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1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图2为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及生物量图。生物量指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干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   )
      A . 由西向东递减 B . 由北向南递减 C .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D .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2)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差异,主要是由于(   )
      A . 热带雨林分布区气温高,植被四季常绿 B . 热带雨林分布区降水量大,植物体内含水量大 C . 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太阳辐射量小,植被密度小 D . 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光照不足,树木植株高大
  • 2.  2021年8月,我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瓣齿鲨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下图为地质年代简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瓣齿鲨生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 . 第四纪 B . 白垩纪 C . 石炭纪 D . 寒武纪
    2. (2) 研究化石,可以(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③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④与其所代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地核 B . ②-地幔 C . ③-地壳 D . ④-软流层
    2. (2) 图中地震波(   )
      A . 在地壳,横波比纵波的传播速度快 B . 在地幔,横波与纵波传播速度加快 C . 横波在通过莫霍界面后消失 D . 纵波在地核中传播速度最快
  • 4. 图为我国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B . 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C . 丙地风速最大 D . 丁地气压大于1020hPa
    2. (2) 图中①、②两地(   )
      A . ①为高气压中心 B . ②为低气压中心 C . ①地盛行上升气流 D . ②地气流易成云致雨
  • 5.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运行三个月后,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太空运行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所在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 (2)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大气层(   )
      A . 气压升高—降低—升高 B . 密度升高—降低—升高 C . 气温升高—降低—升高 D . 水汽减少—增多—减少
    3. (3) 下列地理现象能在图中找到主要证据的是(   )
      A . 青藏高原大气较稀薄、寒冷 B . 晴天比阴天昼夜温差大 C . 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D . 低层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6.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 B . C . D .
    2. (2) 阴天时,气温比晴天低是由于(   )
      A . ①减弱 B . ②减弱 C . ③增强 D . ④增强
  • 7.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气温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滨海地区吹海风的时段最可能是(   )
      A . 2-4时 B . 6-8时 C . 12-14时 D . 20-22时
    2. (2) 海陆间热力环流对滨海地区的影响有(   )
      A . 增强太阳辐射 B . 加剧大气污染 C . 水汽输送多,减少年降水量 D . 调节气温,减小气温日较差
  • 8.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图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是(   )
      A . a不变 B . b增强 C . c增强 D . d减弱
    2. (2) 城市大量设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绿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B . 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 . 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 . 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 (3)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 流量下降 B . 流量更加稳定 C . 丰水期水位上升 D . 水质变差
  • 9. 船舶载重线指不同区带、区域和季节期航行所允许达到的满载水线,通常标注于船身。当船舶吃水超过规定载重线上边缘时,表明该船已处于超载状态,可能危及航行安全。图为船舶载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直接影响船舶载重线位置的主要是(   )
      A . 海水温度 B . 海水盐度 C . 海水密度 D . 海水运动
    2. (2) 图中中高纬度北大西洋冬季海水载重线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温度低 B . 温度高 C . 盐度高 D . 盐度低
  • 10. 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左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右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左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右中(   )
      A . 0时前后 B . 8时前后 C . 14时前后 D . 20时前后
    2. (2) 潮汐发电(   )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②清洁无污染③发电有周期性④发电量稳定⑤地域性较强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⑤
  • 11. 读长江巫峡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
      A . 山峰林立 B . 平坦开阔 C . 谷深岸陡 D . 沙丘高大
    2. (2) 图中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 . 流水沉积 B . 流水侵蚀 C . 风力沉积 D . 风化作用
  • 12. 图为森林的成层现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森林植被出现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 湿度自上而下增大 B . 光照自上而下减弱 C . 气温自上而下升高 D . 风速自上而下降低
    2. (2)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的分层现象越明显,层次越多。下列森林植被中,层次最多的是(   )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亚寒带针叶林 D . 热带雨林
  • 13.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下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刹面发育示意图,下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 . 生物 B . 地形 C . 降水 D . 成土母质
    2. (2) 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 . 甲与I B . 甲与II C . 乙与II D . 丙与I
  • 14.  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图为手机用户收到的预警信息截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震预警系统(   )
      A . 提示地震来临的安全避险措施 B . 告知震中位置和地震发生时间 C . 可以预测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D . 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2. (2) 为进一步减轻地震危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减少出行②加大应对突发灾害宣传③加强监测,提高地震预警能力④停止一切日常生产活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综合题
  • 15. “生命宜居带”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生命宜居带”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太阳系四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表。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公转周期

