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2-04-28 浏览次数:3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和无机盐,适时适量地灌溉和追施各种肥料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保障。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磷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B . 结合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 C . 叶绿素含有Mg,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可以吸收光能 D . 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形成离子,才能被植物的根尖吸收
  • 2.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H2O2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B . 若将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C . 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 D . 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
  • 3. 下列有关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的过程,都需要有氧呼吸供能

    ③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④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⑤人体细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A . 二项 B . 三项 C . 四项 D . 五项
  • 4. 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端粒中“AAUCCC”重复序列有利于保护正常基因序列 B . 将双缩脲A液与B液混合后滴加到待测端粒酶样液中可以鉴定端粒酶的成分 C . 体细胞不能无限正常分裂的原因是不含端粒酶基因 D . 端粒酶可以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 5.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 .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 . 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6. 如图表示二倍体动物生殖器官内某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不考虑染色体变异)。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细胞含2对同源染色体,7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 B . 该细胞可能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C . 该细胞最终产生3种类型的子细胞 D . 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如图所示时期
  • 7. 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该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某种致死基因,且该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的结果进行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杂交

    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

    黄色(♀)×黄色(♂)

    黄238

    黄119

    黄色(♂)×黑色(♀)

    黄111,黑110

    黄112,黑113

    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黄358,黑121

    黄243,黑119

    A . 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 B . 丙组子代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 C . 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 D . 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甲组雌性亲本基因型为Aa
  • 8. 研究发现,肺炎双球菌在小鼠体内可发生转化,而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在培养基中培养时,很难观察到转化现象,若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抗R型菌抗体,就比较容易观察到转化现象。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在培养基中S型菌的竞争力可能较弱,因此很难观察到转化现象 B . S型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可能更强,因此在小鼠体内容易大量繁殖 C . 未加抗R型菌抗体时,S型菌DNA不能进入R型细菌,因此未发生转化 D . 抗R型菌的抗体抑制了R型菌的增殖,因此在体外培养容易观察到转化现象
  • 9. 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过程中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如图所示,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色氨酸调控机制和胞内色氨酸的浓度呈正相关 B . 该复合物需要穿过核孔才能结合色氨酸操纵子 C . 该过程体现了大肠杆菌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 D . 大肠杆菌D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色氨酸
  • 10.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桦尺蠖种群的S基因频率上升到95%以上。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19世纪时,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浅色型(s)桦尺蠖与环境色彩非常相近,不易被鸟类所食,其后代繁殖个体多,从而导致基因频率高 B . 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树干变黑不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 C . 上述事例说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的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的变异则逐渐积累 D .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 11.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小肠部位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分泌方式为胞吐 C .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D .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某种物质的调节
  • 12.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其影响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不会持续兴奋 B . 吸食可卡因后,②中的多巴胺含量下降,可延长愉悦感的时间 C . 长期吸食可卡因,机体可通过负反馈调节减少多巴胺受体的数量 D .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都危害健康,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13. 分节丝状菌是广泛存在于人或多种脊椎动物肠道内的一类细菌。定殖于小鼠回肠末端的分节丝状菌能够刺激T细胞增殖并分泌淋巴因子,进而加强宿主对鼠类柠檬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抵抗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淋巴因子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 B . 分节丝状菌与小鼠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C . 与分节丝状菌相比,小鼠回肠细胞具有核膜 D . 胸腺是一种免疫器官,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
  • 14. 为研究IAA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随机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实验处理

    授粉

    未授粉

    不涂抹IAA

    不涂抹IAA

    在子房上涂抹IAA

    在花柄上涂抹IAA

    是否结果实

    不结果实

    据表分析,不能得出下列结论或预期结果的是(   )

    A . 甲组和丙组结果实,乙组不结果实 B . 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IAA C . IAA不能从花柄运输到子房 D . IAA由发育的种子产生,其作用效果具有两重性
  • 15.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调查结果

    2017年(养殖前)

    2020年(养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

    物种数

    13

    5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560

    20

    浮游藻类

    物种数

    11

    20

    生物量(干重g/m3)

