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12月...

更新时间:2022-02-18 浏览次数:8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 . 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 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吸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 D .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 2. 囊泡可将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包裹,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囊泡不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其组成成分和细胞膜的相似 B . 囊泡中物质均会释放到细胞外,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 . 囊泡可精确地执行运输功能,可说明其还具有识别功能 D . 唾液淀粉酶从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全过程需要穿过5层生物膜
  • 3. 某研究人员以切除垂体的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激素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鼠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 给小鼠注射的促甲状腺激素可定向运输至甲状腺发挥作用 C . 给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D . 给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 4. 在实验室,常用“染色排除法”来判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具体方法是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则不着色。该方法是利用了细胞膜的(   )
    A . 保护细胞的功能 B . 信息交流功能 C . 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D .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
  • 5. 有关人体内蛋白质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作用 B . 有些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C . 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D . 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物质
  • 6.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与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立体农业是一种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B . 雌雄红眼绿鹃在树林内活动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D . 大气中CO2含量的昼夜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
  • 7. 某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强,对其引起的疾病的针对性治疗变得日益困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使用多种抗生素的过程中,抗生素是诱导该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的外界因素 B . 随着该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强,会产生新的物种 C . 该致病菌向着耐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是由抗生素的选择作用所决定的 D . 该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主要原因是该病菌发生了基因重组
  • 8.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 B . 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但凋亡过程中细胞周期变长 C . 人成熟红细胞衰老时,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D . 细胞衰老时的代谢逐渐减弱,而细胞癌变后的代谢增强
  • 9.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需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B . 提供18O2较长时间后,需氧呼吸的过程可产生H218O和C18O2 C .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所含化学能大部分将以热能形式散失 D . 在低温、干燥、无氧环境中储存水果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
  • 10. 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下图表示生物膜上3种膜蛋白与脂双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蛋白A是一种细胞标志物,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受体 B . 若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其转运物质过程中不一定消耗ATP C . 若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则该蛋白可能参与电子传递链 D . 位于脂双层内部的蛋白A和蛋白B部分具有较强亲水性
  • 11.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研究发现可卡因与网络成瘾等均可干扰人脑部突触间兴奋的正常传递。其中,网络成瘾者的多巴胺转运体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可卡因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多巴胺是兴奋性递质,只要多巴胺与脑部相应受体结合,即可使突触后膜兴奋而产生愉悦 B . 网络成瘾者的多巴胺转运体减少,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增多延长其对大脑的刺激时间 C . 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的回收,延长了其对大脑的刺激时间 D . 吸毒者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可卡因的摄入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神经兴奋性,即吸毒成瘾
  • 12. 对于新冠病毒的预防,目前我国主要将病毒灭活之后作为疫苗进行接种,接种时一般会进行多针接种,即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或第三次接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预防接种有记忆细胞产生,过敏反应也有记忆细胞产生 B . 注入机体的灭活疫苗,能够被巨噬细胞特异性识别,进而被摄取和处理 C . 多针接种能够激发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有效提高疫苗的作用 D . 再次或第三次接种时,应尽可能选择与初次接种时相同的疫苗产品进行接种
  • 13. 已知肺炎双球菌有致病的S菌和不致病的R菌两种类型,如图是R菌转化为S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R菌转化为S菌的物质是Caps基因,其表达产物是荚膜 B . R菌转化为S菌后,DNA的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不发生改变 C . S菌拟核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 . S菌可能因荚膜的保护作用在小鼠体内大量繁殖而致其死亡
  • 14. 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对一定周期阶段的细胞进行生化分析,必须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获得大量同时期的细胞。氨基蝶呤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蝶呤可达到同步化的目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