    (地球=1)

    自转周期

    (地球=1)

    表面温度/K

    大气特征

    水星

    0.06

    0.06

    0.24

    58.79

    440

    大气极为稀薄

    金星

    0.82

    0.86

    0.62

    243.69

    737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浓厚大气

    地球

    1.00

    1.00

    1.00

    1.00

    288

    以氮、氧为主的大气

    火星

    0.11

    0.15

    1.88

    1.03

    210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稀薄大气

    目前,人类已发射大量航天器进入行星际空间探索宇宙环境,如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等。

    1. (1) “生命宜居带”与恒星质量的关系是
    2. (2) 在探索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存在生命可能性最大的行星,结合图、图表说明原因。
    3. (3) 与水星相比,金星距离太阳更远,但表面温度更高,运用大气受热原理说明原因。
    4. (4) 列举航天器在宇宙空间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挑战。
  • 16. 地貌观察是地理野外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某中学地理小组暑假期间赴西藏自治区米林县考察丹娘沙丘地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左为丹娘沙丘位置示意图,图右为同学拍摄的丹娘沙丘景观。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当地的环境特征。丹娘沙丘所在地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 (1) 由图左可知,丹娘沙丘位于,图右景观拍摄地点位于图左中(A或B)。
    2. (2) 同学们在考察之后绘制了沙丘剖面图。以下剖面图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推测沙丘所在地的主导风向为

      A.   B. C.   D.

    3. (3) 丹娘沙丘在一年中增长速度有季节差异,说出其增长速度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4. (4) 说出丹娘沙丘给附近公路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5) 概括同学们此次考察过程中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
  •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

    海冰形成时,一部分来不及排出冰体的高浓度盐水被包裹在冰块内部。海冰淡化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把高浓度盐水从海冰中分离出来。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们正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淡化海冰缓解该问题。

    “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研究资料卡

    资料一:渤海海水盐度为28‰-31‰。海水结冰过程中会析出盐分,渤海海冰融水盐度平均为4‰-13‰。正常年份渤海海冰可利用储量达410亿立方米,寒冷年份可达1000亿立方米。渤海海冰多生成于岸边,离岸10千米范围内生成量最大,厚度可达10-40厘米。

    资料二:目前海冰淡化的方法一是将采集的海冰堆放在一起,控制温度,经过两三个月,海冰中高浓度盐水会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冰体内部缝隙自然排出。方法二是在低温环境下将海冰破碎,利用离心机将其中的高浓度盐水脱离出来。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海冰融水盐度低至1‰,符合淡水标准。

    资料三:经测算,前期海冰淡化成本为6.7元/m3 , 海水淡化成本5元/m3 , 天津南水北调定价2.16元/m3。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海冰淡化成本可降至4元/m3 , 与工业用水价格相差不大。

    资料四:若大量开采海冰且把淡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盐水排入海中,会使渤海湾的海水盐度增加。如果直接排放高浓度盐水,还可能导致周围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下降等。长期大量开采,可能会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1. (1) 由图可知,辽东湾地区年内日平均气温≤-4℃的日数为,图示海域海冰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等。
    2. (2) 举例说明海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3) 综合分析以上资料卡内容,并结合所学,表明你对“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问题”可行性的观点,并从资源状况、技术、成本、生态环境效益等角度说明理由。
  • 18.  2021年12月5日世界土壤日的主题是“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水的运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也称盐碱化。位于华北平原的北丘洼地区,土壤普遍盐渍化。图为土壤盐渍化形成过程示意图。

    近年来,北丘洼地区对盐渍土进行综合治理。下图示意两种治理土壤盐渍化的方法。

    1. (1) 北丘洼地区春季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结合上图,说明原因。
    2. (2) 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会加剧土壤盐渍化程度,其主要原因是灌溉会使上升,从而促使水中携带的到达地表。盐碱化导致该地土壤板结严重,肥力下降。
    3. (3) 说明土壤盐渍化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4. (4) 说出图示方法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