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2-01-30 浏览次数:6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 1. 如图所示为超声驱狗器,对着狗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从而避免了遇狗伤人事故,如果要使人也听到此声音,可以将(选填“音量调大”或“音调调低”)。

  • 2. 两个小球沿着东西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整个过程没有发生碰撞,先后俯拍到两球的位置照片(方框为照片的边)如图所示,以建筑物为参照物,A球向运动,球的速度较小。

  • 3. 如表是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有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

    8

    12

    16

  • 4. (2020八上·湖北期末) 2019年10月18日晚,武汉军运会开幕式上呈现的高科技元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观众能欣赏到精彩的节目表演,是因为有(选填“光”或“光线”)射入人的眼睛。如图是开幕式《丝绸之路》“飞天女”空中表演的场景,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表演,是因为光射到“飞天女”身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 5.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cm,光屏上会再次出现蜡烛清晰的像。

  • 6. 人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看物体时,物体在视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甲、乙两位视力缺陷者眼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 (选填“甲”或“乙”)

  • 7. 我国科研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截止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全碳气凝胶”,其密度仅为0.16kg/m3 , 0.16kg/m3 =g/cm3 , 0.16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8. 如图所示,《流浪地球》影片中,为了能够移动地球,设定了万台超级发动机,当装在地球上的超级发动机启动时向着太阳的方向喷出大量的燃气,地球就借此向远离太阳系的方向逃离,地球逃离太阳系是利用力的作用是原理。

  • 9.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所受物体在AB段所受摩擦力fAB , 经过B点后增大拉力F,物体加速通过BC段,则物体在BC段摩擦力fBC fAB(选填“=”“<”或“>”)。

二、作图题
  • 10. 按要求作图:
    1. (1) 如图所示,用力F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示意图;

    2. (2)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其光心,虚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蜡烛经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请利用作图的方法画出蜡烛AB。

三、单选题
  • 11. 某同学用一把最小刻度为1mm的直尺,先后测量同木块的厚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3.12cm、3.13cm、3.12cm,下列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3.12cm B . 3.13cm C . 3.123cm D . 3.1233cm
  • 12. 如图为某款运动软件,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0min/km,“配速”是指运动1km所用的时间,小明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 . 散步 B . 快步行走 C . 自行车正常骑行 D . 电动车正常骑行
  • 13. 某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量出吉他弦发声的参数,两次拨A弦后软件界面如图,则(   )

    A . 吉他弦发出声音的频率第一次比第二次低 B . 吉他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两次相同 C . 吉他弦的振幅第一次比第二次小 D . 吉他弦的发出声音的音色两次不同
  •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其中∠l=50°,则入射角及其大小是( )

    A . ∠l,50° B . ∠2,40° C . ∠3,40° D . ∠4,50°
  • 15. (2016八上·路北期中)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等于30° B . 折射角等于50° C . NN′是界面 D . MM′的右边是玻璃
  • 16. 如图所示,根据方框中的透镜,判断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19八上·康巴什新月考)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 . 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 . 将透镜适当远离蜡烛 D . 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 18. (2018八下·武昌期末) 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 B .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 .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D .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 19. 甲乙两组同学在同一实验室用铁和木头研究物体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画出了四幅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受弹力大小和方向,则(   )

    A . 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增大 B . 从A运动到O,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减小 C . 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左,弹力逐渐增大 D . 从O运动到B,弹力方向向右,弹力逐渐减小
四、实验题
  • 21. 如图甲所示为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示意图。

    1. (1) 平面镜M所选的器材应该(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2) 选择了正确的器材后小明进行实验,他点燃蜡烛A,此时从A一侧看到了A的像,若此时用照相机从A一侧拍照,则会拍到支点燃的蜡烛。
    3. (3) 如图乙所示,小强把一枚硬币放在平面镜前,若将平面镜沿图中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了3cm,则硬币的像 (选填“向右移动6cm”、“向右移动3cm”或“不动”)。
  • 22. 某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某一位置,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 (2) 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想再次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光屏要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
    3. (3) 当蜡烛从远处以4cm/s的速度匀速移到同侧的2倍焦点时,则像移动的速度4cm/s(选填“>”、“<”或“=”)。
  • 23. 小明所在物理兴趣小组练习“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的实验。

    1. (1) 他先将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将矿石放在左盘,多次增减砝码后,当指针静止时,在分度盘中线 (选填“甲”“乙”或“都可以”)图所示的位置时,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质量为g。
    2. (2) 把这块矿石放入装有15cm3水的量筒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这块矿石的密度是g/cm3
    3. (3) 实验中由于矿石吸水,会使测得的矿石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都有可能”)。
五、计算题
  • 24. 如图所示为核潜艇停在海面某处探测水下暗礁的深度的情景。声呐发出声波信号后0.4秒收到暗礁反射回的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1. (1) 求核潜艇到暗礁的距离;     
    2. (2) 这种测量方法能否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 25. 75%酒精溶液能很好消杀各类病毒,75%是指溶液中酒精的体积占比(即:每100mL酒精溶液中,酒精体积为75mL,水的体积为25mL),现有100mL的75%酒精溶液,求:
    1. (1) 其中所含酒精的质量;
    2. (2) 75%酒精溶液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
  • 26.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一塑料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时示数为1.6N,当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1.0×103kg/m3的水时,示数为1.8N,求小桶的容积和重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