    G1

    S

    G2

    M

    总计

    时长/h

    9

    6

    2.5

    1.5

    19

    A . 所有具备分裂能力的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 . S期DNA复制后,核DNA数量和染色体数量均会随之加倍 C . 加入氨基蝶呤后,M期细胞至少需要9h后才能到达G1/S交界处 D . 加入氨基蝶呤13h后,处于S期(不含G1/S交界处)的细胞占6/19
  • 15. 温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图中线a表示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b表示温度与酶空间结构稳定性的关系。将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呈曲线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随着温度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逐渐升高 B . t1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与t2条件下的酶分子活性相同 C . t1~t2条件下酶活性相对较高,但该条件不适合保存酶制剂 D . 酶促反应速率是反应物分子能量和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 16. 《齐民要术》记载:“世人云:“米过酒甜'此乃不解法候。酒冷沸止,米有不消者,便是曲势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米过酒甜是因为米中糖类物质过量,发酵停止时仍未被完全消耗 B . 酿酒过程起泡现象是微生物厌氧呼吸产生的CO2释放形成的 C . “酒冷沸止”说明酵母菌的代谢产热和释放CO2逐渐停止 D . “曲势尽”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过程pH值升高或营养物质含量下降
  • 17. 果蝇星眼、圆眼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星眼果蝇与圆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星眼果蝇与星眼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缺刻翅、正常翅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Y染色体上不含有其等位基因,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所得子一代中,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若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 , 下列关于F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星眼缺刻翅果蝇与圆眼正常翅果蝇数量为2:1 B . 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C . 雄果蝇数量是雌果蝇的二倍 D . 缺刻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1/5
  • 18. 基因最初转录形成的是核内不成熟的RNA(hnRNA),其在细胞核内经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甲、乙为小鼠的β-球蛋白基因(图中的实线为基因的一条链)分别与其hnRNA,mRNA的杂交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hnRNA的生成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参与

    B . hnRNA和mRNA之间杂交会出现较大比例的杂交带 C . 甲、乙两图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 D . β-球蛋白基因中存在不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 19. 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受精卵植入母体子宫可提高胚胎的成活率 B . 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C . 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D . 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涉及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 20.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0~t2阶段,甲种群的增长率逐渐下降 B . 在t3之后,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因乙种群的迁入而下降 C . 在t4之后,乙种群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D . 甲、乙种群之间的竞争,是影响甲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
  • 21.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10)置于不含32P中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在比例≤1/2 B .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所占比例≥1/2 C . 若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某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且都含32P,则可确定第一次分裂为有丝分裂 D .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了3次有丝分裂
  • 22. 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8。某三体雄果蝇体细胞中II号染色体有三条,该三体果蝇的基因型为AAa(A为长翅基因,a为残翅基因,在II号染色体上)。已知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如AA、Aa)中雄配子有50%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该三体果蝇的父本表现为残翅且染色体组型正常,则导致该三体果蝇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其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B . 若3条II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联会的概率均等,则该三体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Aa:A:a=1:2:4:2 C . 将正常残翅雌果蝇与某三体雄果蝇(基因型为AAa)杂交,子代长翅:残翅=7:2 D . 不考虑新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该三体果蝇体内可出现染色体数量为4、5、8、9、10或18条的细胞
  • 23. 下图所示生理过程中,P680和P700表示两种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其中PQ在传递电子的同时还能将H转运至类囊体腔中,M表示某种生物膜。其中乙侧的H浓度远高于甲侧,在该浓度差中储存着一种势能,该势能是此处形成ATP的前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膜两侧H浓度差增加的过程为有水分子的光解和PQ主动转运H+ B . 通过研磨、过滤获得的光合色素提取液,即使给予充足光照仍无法释放氧气 C . CF0和CF1与催化ATP的合成、转运H有关,很可能是蛋白质 D . 图示反应最初提供电子的是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最终接受电子的是NADpH
  • 24. 独脚金内酯是新发现的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在根部合成后向上运输,影响侧枝生长。为研究独脚金内酯的作用机理,研究者利用拟南芥进行了一定浓度GR24(独角金内酯类似物)和NAA(生长素类似物)对侧枝生长影响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1,实验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A应加在图1的琼脂块B中,GR24应加在图1的琼脂块A中 B . 图示浓度的NAA对侧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GR24存在拮抗关系 C . 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D . NAA对侧枝生长的抑制持续时间与施用等量等浓度的IAA溶液相当
二、多选题
  • 25. 下列有关植物繁殖与育种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倍体西瓜的无籽性状所对应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B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植物繁殖,所得后代遗传性状与亲本一定相同 C .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 .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进行育种,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三、综合题
  • 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下图表示某河流生态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过程①主要发生于水生群落的层;过程④碳元素的传递形式为
    2. (2) 若该生态系统存在如下食物链:藻类等植物→小鱼甲→大鱼乙,如果藻类等植物固定的总能量是A,生活污水中给予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B,则传递给大鱼乙的能量约为(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3. (3) 在河道中增设增氧机,主要原因是。同时,通过设置“生态浮岛”(挺水植物)可减少富营养化的发生概率,主要原因是
  • 27.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共做了4组实验。下图中甲组为空白对照组,乙组表示用外源NO处理非干旱玉米幼苗,丙组表示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3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丁组的处理为。经相应变量长期处理的甲组和丙组幼苗,叶肉细胞内的RuBP含量甲组相比丙组(较高/较低/基本相等)。
    2. (2) 欲研究干旱胁迫下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可采用(填方法)对色素进行分离,然后再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会使部分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解体,直接影响光反应,进而影响碳反应的过程(填反应),光合速率下降。
    3. (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可分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若胞间CO2浓度升高而G5下降,则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因素。本实验中干旱胁迫下玉米Pn的下降主要是由引起的,由此推测,NO的作用可能是
    4. (4) 欲确定玉米幼苗光合产物 去向,可采用法。
  • 28. 某雌雄异体植株的叶型和花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 A(a)、B(b)控制,且其中一对基因存在相同基因型配子无法受精现象。现有一棵宽叶红花雌性植株与一棵窄叶红花雄性植株杂交得F1 . 取F1代宽叶红花雌雄植株杂交得F2 ,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宽叶红花♀

