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联...

更新时间:2022-02-16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在下列各题所给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5分,共48分。
  • 1.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范围的肆虐,人类生命财产健康安全遭受重大损失。人们不可避免的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 (2021高三上·光明月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历史唯物主义(   )
    A . 源于马克思深邃的思考,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C . 其理论内涵和外延与辩证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D . 体现了客观实践与科学思维具体历史的统一
  • 3.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电影《长津湖》再现了71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长津湖地区山高水恶,人烟稀少,冬季气候异常寒冷,滴水成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险恶的战场环境和劣势武器装备下,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连番苦战,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这表明(    )

    ①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能摆脱恶劣环境的限制获得胜利

    ②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④促成实践中的矛盾双方转化离不开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4. (2021高三上·宝安月考) 2021年,全球多国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从高温热浪到暴雨洪水,恶劣天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相关气象专家表示,极端天气并非偶然,是地球能量失衡所致,而人类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就是重要因素之一。这警示我们( )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尊重自然是改造自然的前提

    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③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只有“意与境相浑、心与境相契”,才能构成美的诗词境界。这些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情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的反映               

    ②景与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③情对景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景具有的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6.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   )

    ①是基于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②推动了自在事物的联系向人为事物的联系转化

    ③注重了系统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着眼于事物全局,实现了对各个要素的统筹考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1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表明(   )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个要素

    ③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8. 2021年9月,中央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横琴、前海要做好改革压力测试,及时总结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改革创新成果,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强化发挥以点及面的改革示范和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材料表明(   )

    ①全国“新路径新模式”存在于具体“压力测试”之中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

    ③具体“压力测试”存在于全国“新路径新模式”之中

    ④全国“新路径新模式”与“压力测试”是对立统一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在新征程的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路鲜花,少不了“拦路虎”和“回头浪”,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新形势,要明确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踏上新起点,要坚定理想信念、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地奔向未来 

    ③开拓新境界,要理解社会发展是新事物和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④书写新篇章,要顺应时代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2021高三上·江苏开学考) 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日本个别官员表示“喝了这些水也没事”,而美方还感谢日方保持透明的努力。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中、俄、韩等多个国家对日本不负责任的行为表达了严正抗议,希望日美不要以政治代替科学,切实维护海洋和人类健康安全。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事物间都是有联系的,必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负面影响

    ②处理核废水问题,必须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③各国对日本处理核废水问题的看法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各国对是否该排放核废水的认识虽有差异,但真理只有一个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透露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对探索太空的无限向往。今天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中梦想逐渐成真。探月工程自立项以来,国家航天局组织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科学分析和把握各种影响因素。团结协作、勇于突破,先后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六次探测任务。这启示我们(   )

    ①科学探究精神使探月梦想变为现实    

    ②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科技创新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系统性    

    ④创新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2. 2021年,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专家表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不少新经验新成果,需要在法律中予以体现。全国人大修改这两部法律说明(   )

    ①新旧法律作为矛盾双方相互对立推动法律的运动发展

    ②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③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同步的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寓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中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一部基础性法律。该法的实施将有效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组织与数据有关的权益,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完善上层建筑保护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②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能够促进社会形态变革

    ③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④法律对经济关系起着强有力的调节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哲学的角度看,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史明理——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悟真理的力量 

    ②学史增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学习党史必然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 

    ③学史崇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 

    ④学史力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6. 2021年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奥运田径百米半决赛中,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成为首位跻身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选手,打破了有关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他对这个项目有着丰富的竞赛经验和深刻的理论思考,在科学化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教练帮助他找到了在体能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一年多有针对性的训练,他在技术参数和身体素质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时代和认识的发展为竞赛成绩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②取得竞赛成绩的突破应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把握运动规律

    ④科学探索可以寻求捷径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17.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授予29名同志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来自教育系统的张桂梅同志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发言,她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倾尽全力,奉献所有,帮助18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8. 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的号召,激励全党全国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发扬“三牛精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靠实干创造美好生活,靠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②发挥精神的作用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

    ③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

    ④把握规律,做已有事业的突破者,当未有事业的开拓者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9.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评审,成为我国第56处世界遗产。泉州申遗成功(   )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为当地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是我国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④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博物馆,参观了《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在看到《土尔扈特部东归》图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土尔扈特部都去了100多年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要回到祖国,这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力和向心力。”这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   )

    ①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   

    ②要把充分享有自治权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③要弘扬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要继续弘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名为“同心”,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冬奥荣光、全球共享。北京冬奥会奖牌的设计表明(   )

