死
  • 18. (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中X、Y、Z是细胞中的三种有机化合物,X为小分子物质,且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Y、Z为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 B . 胆固醇可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Y有关 C . 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Z D . 细胞膜上的Z是可以运动的,而Y是静止的
  • 19.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完全相同 B .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方式相同 C . 判断某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是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存在状态 D . 细胞周期中处于中期的细胞最多
  • 20.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B . 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C . 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是因为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 D .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三、综合题
  • 21.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二倍体,2n=4)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区为实验材料。
    2. (2) 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3. (3) 图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比值为。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 (4) 图乙在图丙中(填“AB”或“BC”或“CD”或“DE”或“EF”)段:DNA的复制(填“AB"或“BC"或“CD”或“DE”或“EF)段: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期。
  • 22.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应物质。

    1. (1) ①图中物质甲表示,_物质乙表示

      ②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

      ③图中O2的作用是

    2. (2) 结合玉米代谢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将玉米种子置于黑暗、通风、温度、水分都适宜的条件下,每天定时取数量相同的萌发种子,预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干物质总量会。(填增加或减少)此时,萌发种子细胞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

    3. (3) 种皮完全顶破后,萌发种子的呼吸速率明显升高,且自由水的含量变化趋势是
  • 23. 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线粒体中产生的CO2扩散到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被利用至少要经过层生物膜。
    2. (2) 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 (3) 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最适温度,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或NaHCO3溶液对的影响。

      ②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主要是。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NaHCO3溶液浓度太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

    4. (4) 在光能的驱动下,蛋白质及色素分子进行电子传递,将来源于的电子传递给NADP+并与H+合成了
  • 24. 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条件下保存。
    2. (2)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可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饲养水温控制在℃;多投放类饲料。
    3. (3) 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实验材料: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2+的溶液、碘液。

      实验步骤:

      ①取A、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处理一段时间。

      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

      实验结果:A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试管中的。(填深或浅或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