    窄叶红花♀

    宽叶红花♂

    窄叶红花♂

    宽叶白花♂

    窄叶白花♂

    F1

    1/2

    0

    1/4

    0

    1/4

    0

    F2

    1/3

    1/6

    1/4

    1/8

    1/12

    1/24

    1. (1) 已知两对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据结果可判断基因A(a)位于染色体上,B(b)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2. (2)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仅考虑A(a)、B(b)两对等位基因,在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的基因型共有种。
    3. (3) 已知染色体组型异常个体无法存活。欲培育纯种宽叶红花雌性植株,请从F2中选择合适个体,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培育,并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四、非选择题组
  • 29.      
    1. (1) 回答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

      Ⅰ.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乳酸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为了能鉴别乳酸菌菌落,往往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碳酸钙,原因是

      Ⅱ.生产上用的果胶酶能催化果胶完全降解为,破坏了果胶的黏着性及稳定悬浮微粒的特性,有效降低黏度、改善压榨性能,提高出汁率,同时有利于后续的澄清、过滤和浓缩工序。果胶酶可来自等微生物。为提高生产效益,一般需要将果汁的pH调为(弱酸性/中性/弱碱性)。

      Ⅲ.利用无菌培养的植物幼苗进行组织培养时,(需要/不需要)先将材料在化学药剂中浸泡一定时间。将幼苗带芽切段置于(A.LB培养基 B.MS培养基+NAA/6-BA=1:10C.MS培养基+NAA/6-BA=10:1 D.MS培养基+NAA/6-BA=1:1)上可长成丛状苗。

      Ⅳ.经过炼苗的幼苗移栽到实验室外前需要洗苗,目的是洗掉根部的琼脂,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洗苗时通常用(自来水/无菌水)。

    2. (2) 目前,利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制备药用蛋白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获得经纯化的抗凝血酶III蛋白。下图为制作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Ⅴ.与崂山奶山羊相比,一般不选用小鼠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主要原因是

      Ⅵ.为获取更多的卵细胞,过程①需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

      过程②采集的精子需要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达到状态才能具备受精能力。

      Ⅶ.过程③形成重组质粒所需要的酶是。过程④需将重组质粒注入受精卵内,而不是动物体细胞内,其原因是

      Ⅷ.在进行过程⑤之前,需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做性别鉴定;随后对筛选的胚胎进行分割获得同卵双胎。胚胎分割时,要将囊胚的均等分割。若在转基因奶山羊D的羊乳中检测到,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五、实验题
  • 30. 欲研究物质甲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适宜浓度的药物甲溶液,生理盐水,电子天平,解剖刀等。

    (要求与说明: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胸腺指数=胸腺质量/小鼠体重,脾脏指数=脾脏质量/小鼠体重,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脾脏指数较胸腺指数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适宜浓度的药物甲溶液配置高、中、低三个浓度梯度。

      ②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编号A、B、C、D。

      ③将小鼠置于的环境条件下饲养。每日一次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天给药,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用电子天平称量,解剖后再称量

      ④统计分析实验数据,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2. (2) 实验结果:药物甲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且中等浓度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最大,请用柱形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3. (3) 分析与讨论:

      ①胸腺是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

      ②适宜浓度的药物甲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推测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提高健康小鼠的(填免疫类型)功能,增加的分泌量,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