    2

    10

    鱼类

    物种数

    15

    8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30

    750

    虾、贝等小型动物

    物种数

    25

    8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55

    13

    A . 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明显减少,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 B .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植食性鱼类增加和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C . 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17年相比,202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植物间竞争减少,光能利用率提高 D . 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2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减少,植食性鱼类将会增加
二、多选题
  • 16.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态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血影。血影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它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B . 膜上B蛋白与信息交流有关,G蛋白与跨膜运输、催化有关 C . F由多糖组成,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D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K+ 运输所需能量只来源于细胞质基质
  • 17. 如图甲所示,在 CO2 充足,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光源控制光照强度,测定植株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如图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距离突然由a变为c,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5 含量减少 B . c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ab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cd段表示呼吸作用强度逐渐增强 D . b点和d点植物释放的气体量相同,气体种类也相同
  • 18. 其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 . 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C . 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64 D . 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
  • 19.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前可先做一个预实验 B . 植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C . 利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D . 生长素浓度过高会抑制乙烯的合成
  • 20. 如图是某人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 kJ/m2·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1.10×105kJ/m2·y B . 由生产者,Ⅰ、Ⅱ、Ⅲ、IV构成的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C . I为第二营养级,II为第三营养级,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5.625% D . 在生物圈中,除了全部的微生物,一些腐生动物也属于类群IV
三、综合题
  • 21. 陆地上的植物适应于各式各样的环境条件。图a显示植物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这种植物称为C3植物。图b显示在高温干旱条件时,C3植物在CO2很少而O2很多的情况下固定O2产生CO2的光呼吸现象,这是一种借助叶绿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完成的消耗能量的反应。有数据表明,植物体在低浓度CO2情况下,叶绿体内NADpH/NADP+比值较高,会导致更多自由基生成,使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图c表示图a中几种有机物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a中固定CO2的酶存在于(结构)中,在光照条件下,它可以催化C5与CO2结合生成C3 , C3利用光反应产生的被还原成(CH2O)。突然停止光照,图c中表示C5的曲线是
    2. (2) 研究发现,固定CO2的酶具有“两面性”,其催化方向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图b表示它可以催化C5与O2反应,推测此时O2与CO2的比值(填“高”或“低”),有利于光呼吸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光呼吸CO2产生的场所是(细胞器),高浓度的氧气来源于(具体生理过程)。
    3. (3) 据题分析可知,光呼吸对植物体的意义是(答出一点即可)。
  • 22.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棘眼和正常眼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情况),现有一群长翅正常眼雌果蝇和残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表:

    长翅正常眼雌果蝇

    长翅正常眼雄果蝇

    长翅棘眼雄果蝇

    402

    299

    101

    1. (1) 基因B、b位于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 (2) 亲本中雌性的基因型是,若将F1正常眼雌果蝇与棘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性中棘眼的概率是
  • 23. (2020高二上·忻州开学考) 油菜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EP可转化为油脂和蛋白质,科研人员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机制提高了油菜的产油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体现的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为
    2. (2) 过程③所需的酶是,过程②发生的场所是。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的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 (3) 若基因B中碱基G+C所占的比例为38%,基因B模板链转录的mRNA中碱基A占26%,则其非模板链诱导转录的单链RNA中碱基U占。诱导基因B非模板链的转录﹐会(填“降低”或“提高”油菜的产油量)。
  • 24.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最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入细胞。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穿着尿不湿,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身穿防护服,常常要憋尿,该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也在存在调节的方式。
    2. (2) 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写具体)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激素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 (3) “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许多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机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迅速激活病原性T细胞,产生大量淋巴因子如: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6等因子。GM-CSF会进一步激活CD14+CD16+炎症性单核细胞,产生更大量的白介素6和其他炎症因子,从而形成炎症风暴,严重导致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对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可用糖皮质激素,由图分析其原理:,该激素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推测其可能的副作用:
    4. (4) 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单抗类药物—“托珠单抗”,可以阻断新冠肺炎炎症风暴,该药物也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
    5. (5) 针对新冠的疫苗有DNA疫苗、mRNA疫苗、蛋白质疫苗等,其机理都是通过病毒特异的抗原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
  • 25. 二战后,DDT曾被人们当成防治各种害虫的灵丹妙药而被大量使用。虽然大部分DDT只喷洒在仅占大陆面积2%的土地上,但是数百篇研究报告表明,DDT已经广泛进入了世界各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人类自己也受到了污染,导致极易患胃肠道疾病和哮喘、呼吸道疾病。DDT在体内难以分解,残留时间至少长达20年。下表列出了海洋生物及其环境中DDT的检测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样本

    地球大气

    浮游植物

    海鸟

    大鱼

    小鱼

    浮游动物

    DDT浓度

    0.000003×10-6

    0.005×10-6

    20×1010-6

    2.0×1010-6

    0.5×1010-6

    0.04×1010-6

    1. (1) 虽然DDT喷洒的面积仅占大陆面积的2%,但目前在远离施药地区的海鸟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参与了生态系统的过程,并体现该过程具有性。
    2. (2) 根据上表用箭头和文字写出该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据题中信息可知,DDT作为有害物质使上述生物中受害最大的是
    3. (3) 大鱼所同化的能量除了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外,其余用于大鱼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