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17 浏览次数: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月6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看到了“带食日出”。“带食日出”是日偏食的一种景象,初升的红日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就缺了一块儿。下图示意某天文爱好者在北京某地拍摄的“带食日出”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形成“带食日出”景象密切相关的是(     )

      ①地球的自转②地球的公转③月球的自转④月球的公转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仅考虑天文因素,与北京某地(116°E,40°N)相比,天文爱好者在潍坊某地(119°E,36°N)看到“带食日出”景象时的( )
      A . 时刻较早,方位偏北 B . 时刻较晚,方位偏南 C . 时刻较早,方位偏南 D . 时刻较晚,方位偏北
  • 2.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村落的卫星俯瞰图,在村落中间有些区域有成片的树木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推测图中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分布区的规划用地类型是(     )
      A . 耕地 B . 林地 C . 住宅用地 D . 公共设施用地
    2. (2) 村落中间成片树木出现的原因是(     )
      A . 美化居住环境 B . 增加乘凉环境 C . 外出打工,种树增收 D . 无人居住,农宅废弃
  • 3. 海拉尔河流域地处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区南界附近,降水是该流域的主要补给水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流域冻土退化严重。近50年来该流域年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冬季径流量有所增加。下图示意近50年来各季节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近50年来该流域内各季节径流量变化的特点是(     )
      A . 春季径流量先减少后增多 B . 夏季径流量先增多后减少 C . 秋季径流量呈减少趋势 D . 冬季径流量一直增多
    2. (2) 该流域春季径流比重1990年后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春季降水量增多 B . 春季气温异常升高 C . 冬季降雪量增多 D . 夏秋季节降水减少
    3. (3) 推测近年来该流域冬季径流量增加的原因是(     )
      A . 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 B . 地下水补给增多 C . 高山冰雪融水增多 D . 冬季降水量增多
  • 4. 珊瑚礁脊槽地貌由相互平行、活珊瑚密集生长的线状的脊与其间碎屑物质堆积的槽共同组成,多发育在浅水区的波浪高能带。下图示意西沙珊瑚礁脊槽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珊瑚礁坡脊(     )
      A . 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 B . 延伸方向与海岸平行 C . 在迎风海岸发育显著 D . 碎屑物质堆积较多
    2. (2) 珊瑚礁槽沟底部无珊瑚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光照较弱 B . 水温偏低 C . 浮游生物少 D . 水流磨蚀强
  • 5. 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下图)是对太阳能的新型利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把水加热,给室内供暖,通常该系统还包括燃气壁挂炉。我国某地太阳能保证率(指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中由太阳能供给的热量占系统总热负荷的百分率)为60%,供暖季为150天,计划采用该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通常离不开燃气壁挂炉的主要原因是(     )
      A . 保证供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B . 采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 C . 储存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备用 D . 降低供暖系统的安装成本
    2. (2) 计划采用霍斯曼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该地冬季(     )
      A . 严寒漫长 B . 日温差大 C . 降雪天多 D . 温和少雨
  • 6.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拥有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全球占比37.8%.稀土产业链由原矿采选(上游)、冶炼分离(中游)和加工应用(下游)3个环节构成,我国在上中游环节优势明显。2020年我国对稀土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万吨。左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状况,右图示意2010~2020年我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产量的比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20年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 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 B . 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 .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D . 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下降
    2. (2) 我国稀土产业应(     )
      A . 加大稀土开采力度 B . 大量增加稀土出口量 C . 促进稀土产业升级 D . 提高稀土产量全球占比
  • 7. 泰加林即寒温带针叶林,冷湿是其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泰加林,主要树种是高大的兴安落叶松。下图示意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泰加林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冬季风③地形④河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北部有些地方的泰加林树木出现自然倒伏现象,这些地方很可能(     )
      A . 永久冻土层埋藏深 B . 气温升高趋势明显 C . 降雪过多使树冠积雪多 D . 雨水或河水浸泡时间长
二、综合题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效应降雪是指强冷空气流经暖海面后所产生的降雪过程。在冬季,我国渤海中东部、黄海、东海海面及其沿海地区均可产生海效应降雪。研究表明,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对海效应降雪影响较大。左图示意冬季影响我国的洋流分布,右图示意1971-2008年山东半岛冬季年平均海效应降雪量分布。

    1. (1) 说明渤海中东部海面形成海效应降雪的原理。
    2. (2) 与文登相比,分析石岛海效应降雪量较少的原因。
    3. (3) 推测上海附近地区海效应降雪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农民利用稻米老种子-胭脂紫米发展农业生产,采用“牛耕+牛粪+牛草+放鱼+放鸭”的“复古牛耕”方式种植,因为整个种植过程以牛为中心,因此获得的紫米取名“有牛米”。“有牛米”品质高、口感好但单产低,如果价格低则难以维持生产。目前,该县“有牛米”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一批销售商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2020年,该县“有牛米”销售80万斤,收入1160万元。下图示意黎平县某村种植“有牛米”的梯田分布及其梯田景观。

    1. (1) 老种子是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除胭脂紫米外,还有人在黎平县收集到200多个老种子品种。分析黎平县老种子品种丰富的原因。
    2. (2) 说明采用“复古牛耕”方式生产的好处。
    3. (3) 解释“有牛米”舍近求远大量销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原因。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下图)是东台吉乃尔河和那棱格勒河的尾闾湖(指河流终点的湖泊)。该湖区内蕴含着大量盐类矿物资源,是主要的盐矿开发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台吉乃尔湖区的湖泊群面积变化多端。2010年7月,那棱格勒河发生特大洪水,采盐企业在东台吉乃尔湖修筑堤坝,封堵地表径流的入湖通道。由于堤坝的阻挡,东台吉乃尔湖失去了河水补充,形成了“天空之镜”的美景。

    1. (1) 说出该湖区湖泊内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2. (2) 分析该湖区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的自然原因。
    3. (3) 说明堤坝的修建对东台吉乃尔湖形成“天空之镜”的作用。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7日,印度杰莫利地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发生了灾难性的冬季冰崩事件。冰崩是一种冰体(或冰-岩体)快速崩塌的自然过程,由于冰崩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对下游地区造成的影响一般可以延伸到几十公里的范围。此次事件共造成200多人死亡或失踪,并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基于卫星影像和实地调查的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大量冰岩体裂隙,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表面差异化变薄(即冰川下部冰面显著减薄,而上部无明显变化),在2021年1月1日至2月7日期间,观察到平均气温高达2.26℃的显著冬季变暖现象。下图示意印度杰莫利地区区域概况(山体白色区域为冰雪区)。

    1. (1) 分析印度杰莫利地区发生此次冰崩事件的原因。
    2. (2) 分析印度杰莫利地区此次冰崩事件对当地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