    ①创新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转向世界性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③中华文化能够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④中外文化合铸就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2.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目前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我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意在(   )

    ①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彰显文明优势,提升我国的文化渗透力、感染力

    ③促进文化交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

    ④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3.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从代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文字、城址、青铜器制造三要素来看,从进入文明时代标志的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国家出现来看,从考古发现来看,从民族融合和治理能力来看,沿黄地区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弘扬黄河文化,有利于(   )

    ①整合黄河文化资源,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②巩固黄河文化的主导地位,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增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④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4. 2021年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在深圳举行。晚会节目既有广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也有经典的香港电影流行音乐,还有“飞花令”粤语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颇具地域特色的同时,也勾起了大湾区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激发了全球华人同根同源的家国情怀。这表明(   )
    A .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B . 中秋节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C . 民族节日能激发文化认同感,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 . 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25.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掀起一波“典籍热”。由此可见,提升文化自信应(   )

    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②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文化相适应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6. 截至10月4日,《长津湖》票房已突破20亿元,在国庆档中排名第一。猫眼对《长津湖》的预测票房为40亿元,预计可以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由此可见(   )

    ①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7. 下列对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者内在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集中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人民民主专政,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并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 D . 社会主义民主决定我国必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 28. 截止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规模6年增长5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新亮点。这是基于我国(   )

    ①积极培育投资新业态新模式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③实行高水平贸易自由化政策        ④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9. 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他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表明我国(   )

    ①展现大国担当,恪守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坚持合作共赢,坚定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③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④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0. 世界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
    A . 以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 .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 . 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 . 以文化软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31. 2021年3月18、19日,在举世关注的安克雷奇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针对美方代表傲慢地提出美国将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和台湾的政策“深切关注”,中国代表强硬回击,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干涉中国内政行径,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中国已经将底线划得无比清晰,在关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上述材料表明(   )

    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中国外交把维护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中国外交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④美国的霸权行径必将导致中美关系越来越趋于战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2. 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2021年10月22日,外交部发布《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强调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这体现了中国(   )

    ①作为联合国成员国一贯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决议

    ②作为负责任大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的外交基本立场

    ③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④坚持行动导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最令人动容的,还是那些为抗击疫情而舍小家的“最美逆行者”——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医护工作者、防控医院的建设者、公安干警、每天奔波巡查的基层干部等奋战在防疫抗疫战场的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人生中最精彩的,也是最美的韶华篇章。义无反顾的逆行,是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实基础。春暖花开的彼岸,一定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后的美丽新世界。

    有人说:“只要有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精神,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2020年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再一次用大忠、大爱、大智、大勇向世界作答:为何历经坎坷磨难,这个民族总能屹立不倒!

    临患不忘国,大忠也。在这场搏斗中,每一条战线都有党员挺身向前。医护人员白衣执甲、解放军战士闻令而动……他们用血肉筑成的堡垒誓死护佑着同胞安然、山河无恙。临难不私己,大爱也。风雨时抱紧彼此的温暖、困难中守望相助的情谊,激发出中华民族源自血脉的深情友爱,汇集起排山倒海的中国精神。临险不失据,大智也。面对疫情,党中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坚毅和乐观。临危不畏惧,大勇也。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扛起艰巨的任务,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彰显责任担当,用奉献和汗水织就了严密防线。

    运用哲学中群众路线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贯彻群众路线的。

  • 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庆中秋双节之时,亿万国人思乡团聚之情比往年更加强烈。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下简称《家乡》)在2020年国庆中秋领衔上映,成为2020国庆档票房及口碑冠军。

    影片讲述了东南西北中五块地域的家乡故事,以喜剧的形式生动表现了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在医疗、科技、教育、环境、旅游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其中,《北京好人》以“借医保”的喜剧故事聚焦北漂人群的医保改革话题;《天上掉下个UFO》则对准了贵州黔南阿福村“神秘UFO”的真相探索。《最后一课》讲述了望溪村全体村民帮助范老师还原1992年支教的暖心故事;《回乡之路》发生在陕西毛乌素沙漠,展现家乡建设者为沙地绿化做出的贡献;《神笔马亮》的镜头则移向了东北乡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善意“谎言”。

    影片让观众笑泪纵横、心潮澎湃的同时,展示了祖国近期脱贫攻坚的成果,无论是久别家乡的游子,亦或投身家乡的建设者,都能在影片中体悟到热爱家乡的情感共鸣与强烈的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影片《家乡》的成功对文化创作的启示。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为期6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人,其中境外采购商7000多位,大大超过首届。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长23%。

    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并结合材料说明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